滄州有個村子,因為酒而得名,還得到過紀曉嵐的稱讚,這是哪裡?

縱談古今,深挖您所不知道的河北歷史,大家好,我是“青史君”,歡迎關注“青史觀”,每天為您帶來新鮮、有趣、乾貨滿滿的歷史故事。


今天,我們為您聊的是滄州市區的村子南川樓的故事。


滄州有個村子,因為酒而得名,還得到過紀曉嵐的稱讚,這是哪裡?


一般人們認為滄州歷史上有三大名樓,南川樓、清風樓和朗吟樓。這其中的南川樓和朗吟樓距離很近,而清風樓在老街坊橋頭。根據方誌資料的記錄,朗吟樓始建於明代嘉靖年間,乾隆在位時還曾專門登樓吟詩。


而南川樓的資料卻有點欠缺。根據《滄州地名志》等資料的記錄,南川樓最早是因為臨近滄州南川,加上附近有朗吟樓,所以得名。據記載,明代嘉靖年間,有李氏民遷居至此建村,就取臨近南川和朗吟樓之意,將村子命名為了“南川樓”。


滄州有個村子,因為酒而得名,還得到過紀曉嵐的稱讚,這是哪裡?

嘉靖帝影視形象


南川這地方臨近暗泉,這裡泉水甘冽,非常適合釀酒。造出的酒醇厚甘醇,得到了清代不少名士的讚譽。後人還附會八仙之一的呂洞賓故事,說呂洞賓曾索滄酒千鬥,飲後駕鶴而去,後人還曾在滄州建樓並繪製呂洞賓畫像以示紀念。


滄州有個村子,因為酒而得名,還得到過紀曉嵐的稱讚,這是哪裡?

聶遠版乾隆帝


在明清時代,滄州是溝通南北的大運河的行經之地,吸引了四海名士,帝王和名流來此玩賞也是正常現象。一些滄州的特產也因為大運河的緣故而名揚海內。


滄州酒在清代名士中享有盛譽,不管是浙江名士朱彝尊還是山東名士王士禎都曾在個人著作中誇讚滄州酒。這其中最有名氣的滄州釀酒地,無疑就是南川。《四庫全書》的編纂官、著名學者紀曉嵐就是滄州人,他在《閱微草堂筆記》等著作中,不止一次地誇過滄州酒的醇香。


滄州有個村子,因為酒而得名,還得到過紀曉嵐的稱讚,這是哪裡?

張國立版紀曉嵐


關於滄州酒的魅力,紀曉嵐在他的文章裡還講過這樣一個故事。山東人董思任曾擔任過滄州知州。這期間,董知道滄州酒很有名,就非常想品嚐一下。但是滄州南川酒的釀造者性情淡然,所釀之酒不拿出出售,而且特別是不願意賣給官府。他的酒主要是贈送親友,並留作自己飲用。


董思任在滄州任職了幾年都沒有嚐到傳說中的滄州南川酒。等到退休卸任後,董思任再次前往滄州,以平民身份求酒,釀酒之家傾囊相贈,讓董先生喝了個痛快。


滄州有個村子,因為酒而得名,還得到過紀曉嵐的稱讚,這是哪裡?


董思任喝到上等的滄州南川酒後,不無感慨地說,真後悔沒早點罷官,喝到這一等一的滄州酒。知州是當時的中級官員,能讓他發出放棄功名利祿也要飽嘗南川酒的感慨,足見這酒的魅力有多大了。


除了這些人,在清代名士袁枚的著作《隨園食單》中更是將滄州酒和紹興黃酒等酒水並列,稱它們是海內名酒。


滄州有個村子,因為酒而得名,還得到過紀曉嵐的稱讚,這是哪裡?

紹興黃酒


不過,可惜的是滄州三大名樓因為後世的戰亂等原因,最終消失不見,而滄州酒也在後來沒了那麼高的聲望。今天的滄州市區,倒還有南川樓村以及古老的樓宇舊址,這也算是對滄州過往歷史的某種紀念吧。


好了,今天我們的故事就說完了,歡迎關注我們下次發佈的文章。您也可以留言來說您想聽的故事,想了解的歷史,我們儘量滿足您的要求,講給您聽。


本號已與“維權騎士”簽約,本號內文章未經許可,嚴禁轉載、抄襲,違者必究!請您文明評論,杜絕謾罵、攻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