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為家》:如果現實讓人絕望,也不能丟了愛

每年的4月30日是國際不打小孩日,也叫拒絕體罰日、無巴掌日。該節日最早是美國反體罰組織“有效管教中心” 於1998年發起,其目的是為了宣傳反體罰的兒童人權觀念,引起社會的重視。

《何以為家》:如果現實讓人絕望,也不能丟了愛

“三天不打,上房掀瓦”的觀念在許多國家裡似乎已不分國界地紮根於人們的無意識中。所謂的“棍棒教育”從來都離我們不遠,面對大眾對兒童人權的漠視。電影《何以為家》真實地展示了這個社會問題尤其是孩子們喪失了他們的基本權益這一問題。

《何以為家》:如果現實讓人絕望,也不能丟了愛

儘管影片所呈現的是一個在特殊背景下的較為極端的案例,但也正是這樣的故事,才更能引發觀眾對其的深思。

什麼是家

家究竟是溫馨有愛的港灣,還是利益交換的場所。電影中這個小小的敘利亞男孩,帶給我們太多感觸。

一間法庭上,12歲的小男孩贊恩在警官的陪同下走上了原告位,而身處被告席的不是別人,正是小贊恩的雙親所有人都覺得這事不可思議,但瞭解了事情的經過來源後,大家陷入對男孩的同情和深刻的反思中。

《何以為家》:如果現實讓人絕望,也不能丟了愛

很久以前,贊恩一家為躲避敘利亞戰爭,成為了貧民窯裡非法移民。而在這裡因貧窮被迫骨肉分離的孩子簡直數不勝數。他們全家人的生活來源主要依靠“阿薩德”,一名小賣部老闆,同時也是他們的房東

《何以為家》:如果現實讓人絕望,也不能丟了愛

贊恩除了每天幫他打工賺錢以外,同時還需要承擔家中大部分責任照顧小孩等各種雜事。在孩子的年紀為生活煩憂,幾乎就是家裡的頂樑柱,即便如此還要收到父母的辱罵和捱打

《何以為家》:如果現實讓人絕望,也不能丟了愛

當發現妹妹生理期後,成熟的疼愛妹妹的他幫助妹妹瞞著,以防止父母發現後將她嫁出去。然後開始謀劃幫助妹妹逃跑,遠離馬上就要到來的“火坑”。但是,這一切還是晚了,贊恩的父母還是發現了並強行把妹妹送去了阿薩德家,以此換來房子的暫時居住權

《何以為家》:如果現實讓人絕望,也不能丟了愛


家人好像對於這些人來說,只是一個可以利用的工具一樣。為了錢和房子可以毫不猶豫的放棄自己的孩子,以愛為藉口的暴力,將自己站在正當性的一個制高點,這完全就是可恥的。

在一個畸形的社會里掙扎成長

贊恩無疑是勇敢的,他逃離了原本的生活後又遇到了一對沒有合法身份的母子,相互扶持勉強生活。當這對難民母子中的母親被拘留後,贊恩帶著尚年幼的Yonas維持著生活。而最後他也終於意識到了自己的無能為力,照顧一個孩子是需要擔起莫大的責任的。

《何以為家》:如果現實讓人絕望,也不能丟了愛

於是他將Yonas交給了承諾會好好照顧他的人,換來了他急需的一筆錢。但這時候的他沒有想到那個承諾的人其實是個臭名昭著的人販子;更不會想到他此時此刻的行為,其實和他的父母賣掉妹妹別無二致

《何以為家》:如果現實讓人絕望,也不能丟了愛

有時候,看似善意的“為你好”,卻恰恰是給他人帶來傷害的刺刀。在法庭上,面對贊恩控訴,他的父母激動地辯解道:“我們生你養你,你卻將我們告上法庭?你有什麼權利批評我?你有我這種處境嗎?”

《何以為家》:如果現實讓人絕望,也不能丟了愛

但正是因為曾經處於這樣的處境裡

,贊恩才會明白養育一個孩子是一件多麼困難的事,才會對他的父母漠視兒童人權的行為加以控告他的父母曾經也是和他一樣天生註定要受盡苦難的孩子,當他們長大成人後又將苦難傳遞給一個又一個的孩子。

《何以為家》:如果現實讓人絕望,也不能丟了愛

贊恩不希望成為這樣的人,更不希望有更多的孩子帶著苦難降生。

“我希望大人聽我說。我希望,無力撫養孩子的人,別再生了。”贊恩說道。

《何以為家》:如果現實讓人絕望,也不能丟了愛

總結

贊恩最後得到了移民挪威的機會,開始接受教育,改變了自己的人生

儘管現實裡在畸形社會里掙扎成長的成千上萬的難民裡,能夠得到安置的只有那不到1%,也許就算掙扎最終還是湮滅在時間裡,生活依舊要過下去。

但他們就在這裡,就算再微小的改變,那也是一種力量。而希望總會有的,只要我們還懷有期待。

《何以為家》:如果現實讓人絕望,也不能丟了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