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過37度的三伏天,為什麼大多數寶寶經常會厭食啊?

炎熱的夏季,寶寶食慾不振,不想吃東西,出現厭食的現象,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有很多:

超過37度的三伏天,為什麼大多數寶寶經常會厭食啊?

1.寶寶體內缺乏某些營養物質,如缺鋅。鋅是維持人體正常食慾不可缺少的一種重要的元素,研究證明:鋅缺乏5~7天后味覺敏感度便會明顯下降,吃東西味同嚼蠟,使食慾大減,出現厭食。在臨床工作中,對懷疑缺鋅的寶寶補鋅後,如果味覺敏感度迅速恢復正常,食慾增加,則往往表示原來確有鋅缺乏:反之,如果補鋅1周後食慾毫無起色,則說明孩子的厭食與缺鋅無關,應另外尋找原因。另外,缺鈣、缺鐵、B族維生素不足等也會導致寶寶厭食。

超過37度的三伏天,為什麼大多數寶寶經常會厭食啊?

2.鉛中毒。鋁是汙染人類環境、損害人體健康、危害最大的重金屬元素,寶寶鉛中毒可引起寶寶厭食、嘔吐、腹痛、便秘等,同時可伴有注意力不集中、脾氣暴躁、發育遲緩等,所以寶寶厭食要排除鉛中毒。

3.消化功能不良。如慢性胃炎、腸炎、睡眠不足等都可導致寶寶消化功能紊亂,出現厭食。

4.零食過多。現在的寶寶大多數是獨生子女,長輩們關愛有加,備種食品不怕買不到,就怕吃不完。寶寶們經常以巧克力、奶油蛋糕、高級餅乾等作為零食,孩子血液中血糖含量過高沒有飢餓感,所以就餐時就沒有胃口,不想進食,餐間若飢餓時,卻會以點心、糖果充飢,當然會不想吃正餐,形成惡性循環。

5.家長對孩子的飲食過度關注。當孩子偶爾出現厭食問題後,家長如果對孩子的進食情況過分關注,有過多的要求和干涉,並使用各種各樣的威逼利誘方法以達到讓其進食的目的,結果可能適得其反,反而進一步強化了孩子不好好吃飯的行為,逐漸使孩子學會把不吃飯當做威脅大人滿足他某種要求的手段,或把吃飯這件事當作換取大人對他注意和關懷的籌碼,從而可能導致持久的厭食行為。此時,大人愈是急切地要他好好吃飯,他愈是不好好吃飯,形成惡性循環。

6.活動量不足。受現代社會單元住宅或高層住宅及父母工作忙等的影響,孩子的戶外活動少,與其他小夥伴的交往少,因而使孩子的消耗少,自然就不容易產生飢餓感。

超過37度的三伏天,為什麼大多數寶寶經常會厭食啊?

瞭解了上述原因,家長就可有的放矢,預防和解決孩子的厭食問題。合理餵養,飲食有節有度。孩子進食還需定時定量,最好給孩子吃清淡易消化、少油膩的食物。補充鋅、鉀。夏天,鋅、鉀會隨著出汗而大量丟失,會引起食慾不振。多給寶寶吃含鋅、鉀的食物,如海產品、堅果、菠菜、甘薯、土豆、蘑菇、毛豆、香蕉、柑橘等。飲食多樣化,適當吃酸。減少兩餐間的零食,養成不挑食、不偏食、吃得雜、吃得全的習慣。吃飯時不要逗孩子說笑,不要邊看電視邊吃飯,這樣會影響胃腸蠕動和消化液的分泌,導致消化不良。不要蹲著吃飯,否則會引起噯氣、呃逆、腹脹,影響進食量。花樣翻新,誘導食慾。給寶寶吃的食物,要注意新鮮和品種多樣化,應注意葷素搭配,並以清淡食物為主(如米、面、蛋、奶、蔬菜等),脂肪食品為輔,還應有各種蔬菜瓜果。增加孩子的活動量。適當增加孩子的活動量,特別是戶外活動,能促進寶寶的新陳代謝,加快對食物的消化吸收。孩子有飢餓感。才會“飢不擇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