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爸叮嘱:一不搞对象,二不许抽烟!战前,我抽人生第一支烟

一缕硝烟07

1979年1月,我所在的11军31师92团进驻云南金平。按照司令部的指示,部队抓紧组织临战训练。

临战,专指在十里村集结这二十多天,时间不长却轶事多多。除了前面所说的秘密准备墓地外,轶事之二是南京军区雪中送炭。

老爸叮嘱:一不搞对象,二不许抽烟!战前,我抽人生第一支烟

临战紧急扩编,乙种步兵团扩成甲种团,当年入伍一批新兵,原本应年底退役的老兵全部留下。虽然如此,全团还是缺编好几百,我们82无坐炮连缺编十多个。步兵连的班排若缺一两个人也许问题不大,无非少几个单兵而已,无坐炮可不同,一个班算上班长才六人,各炮手分工合作,缺一个就会影响整体协同。

当然,不仅我们连,每个新组建的连队都这样,团首长同样没辙,参谋长朝我吹胡子瞪眼:“你找我要人,我找谁去?把马戏团的魔术师请来也没法大变活人!”

正当我们心急如焚的时候,军务股通知各连去接人,说是南京军区抽调一批老兵,直接送到边境金平,全都是名副其实的骨干。

这才叫雪中送炭。副连长王登科似乎早有预料:“我就说嘛,用不着咱一个基层指挥员瞎着急,上级自有分寸!”

当然,前去接老兵的还是我。这次用不着挑肥拣瘦,来自南京军区的老兵都是精挑细选的骨干,据说在老部队已接受过几轮参战教育。

趁老兵还没分到各班,我来到他们临时休息的地方,准备抓紧了解一下基本情况。

老爸叮嘱:一不搞对象,二不许抽烟!战前,我抽人生第一支烟

“上来之前你们写过请战书吗?”

话刚出口立刻觉得不妥,这么幼稚的问题纯属废话,难怪老兵一脸惊愕。

“那还用说?军区下达命令,没写请战书的一个不要!”一个小个子老兵回答。

小个子很健谈,没等提问抢先自我介绍:“我叫邓爱和,1977年入伍,浙江省建德县人,老部队驻扎杭州”。

随后,几个老兵七嘴八舌地介绍情况,话语中满是自豪:“班长副班长才有资格申请参战,干部不行,一年以内的新兵不要,达不到这些标准,写一百份请战书也没用。”

话虽这么说,调来的却并非清一色班长副班长,一个叫胡国林的兵辩驳:“我就不是班长,也不是副班长,去年入伍,这不是也来了嘛!”

邓爱和哈哈一笑:“你小子是走后门来的。”

人家南京部队够意思,这才叫全军一盘棋!

临战补充的骨干让我们久旱逢雨,除驾驶班依旧缺编外,各炮班全员配齐还多出一个。

指导员对我说:“先给炊事班,问问老邱要不要?”

老爸叮嘱:一不搞对象,二不许抽烟!战前,我抽人生第一支烟

还问要不要?多给一个,老邱还不乐颠儿喽!司务长邱明福眉开眼笑地把那个叫邓爱和的小个子领走了。

南京军区调来的老兵,军政素质确实没说的,不过我们也有为难之处:紧急扩编时“萝卜快了不洗泥”,九个炮班只空一个班长,副班长的位置也所剩无几。而

调来的这批骨干多是班长班副,来到这里只能降格使用,班长屈尊班副,副班长自然只好当炮手了。詹兆红在老部队是培养排长的苗子,同样安排成一班副班长;小个子邓爱和原是副班长,现在却去背罗锅。

不过,这批老兵不愧骨干,服从命令听指挥,确实没人闹情绪,至少我没发现。

同期调来的还有个特殊群体,全国闻名的“硬骨头六连”抽出两个建制班,一个分到广西,一个分到云南。昆明军区点名把分到云南的这个班拨给92团二连。二连是老连队,又是重点保障兵员的军区先训连,扩编后已经齐装满员,多出这个班被超编放到一排,干脆直接就叫硬六班。

轶事之三,是战前过大年。

1979年的春节来得早,1月27日就过大年了。司令部通知放假一天,各营连一律不安排训练。

老爸叮嘱:一不搞对象,二不许抽烟!战前,我抽人生第一支烟

吃过早饭,我抓时间转到炊事班,满头冒汗的炊事班长周德祥点点头,手里的菜刀一秒都没停,四五个弟兄正竭尽全力忙活下午的春节大餐。司务长邱明福蹲在旁边,不知正在往笔记本上写什么。

