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規模核酸檢測來襲 哪些上市公司站上風口?名單來了!

一則“大規模開展核酸和抗體檢測”的消息讓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生產商們站上了風口,達安基因(002030)、邁克生物、碩世生物等相關概念股再度成為了市場“主角”。經北京商報記者統計,截至4月23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共批准了30款新冠病毒檢測試劑,其背後生產商涉及華大基因、達安基因等11股。受利好消息刺激,上述相關個股4月23日紛紛大漲,其中明德生物、達安基因、邁克生物等3股更是漲停收盤。

大規模核酸檢測來襲 哪些上市公司站上風口?名單來了!

圖片來自Wind數據

檢測試劑生產商股價大漲

受大規模開展核酸檢測消息的影響,碩世生物、明德生物、達安基因等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生產商4月23日股價集體大漲。

交易行情顯示,4月23日,明德生物、達安基因、邁克生物3股漲停,科創板企業碩世生物大幅收漲18.14%,華大基因也大幅收漲6.23%。縱觀上述個股均系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生產商。消息面上,4月22日,中央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會議指出,要做好常態化防控,要加快提升檢測能力,大規模開展核酸和抗體檢測,加快提升檢測技術,抓緊增加更簡便、更高效準確的檢測設備生產。

北京商報記者在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官網瞭解到,截至4月23日共批准了30款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經記者梳理統計,其背後生產商涉及華大基因、達安基因、復星醫藥、萬孚生物、萬泰生物、明德生物、麗珠集團、碩世生物、邁克生物等9家A股上市公司;中幟生物、之江生物2家新三板公司,合計涉及11股。

在上述11股中,華大基因、中幟生物均有兩款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獲批,其餘9家公司均有一款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獲批。

利好消息刺激下,上述個股4月23日遭到投資者熱捧。諸如,科創板企業碩世生物4月23日高開7.28%,開盤後公司股價繼續走高,截至當日收盤,公司股價達128.88元/股,收漲18.14%。經統計,在4月2日-4月23日這15個交易日,碩世生物區間累計漲幅達76.09%。針對相關問題,北京商報記者致電碩世生物方面進行採訪,對方工作人員表示,“董秘在開會,目前無法接受採訪。”

明德生物、達安基因則均在4月23日漲停開盤,盤中也均曾打開漲停板,但截至當日收盤再度收於漲停,其中達安基因收於漲停價28.6元/股,明德生物收於漲停價68.85元/股,該漲停價也創下了年內新高。明德生物證代劉光輝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公司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目前按正常進度生產中。”

邁克生物則在4月23日高開6.94%,開盤後在巨量買單下公司股價直封漲停板,盤中也與明德生物、達安基因相同,一度打開漲停,但最終收於漲停價39.6元/股。

華大基因、麗珠集團、萬孚生物4月23日分別收漲6.23%、2.11%、1.41%,復星醫藥當日收跌1.91%,但盤中38.88元/股的最高價創下了年內新高。

中幟生物、之江生物2股在新三板市場處於停牌狀態,萬泰生物則在4月15日剛剛申購,目前還未正式登陸我國A股市場。經Wind統計,剔除上述未有交易的3股,達安基因等8股在4月23日單日合計增加市值78億元。

多股一季度業績預增

受益於市場對新冠病毒檢測試劑需求的增加,達安基因等多股也預計公司一季度業績向好。

經Wind統計,在上述11股中,除了復星醫藥、中幟生物、之江生物3股之外,剩餘8股均透露了公司今年一季度的業績情況。其中碩世生物、萬孚生物、麗珠集團3股已率先披露了2020年一季報,在報告期內碩世生物實現歸屬淨利潤約為1.04億元,同比上漲670.91%;萬孚生物實現歸屬淨利潤約為9784.58萬元,同比上漲34.82%。對於公司業績增長的原因,萬孚生物就提到公司疫情相關檢測產品銷售收入保持快速增長。麗珠集團則在2020年一季度實現歸屬淨利潤3.99億元,同比微增1.68%。

