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2022年全市各類鄉村人才總量達41萬人左右

青島發佈鄉村人才振興三年行動計劃,2022年全市各類鄉村人才總量達41萬人左右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訊 近日,青島市發佈鄉村人才振興行動計劃(2020-2022年),創新完善引才、育才、用才機制,鼓勵社會各類人才在鄉村廣闊天地施展才華。根據此行動計劃,青島市將爭取三年內實現全市鄉村各類人才總量41萬人左右,為鄉村振興戰略深入實施提供強力人才支撐和智力保障。

據悉,此次發佈的鄉村人才振興行動計劃將重點聚焦10項重點工程。其中,在高素質農民培育工程方面,將加強農民教育培訓、認定服務和政策支持,加大鄉土人才發掘培養力度,每年認定一批有影響力的“土專家”“田秀才”服務於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建立職業農民職稱制度,強化農業基礎人才培養儲備,實施“卓越農林人才”培養計劃。力爭到2022年,全市高素質農民數量達到10萬人。

青岛:2022年全市各类乡村人才总量达41万人左右

一批年輕人在青島富景農業的盆栽蔬菜規模種植中大顯身手。馬英歌 攝

在鄉村創新創業人才引育工程方面,加快引進農業科研傑出人才和傑出青年農業科學家等涉農領域科技創新高層次人才及團隊;在我市重點人才工程和科技項目評選中,提高高效生態農業領域的人才和項目比例;推動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激勵政策落地落實落細;實施“專家服務基層—導航青島”行動和“送智下鄉”活動,組織鄉村產業資源與人才供需對接,支持經濟文化能人回鄉創業發展。指導有條件的區(市)選派高層次人才掛職擔任科技副鎮長,引導高校畢業生按照高校畢業生基層成長計劃實施方案和高校畢業生“三支一扶”計劃到基層鄉村就業。力爭到2022年,全市鄉村創新創業人才達到3萬人。

在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培育工程方面,制定實施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百千萬”示範引領工程和現代青年農場主培養計劃;建立優秀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到市、區(市)機關掛職制度;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列入市人才專家服務基層範圍。力爭到2022年,全市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達到4萬人。

在鄉村技能型實用人才培育工程方面,面向農村勞動力開展勞動預備制、就業技能和創業培訓服務,按規定給予補貼;加快選拔一批農業農村技能領軍人才;支持創建專家工作站、技師工作站,面向涉農區(市)開展技能培訓,按規定給予獎補;支持舉辦市級、區(市)級鄉土人才傳統技藝大賽、創新創業大賽和農副產品加工職業技能競賽等活動,建立“以賽代評”機制,鼓勵鄉村技能型實用人才脫穎而出,探索建立鄉土人才技能等級評價機制。力爭到2022年,全市鄉村技能型實用人才達到8萬人。

青岛:2022年全市各类乡村人才总量达41万人左右

有海外留學經歷的耿琪超回到萊西創建現代農業公司。

在鄉村服務業人才培育工程方面,制定鄉村服務業人才培育扶持政策,加強鄉村服務業人才培養,助力鄉村服務業人才拓展業務、提升服務水平;鼓勵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向鄉村服務業延展,支持創建市級、區(市)級鄉村服務業人才培訓示範基地;鼓勵政府及其部門面向鄉村服務業企業購買公共服務;鼓勵各類企業通過股權、期權、分紅等方式,加大對鄉村服務業優秀人才的激勵力度。力爭到2022年,全市鄉村服務業人才達到4萬人。

在鄉村社會事業人才培育工程方面,完善城鄉社會事業人才雙向交流機制,鼓勵教育、醫療衛生等城市優秀人才到鄉村掛職任職;鼓勵二級及以上醫院在職或退休醫師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多點執業,從二級及以上醫院選派優秀業務管理人員到鄉鎮衛生院掛職擔任“業務院長”;全面開展鄉村醫生定向委託免費培養工作;實施鄉村教師素質提高行動和農村中小學名師名校長領航工程;全面落實鄉鎮衛生院職工、鄉村教師享受鄉鎮工作補貼等政策;完善市、區(市)、鎮(街道)三級農技推廣體系,確保基層農技推廣隊伍穩定在1000人以上。爭取到2022年,全市鄉村教育、醫療衛生等社會事業人才達到8萬人。

在鄉村文化人才引育工程方面,實施“文化名人、非遺傳承人、民間藝人、鄉村工匠”收徒傳藝計劃,加大資金扶持力度;鼓勵發掘整理提升優秀農(漁)耕文化,強化鄉村文化領軍人才扶持,推進鄉村文旅融合發展;重點扶持紅色文化研究和傳承,支持保護民間藝術團隊,繁榮鄉村文化;實施新時代文明宣講計劃。到2022年,全市引進培養鄉村文化研究人才500人,培育新時代文明專兼職宣講人才2000人,各類鄉村文化人才達到2萬人。

在鄉村治理人才素質提升工程方面,全面實施鄉村治理人才隊伍素質提升計劃;形成市、區(市)、鎮(街道)幹部交流任職制度性安排,加大從基層選拔幹部力度;以中心村為單元,市、區(市)兩級每個單元派駐1名鄉村振興指導員,向經濟薄弱村全面派駐黨組織書記;全面推行農村黨員幹部進黨校、黨校送學下鄉村等制度,大幅度提高村“兩委”成員文化程度;實施村級後備幹部“遞進培養計劃”。力爭到2022年,全市鄉村治理人才達到2萬人。

在鄉村引才聚才平臺建設工程方面,引導企業技術中心、技師工作站等高層次人才服務平臺在鄉村設立分中心、流動站,試點創建“人才飛地”;加快建設涉農智庫平臺,支持創建農科驛站、星創天地、特色創業小鎮、田園綜合體、專家服務基地和返鄉創業園等鄉村引才聚才平臺。力爭三年內建設5個院士專家工作站、3家大型農業科技企業創新孵化平臺和10個現代農業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團隊、協會)。

青岛:2022年全市各类乡村人才总量达41万人左右

曾榮獲全國“金草帽”農技專家稱號的平度“土專家”王倫世(中)在為當地農民授課

在優秀鄉村人才評價激勵工程方面,探索建立鄉村人才改革創新激勵機制和在改革中出現失誤的容失免責機制;實施“村村都有好青年”選培計劃和“巾幗建功”行動;實行鄉鎮專業技術人才直評直聘政策,研究制定基層高級專業技術職稱“定向評價、定向使用”實施方案和評聘管理辦法;對增加村集體和農民收入等鄉村振興工作中貢獻突出的鄉村人才,在榮譽稱號評選中予以傾斜,並擴大這類人才在“兩代表一委員”推薦人選中的比例。

據悉,為保障該行動計劃的實施,青島將加大鄉村人才振興財政支持力度,引導工商資本加大投入。同時,落實融資貸款、配套設施建設補助、定向減稅和普遍性降費等扶持政策,加大“人才貸”風險補償金向鄉村人才傾斜力度,擴展“農業保險貸”和創業擔保貸款等金融支農產品範圍、品種,鼓勵鄉村人才開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此外,要求涉農區(市)要把鄉村人才納入高層次人才服務範圍,精準做好服務工作,尤其是對符合規定的高層次鄉村人才,認真落實好配偶安置、隨遷子女入學、過渡性住房、產權型人才公寓、住房公積金貸款等支持政策。

(記者 任曉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