这个邱明福,别看当司务长没几天,抢给养的本事可不小,昨天带着给养员周华碧搞来不少猪肉和青菜,还想办法要了一箱金沙江香烟。

说“要”好听,其实是赊来的,谁拿几盒都记账,等到仗打完,只要还活着,一分钱也不少收。

云南是烟草之乡,连队老兵半数会抽烟,有的云南兵还用毛竹自制个水烟筒,我看着蛮好玩却没学那玩意。

记得当兵临离开家时,老爸满脸庄重地叮嘱:“到部队你给我记住两条,第一,不能搞对象,战士不准在驻地谈恋爱!这不是我规定的,条令上写着;第二,不许学抽烟!瞪啥眼?别看我抽烟,那是你爷死了以后才抽的!”言外之意是,“只要我活着,你就甭想学抽烟”。

老爸叮嘱:一不搞对象,二不许抽烟!战前,我抽人生第一支烟

作者许向斌战后留影。1979年参加对越还击战时,许向斌任11军31师92团无坐力炮连副指导员

我始终遵循老爸指示,不管老兵怎么诱惑,当兵八年从未沾过一支烟。不过,眼下情况特殊,看着大家喷云吐雾有滋有味,咱也试着玩玩!

“记上账,给我整两盒!”不管老邱什么表情,我对着蜡烛点燃有生以来的第一支香烟。其实也没啥好受难受,冒烟玩玩而已。

都说抽烟是透支生命,理论上没错。然而,在这种环境却另当别论:战场上危机四伏,说不定哪天生命就会突然终结,提前透支一点又何妨?如果统计烟龄,这是我平生抽的第一支香烟,精确时间是大战在即的1979年1月27日,大年三十除夕夜。

金平这地方温暖潮湿,菜籽往地里一撒就完事,根本用不着浇水施肥,就等着吃菜。不过,数千人突然挤到十几平方公里的巴掌之地,一年产八季菜也供不上!团里的运菜汽车每天疲于往返,各连司务长派人紧盯简易公路,只要看见运菜汽车经过,全都撒腿朝后勤处驻地跑。能搞到这么多好东西实属不易,真该建议给邱明福个嘉奖!

会餐准备工作无可挑剔,我在炊事班转一圈没挑出毛病,离开时只留下一句话:“千万别忘了张和东是回民,一定给他单炒俩清真的。”

老爸叮嘱:一不搞对象,二不许抽烟!战前,我抽人生第一支烟

老爸叮嘱:一不搞对象,二不许抽烟!战前,我抽人生第一支烟

饭菜虽丰盛却严禁喝酒,干部战士以水代酒,同样闹得不亦乐乎。水足饭饱之后,院子里响起一片喧闹,王登科拉我跑出去。七八个战士与哈尼族姑娘跳起了竹竿舞,竹竿不时打在谁的腿上,全场一阵接一阵哄堂大笑。不敢上场的弟兄们围在旁边起哄,寨子里的男女老少也赶来围观,地处前沿的军人与老百姓欢天喜地闹新春,一派祥和景象。

我退出人群,见老周一个人远远蹲在土坎上,虽然眼睛望着欢快的战士,脸上却充满思虑,大概又在琢磨下步的思想工作。当指导员压力大啊!一个东拼西凑刚组建的连队,再过几天就要冲进炮火硝烟,这些欢蹦乱跳的年轻人能经受住考验吗?他们中,或许有人不能站着回来了……

同中国习俗差不多,对面也过大年,只不过那群兵没我们这种福气。

13军调离金平之后,驻扎对面的官兵满指望松口气,没想到又来了高手。据情报称,莱州省军区741团向前沿发出通报:“十里村方向新上来的部队是昆明军区先训团,这个团擅长夜战,号称夜老虎,十分不好对付,春节期间要格外警惕。”

老爸叮嘱:一不搞对象,二不许抽烟!战前,我抽人生第一支烟

越军资料照

消息蛮灵通,只是刚放回肚子里的心又得吊起来,天一黑更是心惊肉跳,谁知夜老虎啥时扑来?当然,伙食比原来更差,一年前还能吃到中国白送的大米和罐头,如今却只能躲在掩体里啃木薯。

“怪谁呢?去找你们的黎笋!不是说打到昆明过大年吗?”在严肃的敌情通报会上,团长还是没忘幽默一把。

大年初一,全团又投入紧张的临战训练。

(未完待续)

老爸叮嘱:一不搞对象,二不许抽烟!战前,我抽人生第一支烟

【作者简介】许向斌,河北唐山人,1970年参军,历任指导员、副教导员。1979年参加对越自卫还击战,连队立集体一等功;1984年参加“两山”作战,所率营的二连获“者阴山钢刀连”荣誉称号。1986年转业。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兵说欢迎各方投稿,私信必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