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素而理性的宋代服飾

原標題:中國人的服飾變遷史 · 宋篇

朴素而理性的宋代服饰

宋 何充《摹盧媚娘像》

中國人的服飾變遷史 · 宋篇(960年—1279年)

宋朝建立於公元960年,統一的社會局面帶來了宋朝經濟的繁榮。“偃武修文”的基本國策,使程朱理學逐步居於統治地位,在這種思想的支配下,人們的美學觀念也相應發生變化,服飾開始崇尚儉樸,重視沿襲傳統,樸素和理性成為宋朝服飾的主要特徵。

其中宋代官服分祭服、朝服、公服、時服、戎服、喪服等,小編就不介紹了,主要還是針對平民的服飾特徵簡單介紹。

對宋代服飾的誤解

與其說是對宋代服飾的誤解,不如說是對中國古代服飾保守的偏見。首先,即便是在宋代程朱理學的影響,宋代服飾並不保守,宋代服飾沿襲唐代,以半露酥胸為主,此風氣也非唐代開始,早在唐代之前我國就流行廣領服飾了。高交領服飾是金代帶入中原的。宋滅亡以後,中國女裝才告別的低領。宋代繪畫中的各階層女性的著裝。程朱理學對服飾的要求也不保守,淳熙年間,朱熹定女性禮服為大衣,褙子(見 宋史 輿服志 )為窄袖對襟,裡面配抹胸,大衣繼承晚唐代,與晚唐服飾極為相似。

朴素而理性的宋代服饰

南宋畫師劉松年的《茗園賭市圖軸》,一個外出帶著孩子買茶的婦人著裝

以前專門有人考證過宋代抹胸位置都偏低。中國服飾似乎從東漢後期女裝就出現低胸風潮了,局部流行來說武周時期達到頂風。整個朝代來看宋代女性露胸率達到頂峰。

朴素而理性的宋代服饰

南宋畫師梁楷的《蠶織圖卷》,裡面的女性也內穿抹胸,外套褙子,乳溝顯露。

古代平民服飾和貴族服飾材質差別大,大小差異也大,但女裝形制都差不多。宋代平民服飾的標準搭配,都是抹胸加褙子。

朴素而理性的宋代服饰

大戶人家的丫鬟

朴素而理性的宋代服饰

王居正《紡車圖》中貧窮的老婦人

朴素而理性的宋代服饰

宋代女市民

朴素而理性的宋代服饰

重慶大足宋代石刻

宋代農村養雞的婦女也是這種低胸打扮。她系的多半不是裙子,而是圍裙,這是宋代勞動婦女通常的造型,勞動時怕弄髒衣服,繫上圍裙,不勞動時,圍裙一解開,就又是褙子了,宋代有一副廚娘圖,就有解開圍裙和不解開圍裙的兩種造型。

朴素而理性的宋代服饰

《磚刻廚娘圖》

宋朝服飾

宋朝服飾大體沿襲隋唐舊制,但因宋長期處於內憂外患交併之中,加之程朱理學的思想禁錮等因素的影響,這一時期的服飾崇尚簡樸、嚴謹、含蓄。唐的軟腳幞頭這時已演變為內襯木骨、外罩漆紗的幞頭帽子。皇帝與達官顯宦戴展腳幞頭,公差、僕役等戴無腳幞頭,儒生則戴頭巾。宋代男子服飾仍以圓領袍衫為主。婦女髮式以晚唐盛行的高髻為貴。簪插花朵蔚然成風,女裙較唐時窄,且有細褶,“多如眉皺”;衫多對襟,覆在裙外。

朴素而理性的宋代服饰

宋朝時侯的服飾宋朝的男裝大體上沿襲唐代樣式,一般百姓多穿交領或圓領的長袍,做事的時候就把衣服往上塞在腰帶上。

朴素而理性的宋代服饰

當時退休的官員、士大夫多穿一種叫做「直掇」的對襟長衫,袖子大大的,袖口、領口、衫角都鑲有黑邊,頭上再戴一頂方桶形的帽子,叫做「東坡巾」。

宋代的女裝是上身穿窄袖短衣,下身穿長裙,通常在上衣外面再穿一件對襟的長袖小褙子,很像現在的背心,褙子的領口和前襟,都繡上漂亮的花邊。

朴素而理性的宋代服饰

宋代把單上衣叫做衫,衫的袖口沒有祛(袖口的意思)。有作為內衣的短小的衫,也有作為外衣的長大的衫。下襬加接一幅橫襴的襴衫是男子的常服。夾衣和綿衣叫襦和襖,襦襖是平民的常服。宋代還流行在衣衫外面加罩一件不加橫襴的寬大外衣,斜領交裾的叫直身,直領對襟的叫鶴氅。女裝外衣以襦衫和裙為主,上衣趨向短窄貼身,下裳流行褶襉裙。內衣有抹胸和裹肚,褲子是不露在外面的,只有下等人才單穿褲子。之前,小編有介紹唐代流行的“半臂”短袖外套,而宋代流行的外套叫褙子。褙子有長有短,有長袖有短袖,其特點是兩邊的衩一直開到腋下。

