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磨難中煉就“光明心”——王陽明的心學之路

說起王陽明,大家都知道他是繼二程、朱熹、陸九淵之後的又一位大儒,是中國歷史上僅有的兩位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聖人之一。

在磨難中煉就“光明心”——王陽明的心學之路

王陽明,浙江餘姚人。原名王守仁,字伯安,號陽明,世稱“陽明先生”。出生於明憲宗成化八年(1472),卒於明世宗嘉靖七年(1529)。

王陽明是典型的官二代,其先祖可上溯到東晉“書聖”王羲之,後來因為兩晉時躲避戰亂,從山東遷往浙東,世代書香,耕讀傳家。

王陽明的祖父王倫,品行高雅,看淡功名,喜讀詩書,對花中四君子之一的竹子猶為痴迷,後來就有了“陽明格竹”那個梗,王陽明自小與祖父生活在一起,深受其影響。

王陽明的父親王華,從小智慧超群,才學與人品俱佳。關於王華,有兩個典故:“拾金不昧”和“色不動心”。

王華六歲時曾遇一醉漢將“百金”遺落在江邊,天色漸晚,王華將“百金”藏於水中石下,坐等醉漢酒醒來取。果然,醉漢發現“百金”不見後,酒意全無,急忙來尋。王華歸還“百金”後,醉漢取一金答謝王華。王華不收,說:“不取爾百金,乃取爾一金乎?”遂傳為美談。

王華年輕時在一富裕人家教書,這家主人仰慕王華的才學和人品,又多年沒能生育兒子,想借王華的優良基因為自家傳宗接代。於是讓小妾侍寢,並書“欲借人間種”示之。王華拒絕並在旁邊寫上“恐驚天上神”,決然離去。

王華後來於成化十七年(1481)高中狀元,官授翰林院編修,一時名動鄉里。王陽明的祖父面對鄉鄰的道喜和祝賀,淡然處之,視若平常,依然每日裡竹林聽風,撫琴吟詩,這為年幼的王陽明,樹立了淡泊名利、寵辱不驚的榜樣。王陽明在22歲中舉之後,連試兩次都不及第,別人擔心他想不開,他卻淡然處之:“世人以不得第為恥,我以不得第心動為恥。”

不得不說,王陽明的家族基因強大,王聖人的先祖、祖父、父親皆是不凡之輩。

王陽明的好友湛若水在《陽明先生墓誌銘》中提到王守仁在龍場悟道前經歷了“五溺”後才找到聖賢之路:“初溺於任俠之氣,再溺於騎射之習,三溺於辭章之習,四溺於神仙之習,五溺於佛氏之習。正德丙寅,始歸於聖賢之學。”

少年王陽明——立聖賢之志,習兵書騎射

在磨難中煉就“光明心”——王陽明的心學之路


少年王陽明就已立下了做聖賢人的鴻鵠之志。

一次,私塾的先生問:“什麼是世上第一等重要的事?”同學都紛紛說登科及第,光宗耀祖,只有小小王陽明說做聖賢之人是第一等要事。

少年王陽明已開始關心國家大事。王陽明十三歲時隨父親入京,正值明末,皇帝昏庸,內憂外患。明英宗正統年間,蒙古瓦剌部落部長脫歡直取皇都,擄走英宗,史稱土木堡之變。瓦剌衰落後,韃靼又屢犯邊境,百姓苦不堪言。王陽明發誓要學好兵法,為國效忠。

王陽明開始研讀他能收集到的一切兵書:《孫子兵法》、《吳起兵法》、《司馬法》、《三韜》、《六略》等。每次家裡有賓客來時,他就用果核跟客人擺兵佈陣。常常客人的兵陣剛擺出來,他就已經想到了破陣之法,他認為“儒者患不知兵。仲尼有文事,必有武備。”他認為一些儒生只會尋章摘句,粉飾太平,遇到大事則束手無策,這是儒生的羞恥,應該像孔子那樣文武兼備。

不僅如此,少年王陽明“性豪邁不羈,喜任俠。”,既然立志要做聖人,“為萬世開太平”,自然要學得一身好武藝,他開始習武,練習騎射,這為他後來平定寧王之亂,經略四方奠定了基礎。

