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銀行業撐起A股過半利潤,實體嗷嗷金融掙錢該“不好意思”嗎?

一季度銀行業撐起A股過半利潤,實體嗷嗷金融掙錢該“不好意思”嗎?

一季度銀行業貢獻A股過半利潤,36家上市銀行放貸5.3萬億

幾年前,民生銀行高管一句話:“銀行利潤太高”,賺錢賺到不好意思,讓外界譁然。

今年疫情之下,a股上市公司普遍受到影響,但是金融業受到衝擊相對較小,銀行業受到了疫情的衝擊,營收、淨利增速有所放緩,但增速仍為正值。從絕對值看,A股上市公司利潤前十的企業均為金融企業。其中,除中國平安外,其他九家均為銀行。由於上市銀行利潤體量大且絕大部分利潤增速仍保持正增長,上市銀行利潤佔比進一步提升。

一季度银行业撑起A股过半利润,实体嗷嗷金融挣钱该“不好意思”吗?

實體嗷嗷叫,金融撐起半邊天。對這種情況有不同看法,有些人評論,是否資金脫實向虛更厲害了?實體經濟這麼困難,金融好意思賺這麼多錢嗎?銀行間市場利率連連下降,金融是不是應該採取更多措施來支持實體經濟?

不過,我們與金融機構溝通了解到,相關監管部門已經連下文件,要求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進行扶持,下達數量指標要求,不僅如此,對大型企業的貸款利率也需要下降。

此外,實體經濟與金融實際血脈相連,商業銀行資產質量也受到疫情影響。銀保監會披露的數據顯示,2020年2月末,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良貸款餘額3.3萬億元,不良貸款率2.08%,較2019年末上升0.22個百分點。

未來預計金融業仍然會面臨不良的壓力。

一季度银行业撑起A股过半利润,实体嗷嗷金融挣钱该“不好意思”吗?

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疫情影響等多重不確定背景下,商業銀行的經營情況受到市場的廣泛關注。隨著一季報的披露,商業銀行的經營業績也得以揭曉。

目前A股一共有36家上市銀行。記者梳理採訪發現,和實體經濟一樣,銀行業受到了疫情的衝擊,營收、淨利增速有所放緩,但增速仍為正值。在披露不良數據的24家銀行中,七成銀行不良率相比2019年末持平或有所下降。這意味著,上市銀行受到的影響相對較小。

“上市銀行是中國銀行業中的佼佼者,而部分優秀的上市銀行又是遠好於上市銀行整體。本次疫情是對其是否具備穿越週期能力的一次檢驗。”申萬宏源銀行業首席分析師馬鯤鵬表示。

由於其他行業利潤收縮,上市銀行利潤佔比被動上升:一季度佔比提升13個百分點至53%。此外,疫情影響之下,上市銀行也加大了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一季度36家上市銀行新增信貸投放5.3萬億,同比多增1.6萬億。

一季度银行业撑起A股过半利润,实体嗷嗷金融挣钱该“不好意思”吗?

01.16家A股上市銀行利潤增速超10%

Wind數據顯示,36家上市銀行中,除工商銀行、江陰銀行外,其他34家銀行營收增速均為正值。這意味著絕大部分的上市銀行營業收入規模均有增長。其中,青島銀行營收增幅最高,達到37.6%。

青島銀行在財報中解讀稱,營業收入快速增長的主要原因是公司規模增長,結構優化,利息淨收入保持較快增長;信用卡、理財業務發展較快,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實現較快增長。

商業銀行營業收入分為利息收入、手續費收入兩部分,其中前者佔比大。Wind數據顯示,一季度36家上市銀行利息收入1.78萬億,相比去年同期增長7.3%。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一季度LPR持續下降,以一年期LPR為例,3月份的LPR相比去年12月下降了20BP,但是存款基準利率並未調整,商業銀行息差有所收窄。

“一季度貸款利率顯著下行,息差也緩慢下行,對利潤增長是負貢獻。”馬鯤鵬表示,“非息收入和成本管控均有正面貢獻,一季度債市表現較好,貢獻了交易性的非息收入。”