朴素而理性的宋代服饰

《瑤臺步月圖》 中穿背子的貴婦

褙子

宋代的褙子,又名背子、綽子,繡䘿。是漢民族傳統服飾的一種。其樣式以直領對襟為主,腋下開胯,腰間用勒帛系束,下長過膝,逐漸成為後世女子的一種常禮服。

朴素而理性的宋代服饰

南宋佚名畫家之手的《歌樂圖》

寬袖褙子,只在衣襟上,以花邊作裝飾,並且領子一直通到下襬。窄袖褙子,則袖口及領子都有裝飾花邊,領子花邊僅到胸部。

宋代受程朱理學的影響,人們的審美觀追求質樸,宋代男子的褙子常襯於公服內,很少外穿。女子的褙子則外穿,併成為典型的常服款式。

朴素而理性的宋代服饰

穿褙子的雜劇女演員(宋人《雜劇人物圖》)

朴素而理性的宋代服饰

太原市晉祠聖母殿北宋彩塑侍女立像,梳盤髻,穿衫裙、背子

朴素而理性的宋代服饰

南宋(傳)周文矩《宮女圖 團扇》

朴素而理性的宋代服饰

宋 王居正《紅葉題詩圖》,絹本設色

宋代裙子有6幅、8幅、12幅。多褶襉,福州南宋黃昇墓曾出土1件褶裙,6幅除兩側2幅不打褶外,其餘4幅每幅打15褶,共60褶。宋代還有一種前後開胯的裙式,稱為旋裙。裙子的紋飾,或作彩繪,或作染纈,或作銷金刺繡,或綴真珠為飾。色彩以鬱金香根染的黃色為貴,紅色則為歌舞伎樂所穿,以石榴裙最為鮮麗,多為詩人吟誦。青、綠色裙多為老年婦女或農村婦女所穿。

朴素而理性的宋代服饰

宋 徐崇矩《士女撲蝶圖》,絹本設色,158.1×66.5cm

襦裙

宋代因襲了唐代的襦裙,將其作為女子日常生活中的主要服飾。由於受少數民族服飾的影響,宋代襦裙的衣襟形式可左可右;在裙子中間的飄帶上常掛有一個玉製的圓環飾物——“玉環綬”,用來壓住裙幅,使裙子在人體運動時不至於隨風飄舞而失優雅莊重之儀。

朴素而理性的宋代服饰

插簪釵、穿襦裙、披帛的婦女(宋人《妃子浴兒圖》)

朴素而理性的宋代服饰

穿襦裙的農村婦女(宋人《孟母教子圖》)

朴素而理性的宋代服饰

穿窄袖短襦的宮女(山西太原晉祠聖母殿彩塑)

朴素而理性的宋代服饰

穿襦裙、披帛的宮女(山西太原晉祠聖母殿彩塑)

幞頭

幞頭在宋代非常流行,這時的幞頭內襯木骨、外罩漆紗,平整美觀。幞頭腳的形式以直腳居多,即兩腳平直向外伸展的造型。此外也有交腳幞頭和朝天腳幞頭,交腳是兩腳翹起於帽後相互交叉的幞頭;朝天腳是兩腳在帽後兩旁直接翹起而相交的幞頭。

朴素而理性的宋代服饰

戴直腳幞頭的皇帝(南薰殿舊藏《歷代帝王像》)

朴素而理性的宋代服饰

戴束髮冠、穿對襟衫的皇帝與戴幞頭的官吏(趙佶《聽琴圖》局部)

褲子

宋代由於傢俱的發展,太師椅、椅子、凳子、梳妝檯等的使用,人們從過去坐席、坐榻演變到垂足而坐,出門則由乘馬、乘轎發展到乘牛車、獨輪車、串車、太平車、平頭車,轎子也由大轎發展到不垂簾幕的小轎,生活的節奏比已往更快了,在服裝款式方面的反映便是褲子造型的改變。古代褲子沒有褲襠,有襠的是小短褲叫做褌;這兩種褲按封建倫理觀念女子是不能穿了露在外面的。宋代上層社會的婦女穿褲子,外面要用長裙掩蓋,福州南宋黃昇墓出土褲腳外側縫不加縫綴的開片褲,就是穿在長裙裡面的褲子。次等的女妓穿衫子,著有襠褲而不繫裙,這種褲子在使用功能上是一大進步。

朴素而理性的宋代服饰
朴素而理性的宋代服饰朴素而理性的宋代服饰
朴素而理性的宋代服饰朴素而理性的宋代服饰
朴素而理性的宋代服饰朴素而理性的宋代服饰
朴素而理性的宋代服饰朴素而理性的宋代服饰
朴素而理性的宋代服饰

(圖片來源月印池文化及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