15歲的王陽明初生牛犢不怕虎,他不辭而別,前往居庸關考察敵情。在回家途中遭遇兩個韃靼士兵,王陽明臨危不懼,反而迎面而上,打傷了兩個韃靼士兵。在那談“胡”色變的時代,更顯示出了少年王陽明過人的膽氣。這一個月的塞外之行,也激勵他立下了建功疆場的志向。

青年王陽明——“格竹”失敗,宦海浮沉

在磨難中煉就“光明心”——王陽明的心學之路

1、陽明格竹

王陽明回到餘姚後,遍讀朱熹學說。朱熹認為“一草一木,皆涵至理。”“今天格一物,明天格一物,等格到一定程度,就能把這個理找出來。”他深信通過“格物”可以明白天理,達到聖人的境界。於是他選擇了格竹子。竹子本是文人品行高潔的象徵,而祖父王倫喜愛竹子,在房前屋後種滿了竹子。王陽明對著竹子格了七天七夜,沒有格出天理,卻把自己累病了。雖然“格竹”失敗了,如何才能成為聖賢這個疑問卻始終留在王陽明的心裡。

2、拜師婁諒

王陽明18歲時與夫人諸氏從南昌返回餘姚,路過廣信,拜謁了當時的大儒婁諒。當時婁諒已68歲,他告訴王陽明“聖人必可學而至之”,向他講授了朱熹的“格物致知”。得知聖人可以通過學習達到,王陽明深受鼓舞。婁諒可謂是王陽明的啟蒙老師,黃宗羲在《明儒學案》中講,心學的始端來自婁諒,他提倡“身心學“反對“舉子學”,這也是心學的思想。

3、科考失意

弘治五年(1 4 9 2)秋天,21歲的王陽明在浙江鄉試中了舉人。按規定他得到了參加會試的資格,可不幸的是落榜了,三年後王陽明第二次參加會試再次落榜。此時難免引來一些閒言,甚至有人說:“此子如中第,目中不會有我輩矣。”王陽明對此卻泰然處之:“世以不得第為恥,吾以不得第動心為恥。”

4、進士及第

弘治二十年,二十八歲的王陽明得中二甲進士。被派往工部觀政(當實習生),負責監督建造威寧伯王越的墳墓。

王陽明兵法之道來組織管理民工,他把這種方法稱為“什伍之法”,大大縮短了工期,提高了效率,把墳墓建造得宏偉壯觀。

王陽明在觀政期間,仍然不放棄成為聖人的努力,他想起年少時“格竹子”的經歷,再次進行嘗試。然而依舊和上次一樣,不僅一無所獲,而且還病倒了。王陽明不得不懷疑朱熹的“格物致知”是否是通往“聖賢”的正確之路。

5、初入仕途

弘治十三年(1500),王陽明在完成督造威寧王的任務後,觀政期滿,被授予刑部雲南清吏司主事一職,分管從雲南送至北京的刑部案件。

一日,王陽明去刑部提牢廳巡視時,發現囚犯吃的是拌水的米糠,詢問隨行獄吏,說是缺糧。走了一圈後,王陽明發現有個豬圈,那些豬正吃著大米白麵。王陽明大怒,當場要獄吏將牢中所養的豬全都殺了分給囚犯吃。從這件事可以看出,王陽明不僅正直公允,還有一顆悲憫仁愛之心,這也就是他所提倡的良知吧。

弘治十四年,王陽明被派往直隸、淮安等地審決積案重犯,使“所錄囚多所平反”,公正無私,做事認真嚴謹的王陽明在那裡平反了很多冤假錯案。

6、廷杖四十

明末,宦官專權,政治黑暗。中國自堯舜以來就有言官制度,儒家認為“武死戰,文死諫”是為人臣者忠君愛國的最高境界,文官直言上諫就像武將戰死沙場一樣,雖死猶榮。

弘治十八年(1505)孝宗駕崩,十五歲的明武宗朱厚照繼承了皇位,這個行事荒誕不經少年天子,喜歡打打殺殺,舞槍弄棒,加上寵信宦官劉瑾,弄得整個朝堂雞飛狗跳,大批文官紛紛因為上諫獲罪,被打的打,殺的殺。時任兵部主事的王陽明也上了道奏摺——《乞侑言官去權奸以章聖德疏》,彈劾以宦官劉瑾為首的“八虎”。奏摺被劉瑾集團截下,王陽明廷杖四十,下到昭獄,後又被貶到貴州龍場當驛丞。