利潤方面,除渝農商行外,其他35家銀行增速均為正值。從絕對值來看,一季度杭州銀行、貴陽銀行、寧波銀行、平安銀行等16家銀行利潤增速均超過10%,增速較高,這一佔比接近半數。

“銀行在資本金允許的範圍內,以最大力度進行信貸投放,全力滿足了實體融資需求。信貸規模增長是一季度銀行利潤增長的最大因素。”馬鯤鵬表示。

從絕對值看,A股上市公司利潤前十的企業均為金融企業。其中,除中國平安外,其他九家均為銀行。由於上市銀行利潤體量大且絕大部分利潤增速仍保持正增長,上市銀行利潤佔比進一步提升。

記者根據Wind數據統計顯示,一季度A股上市銀行淨利潤合計4954億,相比上年同期增加237億;佔A股全部上市公司淨利的比重達到53%,相比上年同期增加13個百分點。在絕對規模增長不大的情況下,商業銀行淨利佔比大幅提升,換言之其他行業淨利潤出現下滑,受疫情影響更大。

相比上年同期而言,今年一季度絕大部分上市銀行營收、利潤增速有所下滑,數量分別為28家、26家,這意味著商業銀行經營業績也受到一定影響。

一季度银行业撑起A股过半利润,实体嗷嗷金融挣钱该“不好意思”吗?

02.不良率穩定

商業銀行資產質量也受到疫情影響。銀保監會披露的數據顯示,2020年2月末,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良貸款餘額3.3萬億元,不良貸款率2.08%,較2019年末上升0.22個百分點。

36家上市銀行中有24家公佈了一季度不良數據。其中,7家不良率相比2019年末出現上升,其餘17家持平於去年同期或略有下降,佔比高達七成。這一方面因為信用風險還未完全釋放;另一方面,

保監會明確,因疫情影響出現貸款逾期的,在一定延緩期限內還款不計入不良貸款。

“雖然目前經濟下行,但商業銀行的資產質量仍保持穩定。”天風證券銀行業首席分析師廖志明表示。他認為,商業銀行資產結構近年出現顯著變化,一是與經濟週期關係比較大的製造業貸款佔比下降,二是房貸佔比上升,由此導致銀行不良率和經濟週期的正相關性降低。

此外,商業銀行加大信貸投放也是重要原因,這使得不良率得到一定稀釋。Wind數據顯示,36家上市銀行新增信貸投放5.3萬億,相比上年多增1.6萬億。銀行貸款是金融系統與實體經濟互動的重要橋樑,新增規模大幅增加顯示銀行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加大。

央行數據則顯示,一季度金融機構新增信貸7.1萬億。按此計算,上市銀行新增信貸佔全部金融機構增量的四分之三。

中部省份某國有大行信貸部人士介紹,3月以來省裡的復工復產在快速推動,“我們省行壓力也很大,各個支行都在批項目,恨不得一個月就完成目標。”

國有大行仍是信貸投放的主力, 一季度六大行新增信貸規模達到3.65萬億,約佔全部上市銀行增量的七成。其中建行新增規模最大,財報顯示,一季度末建行發放貸款和墊款總額159833億元,較上年末增加9604億元,增長6.39%。

“為什麼一季度信貸增長比較快?去年四季度,我們在研究整個業務發展政策和業務拓展時做出了一系列特別的安排,因此投放集中在今年一季度。”4月28日,建行高管在該行業績會上表示。

馬鯤鵬認為,受旺盛的對公信貸需求驅動,一季度全行業信貸投放創歷史新高,上市銀行的規模增長亦表現強勁。展望未來,伴隨著各地穩增長項目的陸續推出、疫情消退後中小微企業和零售信貸需求的復甦,銀行信貸增速將保持一季度的強勁勢頭,這既會對營收形成有力支撐,也會對潛在不良產生明顯的攤薄效應。

對公方面,基建項目成為投放重點。某股份行總行信貸部人士稱,行裡要求接下來要搶抓大基建、新基建週期機會,優先保障交通運輸、民生建設、綠色信貸等領域融資需求。

一季度银行业撑起A股过半利润,实体嗷嗷金融挣钱该“不好意思”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