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耕不輟,啟功74歲仍不斷地堅持學習,臨摹米芾作品《苕溪詩帖》

啟功字元白,滿族,姓愛新覺羅。北京人,1912年生。啟功10歲時,家道衰落,不久啟功便失學了。16歲時,啟功隨戴綏之先生學習中國古典文學。1933年,啟功經傅增湘先生介紹到輔仁大學校長陳垣先生門下,由陳垣先生安排啟功到輔仁大學附中當國文教員。後因學歷不夠被解聘。1935年,陳垣先生又安排啟功到輔仁大學。

啟功先生不同時期、不同書體的書法作品,儘管功用不一,風致多樣,皆以清雅、醇和、明淨、爽利、俊健為基本特色。我們拜讀啟功先生的書法,之所以有清氣洋溢之感,正是“清”的內質及外象的魅力使然。書法重“清”,清則澄明、雅緻。這是作為雅文化的書法富含人文品質的根源和標誌。書法又重“氣”,因為氣是書法活力的本源。

啟功行書臨《米芾苕溪詩帖》,1986年冬天臨寫的,啟功時年74歲,仍然學習古人,筆耕不輟,雖說是臨習,但是啟功自我風格還是比較濃重。

筆耕不輟,啟功74歲仍不斷地堅持學習,臨摹米芾作品《苕溪詩帖》


筆耕不輟,啟功74歲仍不斷地堅持學習,臨摹米芾作品《苕溪詩帖》


筆耕不輟,啟功74歲仍不斷地堅持學習,臨摹米芾作品《苕溪詩帖》


筆耕不輟,啟功74歲仍不斷地堅持學習,臨摹米芾作品《苕溪詩帖》


筆耕不輟,啟功74歲仍不斷地堅持學習,臨摹米芾作品《苕溪詩帖》


筆耕不輟,啟功74歲仍不斷地堅持學習,臨摹米芾作品《苕溪詩帖》


筆耕不輟,啟功74歲仍不斷地堅持學習,臨摹米芾作品《苕溪詩帖》


筆耕不輟,啟功74歲仍不斷地堅持學習,臨摹米芾作品《苕溪詩帖》


筆耕不輟,啟功74歲仍不斷地堅持學習,臨摹米芾作品《苕溪詩帖》


筆耕不輟,啟功74歲仍不斷地堅持學習,臨摹米芾作品《苕溪詩帖》


筆耕不輟,啟功74歲仍不斷地堅持學習,臨摹米芾作品《苕溪詩帖》


筆耕不輟,啟功74歲仍不斷地堅持學習,臨摹米芾作品《苕溪詩帖》


筆耕不輟,啟功74歲仍不斷地堅持學習,臨摹米芾作品《苕溪詩帖》


筆耕不輟,啟功74歲仍不斷地堅持學習,臨摹米芾作品《苕溪詩帖》


筆耕不輟,啟功74歲仍不斷地堅持學習,臨摹米芾作品《苕溪詩帖》


筆耕不輟,啟功74歲仍不斷地堅持學習,臨摹米芾作品《苕溪詩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