7、龍場悟道

貴州路途遙遠,交通不便,一路上高山疊嶂,叢林茂密,常常有野獸毒蛇出沒。王陽明躲過錦衣衛的追殺,經歷了虎穴逃生,九死一生,終於來到貴州龍場驛。

可這龍場驛早已是斷壁頹垣,根本住不了人。後來,王陽明在山上找到一個石洞,便帶著僕人住了進去,他給石洞取名“陽明小洞天”。王陽明白天處理政務,開荒種地,講學傳道,夜晚在石洞中繼續探求聖賢之道。他還在石洞中放置了一個石棺,常常無事時躺在石棺中,閉目凝神,深思忘我。

在磨難中煉就“光明心”——王陽明的心學之路

一天夜裡,王陽明正躺在石棺中苦思冥想,回顧這些年所讀過的書,所經歷的事,思考著人性與萬物,“吾心”和“物理”之間的關係。洞外狂風忽起,暴雨頃至,一聲霹靂驚雷使洞中亮如白晝。王陽明一下子頓悟了,原來天道就在每個人的心中,“聖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他欣喜若狂,以五經驗之,完全行得通,可再用朱熹對五經的註解進行對照時卻完全矛盾,解釋不通。這使他更堅信朱熹誤讀了五經,而自己通過內心的體悟已經找到了聖賢之道。十年後,王陽明在他寫的《朱子晚年定論》中講述了自己這段艱辛的追求聖賢之道的心路歷程。

8、知行合一

正德四年(1509),貴州提學副使席書慕名到王陽明講學的貴陽書院,向王陽明提出了“朱陸異同”的問題,希望王陽明作出回答。這裡的朱指朱熹,陸指陸九淵,都是南宋著名思想家。王陽明沒有直接回答席書的問題,而是提出了自己的觀點“知行合一”。

在磨難中煉就“光明心”——王陽明的心學之路

9、任廬陵知縣

正德四年(1509),王陽明調任江西吉安府廬陵知縣。宦海沉浮,在貴州兩年多的磨鍊,使王陽明的內心變得更強大,他認識到“常快樂才是真功夫”,遇事更從容,處事也更圓融了。

廬陵這個地方百姓特別喜歡打官司,而且訴狀冗長,雞毛蒜皮的小事也要上縣衙告狀,以致於廬陵縣令每天都要處理上千件訴訟案件。據說王陽明的前任,許知縣就受不了這“刁蠻之風”請辭了。

百姓聽說新來了縣令,呼啦一下聚集了一千多人到縣衙告狀。王陽明新官上任第一天就遇到這陣勢,有點傻眼了,不過他很快鎮定下來,認真聽取民情。原來,這些百姓是在抗議當地的一種苛稅——葛布稅。

明成祖永樂年間,中央向地方派駐中官(宦官)到地方,這些宦官不受巡撫文官和鎮守武官的制約,他們到地方實際是監視和制約這些地方文武官員的,當然也不忘搜刮民財。

廬陵不產葛布,卻要向百姓攤派葛布,而且這葛布稅不是中央的合法稅收,而是宦官魚肉當地百姓的藉口。

王陽明當即承諾百姓免去當年的葛布稅,並提筆寫了題為《廬陵縣為乞蠲免以蘇民困事》的報告,發給吉安府和江西布政使司,要求當地的鎮守中官免除加給本地的過重稅負,以平民怨。

王陽明這種重民安民,先斬後奏,雷厲風行,勇於擔當的行事風格贏得了當地百姓的敬仰。

針對當地的爭訟之風,王陽明制定了一整套措施來教化百姓。

他規定除非大事,不得動不動興訟,一份訴狀一次只能說一件事,而且每份訴狀不能超過兩行,每行不能超過30字,違反的將會受到懲罰。他還勸告百姓要知禮守法,互相謙讓。

王陽明將之前已經基本停滯的申明亭和旌善亭重新興建起來。通過里老教化當地的百姓。同時要求各家的戶主也要管教好自家的子弟。縣城內十戶為一家,鄉村就以各村為單位,互相幫助,相互支持,減少打架鬥毆事件的發生。通過鄉民自我管理,自我約束的方式,使當地的社會秩序有了很大改善,民風也漸趨淳樸。

