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奈兒、迪奧等時尚品牌爭搶生產口罩,這才是真正原因

歐美人終於要戴口罩了。

近日,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的Covid-19指南建議人們戴上“簡單的布口罩”來遮掩鼻子和嘴巴,以幫助減緩病毒的傳播。

但是,由於前線醫護人員防護裝備短缺,所以普通民眾不必佩戴N95口罩。

事實上,有報道稱,由於N95口罩極度匱乏,美國政府甚至在機場海關試圖賄賂和威脅供應商獲得更多的N95口罩。

在谷歌上,“到哪裡買口罩”的搜索量是自谷歌引擎出現以來最高的。

4月4-5兩日,購物者在Etsy的口罩搜索量達到了200多萬次,美國衛生局局長甚至在YouTube上上傳了一段視頻,告訴大家如何在家裡用舊t恤和橡皮筋自制口罩。

在這種恐慌之中,沒有一個時尚或服裝品牌不加緊重組生產線,以幫助生產醫用和消費級口罩,其中包括普拉達、香奈兒、路易威登和迪奧等大牌,以及美國幾乎所有的商場——Gap、Zara、Brooks Brothers、Eddie Bauer和Eileen Fisher。

其他的小眾設計師、小獨立品牌,以及為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Major League Baseball)球員生產隊服的品牌都在其中。

就這樣,時尚界生產口罩的熱潮在全世界贏得了不小讚譽,《紐約客》(The New Yorker)、福克斯新聞(Fox News)、彭博社(Bloomberg)都對此做出了專題報道。

特別是對那些面臨困境的小時尚品牌來說,這簡直就像是免費的PR宣傳稿,而且還能從中多多少少獲得一些經濟收入。

當然,沒有人會承認它們生產口罩是為了從媒體的積極關注和品牌商譽中獲益。

Zara Stone認為,在美國,賣口罩的時尚品牌不只是為了承擔社會責任,而是有商業理由的。

香奈兒、迪奧等時尚品牌爭搶生產口罩,這才是真正原因

在美國,賣口罩的一大好處是工廠可以繼續工作。

當大多數州頒佈了自己的臨時庇護令時(雖然只有8個州堅持執行),許多所謂的非必需品企業都關閉了,包括零售商店、美容院和生產非必需品的工廠。

而大多數時裝公司經營的都是非必需品,比如各類時裝和手袋。服裝業受到疫情大流行的打擊尤其嚴重,數十萬人因此失業,梅西百貨(Macy 's)解僱了大部分員工,Gap解僱了近8萬名員工。

可以說,在此之前,零售商們已經在與極低的銷量和沉重的債務作鬥爭,即將到來的經濟衰退將是壓垮它們的最後一根稻草。

因此,對於一些時尚公司來說,轉去生產口罩可能是它們度過這場危機的唯一途徑,被稱為“時尚界的救生筏”。

生產各類口罩是必不可少的業務,這也讓它們有機會贏得利潤豐厚的政府合同。

儘管美國總統特朗普總統一直不願使用《國防生產法案》來迫使更多公司生產口罩,但許多城市、州和聯邦機構,包括退伍軍人事務部、國防部和監獄管理局,都在網上發佈了對更多供應商的需求。

獲得這些政府合同的另一大好處是覆蓋成本,工廠轉化為口罩的生產費用由政府負擔,讓這些公司在疫情停工期間有現金支付租金,給員工發工資,並盡最大程度保持供應鏈的完整。

一家總部位於賓夕法尼亞州的男裝品牌總裁對《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表示,整個品牌都在州長的全力支持下改造工廠,生產醫療保護裝備PPE,佔到公司總業務的25%至40%。

不過,儘管許多醫院急需PPE,但這些時尚公司生產的大部分口罩並不是醫療級別的產品,“為醫務工作者製作口罩的過程遠比縫製一件時裝複雜。”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有一家公司並沒有對生產口罩那麼狂熱,那就是德克薩斯州的Prestige Ameritech公司,而這家公司實際上生產了美國醫院的大部分醫用口罩。

雖然該公司的口罩日產量日前提高到了60萬個,但並沒有進一步擴大產量的打算。

因為在疫情爆發期間,每個人都想買口罩,但危機過後,激增的客戶會很快離開,從中國訂購更便宜的口罩。這種情況在H1N1流感爆發期間就發生過。

對時尚產業來說同樣如此,增加了產量以供應需求不等同於獲得任何永久性合同,這只是危機時期短暫的“救生筏”,疫情緩解之後如何繼續活下去才是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