華大基因、達安基因、邁克生物、萬泰生物、明德生物等5股則對外披露了公司2020年一季度業績預告。

就上述5股的業績預告來看,達安基因表現最好,公司預計在今年一季度實現歸屬淨利潤約為1.86億元-2億元,同比大幅增長558.07%-607.6%。對於公司淨利同比上升的主要原因,達安基因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市場對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核酸檢測試劑盒及核酸檢測儀器、相關耗材的需求量大幅度增長,對公司業績產生了積極影響。針對相關問題,北京商報記者致電達安基因董秘張斌進行採訪,對方表示“目前處於年報披露敏感期,不方便接受採訪。”

華大基因則預計公司在今年一季度實現歸屬淨利潤約為1.33億元-1.42億元,同比增長35%-45%。預計淨利增幅排在華大基因之後的則是萬泰生物,公司預計在今年一季度實現歸屬淨利潤約為4275萬元-4750萬元,同比增長7.47%-19.41%。投融資專家許小恆表示,新冠病毒的檢測在疫情防控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隨著海外疫情防控手段的升級,檢測試劑盒的海外出口也有望帶動相關公司的業績增長。

明德生物、邁克生物兩股則預計今年一季度淨利處於下滑態勢,其中明德生物預計報告期內實現歸屬淨利潤約為0-482.86萬元,同比下降70%-100%。據瞭解,明德生物研發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在3月中旬才獲證具備上市資格,在一季度的銷售貢獻有限;此外,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公司非新冠病毒診斷產品訂單量同比明顯減少。

邁克生物研發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則也是在今年3月才獲證具備上市資格,由於疫情的爆發,各級醫療機構就診和體檢人數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也對公司相關產品銷售產生直接影響,公司預計在今年一季度實現歸屬淨利潤約為7105.33萬元-7697.44萬元,同比下降35%-40%。

之江生物慾再闖A股

新三板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生產商之江生物在4月21日披露稱,公司已向上海證監局報送了上市輔導備案材料,欲再度衝擊A股。

根據之江生物披露的公告顯示,公司於4月16日向上海證監局報送了上市輔導備案材料,輔導機構為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已進入IPO並輔導階段,未來公司向證監會提交IPO的申請文件並獲得受理,公司將向新三板申請股票暫停交易。值得一提的是,之江生物曾有過一段IPO未果的歷史。

據瞭解,之江生物主要從事分子診斷試劑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系國內第一個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核酸檢測試劑盒(熒光PCR法)通過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認證的企業。縱觀之江生物發展史,公司的資本之路從2015年開啟,當年12月14日公司股票在新三板掛牌公開轉讓,但新三板掛牌逾一年,之江生物就將目光投向了A股。2017年3月,之江生物向上海證監局提交了上市輔導備案材料,在當年11月獲得了證監會的受理通知書。

但之江生物的IPO之路進行的並不順利,受累於公司保薦機構東方花旗證券有限公司遭立案調查,公司IPO在2018年8月中止審查。距公司IPO中止審查僅逾4個月,之江生物的上市之路在2018年12月正式止步。需要指出的是,在首次IPO告敗後,之江生物曾因少計費用多計收入等財務問題在2019年7月遭到過證監會的警示。

某不願具名的券商人士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財務問題一直是證監會嚴查的重點,對於曾經的“問題企業”,勢必將會遭到證監會的重點關注。針對公司整改方面的相關問題,北京商報記者多次致電之江生物方面進行採訪,但始終處於無人接聽狀態。

目前之江生物尚未披露2019年年報,公司在4月17日表示,因受疫情影響導致公司無法按照既定的審計計劃如期完成審計工作。根據之江生物最新披露的一期財報顯示,公司在2019年上半年實現歸屬淨利潤約為2983萬元,同比增長31.81%。

另外,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聖湘生物生產的新冠病毒檢測試劑也在獲批名單當中,聖湘生物目前正在衝擊科創板,公司招股書在今年3月4日獲得受理,3月16日進入了“已問詢”階段,截至目前聖湘生物尚未披露首輪問詢的相關內容。

據聖湘生物招股書顯示,核酸檢測試劑的研發是公司的“長項”,試劑產品是公司收入的主要來源,並且佔比越來越高。在2017-2019年聖湘生物試劑產品產生的營收分別為1.27億元、1.99億元、2.52億元,在主營業務收入中的佔比分別為57.96%、66.81%、70.1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