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傳幾句話,王重陽所授馬、孫靜定覺悟之功,數語道盡萬千

上幾回裡已經說到,王重陽被呂洞賓點化悟道後,尋到馬鈺孫淵貞夫婦,欲度二人。悟性奇高的孫不二幾番良言說服了夫婿馬鈺,夫妻二人願舍萬貫家業與王重陽。卻說這王重陽早已是世外之人,又豈不知,他夫婦二人雖願舍家財,但難免有族內人慾要從中生是非,故要馬鈺叫族長來立個誓約。

馬鈺經夫人言語勸說後,也已放下財執,二人便商議用計拿到誓約,真可謂求道難,家業難捨,親情亦是羈絆,為了拿到誓約,也難免要以世俗之利賄及族內尊長。

且說馬員外見族人散去,才入內房。馬員外曰:『若非娘子教我如此如此焉能將此事做得成。』孫淵貞笑曰:『凡事順理做去,無不成也。』馬員外說:『成是成了,我們求道之事,又怎樣去求?』孫淵貞曰:『求道之事須緩緩進步。待先生養息幾日,我們同去拜師。』馬員外連聲稱妙。

不提馬員外與孫淵貞商量求道之事,又說王重陽先生,一心召集天下修行之人,在此修真養性,猶恐四鄰捏造謠言,滋生事端,免不得先要施些惠澤,使人人懷惠,個個霑恩,才為我用。於是廣行方便,多施仁德,或錢或米不時賙濟貧窮與鰥寡孤獨之人。馬家族內有少長缺短之事,必幫湊一二。男不能婚著,必使之婚。女不能嫁者,必使之嫁。凡有疾病喪葬無不周全。有借貸不遠者,也不尋人討索。正應馬釗說他有仁有義之言。故此內外肅靜,上下相安,任隨先生召集多人,在此講道談玄,再無閒言閒語,有頭有腦,全始全終。皆施惠於人之力也。凡為人上者,或富貴之家勿以吝嗇居心,而不施惠於人矣。後人讀書至此,有詩嘆曰:

堅吝居心事不成 閒言閒語隨時生

若非王祖能施惠 焉得連年享太平

且說王重陽先生既施惠於外,又經營於內,乃創建十餘座茅庵於後花園之側,以備修行人養靜之所。諸事已妥,先生即移在當中一座茅庵悟功。一日馬鈺同淵貞夫妻二人來到茅庵,雙雙跪下,向先生求道,重陽先生曰:『道者覺路也,使人歸於覺路而出迷途也。然必由淺入深,以小致大,依次序做去,方可有功。但凡學道者先要煉性,蓋性本先天之物,必須將他煉得圓陀陀,光灼灼,方為妙用。夫性與情連,性情發動,如龍虎之猖狂。若不煉之,使其降伏,焉能去其猖狂而歸於虛無也。煉性之道,要混混沌沌,不識不知,無人無我,煉之方得入法,降龍伏虎之道既行,又必鎖心猿而栓意馬。所謂心猿意馬者,心如猿猴之狡,意如烈馬之馳,故必栓之鎖之,使猿無所施其狡,馬無所逞其馳,使歸於靜定。靜定之功,能奪天地造化,陰陽妙理,能靜則萬慮俱消,能定則一念不萌,順而行之為凡,逆而行之為仙,要使心內無一毫雜念,莫一點障礙,空空洞洞,不著一物,杳杳冥冥,莫得一樣,所謂一絲不掛,一塵不染,此乃道之大略。更有深奧不可名狀,只可心領意會。待汝進步之後,吾必與汝點。馬鈺更取道號丹陽,孫淵貞更取道號不二,是永無二心之意。

道號取畢,馬丹陽、孫不二同齊拜謝了師傅轉歸內房。孫不二對馬丹陽曰:『未拜師學道之前是夫妻,如今同拜師傅,習學妙道,是為道友,我稱你為師兄,你呼我作道友。再者學道之人要絕恩愛,必要分房另居,不得你私自到我這裡來,我也不私到你那裡去,有事商量,可命使女往來兩下相請,同到前廳議敘。』馬丹陽曰:『憑在於你,我無不可,你能真心,我也能實意,便一年半載不到你房裡來,也是無妨。』丹陽說畢,即叫馬興來抱了毯氈被褥,在前面廂房鋪設床帳,辭了孫不二來到廂房安身。後人有詩言他夫妻分房勇決,故成道亦易。

大道原來不戀情 戀情焉得道功能

且看馬祖當年事 夫妻分房意最誠

且說孫不二自與馬丹陽分房之後,不覺半月,一日喚使女來請馬丹陽同去茅庵問道。馬丹陽即離了廂房來會孫不二。兩人同到茅庵參見先生問曰:『師傅昨言性是先天之物。敢問先天何所似?』重陽先生曰:『先天者渾沌一氣也,無色無聲,不識不知,有何所做,有言似者,便非先天也。似之一字,便失妙諦,不可以做言之,但言先天有所似,即著於相也。著於相,便失先天之禮。人言先天在這裡,這裡已屬於不是。人言先天在那裡,那裡也非先天義。說來說去無一物,即將一字來擬議,休說一字是先天,一字原來也不是。你今欲知先天理,筆下與你判詳細。』重陽先生說罷,提筆在手,要判先天妙諦,不知怎樣判法,且看下回分解。

性本先天最靈物 能煉真性即先天

真傳幾句話,王重陽所授馬、孫靜定覺悟之功,數語道盡萬千


第一回--

第二回--

第三回--

第四回--

第五回--

第六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