王陽明在廬陵"臥治六月而百務具理。"他用疏導和教化的方式使當地民風歸於淳樸。這也是陽明心學"致良知"、"知行合一"和"事上練"在善政治理上的成功實踐。

10、兩年四遷

劉瑾伏誅後,王陽明也迎來了仕途升遷較快的時期。他先後升任南京刑部四川清吏司主事、吏部驗封司主事、吏部文選司員外郎、南京太卜寺少卿。短短兩年時間,王陽明從一個正七品升為正四品,升了三品六級,然而這些都是閒職。

在政事上難有作為,王陽明就潛心研究學問,讀書、思考、講學,在和弟子、朋友的學問探討中,日漸接近於心學的精髓。他教導學生,世事無常,每個人都會遭遇難以預料的變故,要用心學的理念來戰勝外在的苦難,以自己強大的內心去應對無常艱難的世事。

中年王陽明——“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

在磨難中煉就“光明心”——王陽明的心學之路

1、南行剿匪

正德十一年(1516)年,王陽明被任命為“都察院左僉都御史巡撫南贛汀漳等處”。當時江西、湖廣、福建、廣東四省交界的地區,土匪、惡霸、盜賊猖獗,百姓苦不堪言。而這些地方又地處山區,地勢險要,易守難攻。

王陽明每到一處,先了解當地的山川地形、風俗民情和土匪山賊的盤踞情況,制定周密的作戰計劃,“先漳南,後橫水、桶岡,再三浰”,先後平定了漳南匪患,江西橫水、桶岡匪患,一舉擊破了廣東惠州府龍川縣境內的涮頭大巢,朝廷用兵十多年沒有解決的四省匪亂,王陽明勢如破竹地各個擊破了。

然而,王陽明在一次過問剿匪的戰利品時發現,這些山匪中很多人的生活很拮据,在涮頭的兩千多名山賊居然平均每人只有一件衣服,很多人不名一文。王陽明瞭解了情況後,把山匪分為兩類:一種是觸犯法令,逃入山中負隅頑抗的,一律斬殺;另一種是受豪強壓迫,被迫當了山賊的,這種遣散回家,並免其賦稅。

“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山上的匪患解決了,可如果不能讓百姓安居樂業,社會長治久安,人們心中的“山賊”還在,就不能杜絕山賊的死灰復燃。

王陽明上書朝廷,建議設平和、崇義、和平三縣,以加強對當地的治理,同時“告諭百姓,風俗不美,亂所由興。”他曉諭百姓要厚養薄葬,提倡節約,禁止舉行浪費大量人力物力的城鄉迎神賽會,以改變當地攀比、奢侈和揮霍的風氣。此外王陽明還恢復社學,把一些寺廟改為學堂,把自己的巡撫衙門也改成了書院,聘請老師,自己也身體力行地為學生授課。

如果說少年時對兵法的研習和長期心學體悟帶來的強大心理定力,讓王陽明的軍事才能得以展現,那麼興辦教育、教化百姓、敦化民俗,更是陽明心學在端正人心,改良社會風氣成功實踐。

2、平寧王之亂

正德十四年(1519),寧王朱宸濠發動的叛亂。寧王起事這天,王陽明剛奉命離開南昌前往福建平定軍官叛亂。得知寧王叛亂,王陽明緊急上奏朝廷,立即改變行程趕回江西。很快,朱宸濠已率兵出鄱陽湖,並對安慶進行圍攻了。

此時王陽明手中沒有一兵一卒,也沒有朝廷授權處置,他心急如焚,一邊向鄰省請求發兵,一邊用假公文,假情報擾亂朱宸濠的軍心。當時寧王率兵六萬,王陽明手中無一兵一卒,他號稱自己領兵十六萬,使寧王心生疑慮。王陽明則趁機集結了江西境內各府縣的軍隊二三萬人,誓師北上。

與朱宸濠訓練有素的軍隊相比,王陽明這的軍隊不管是從人數還是戰鬥力上都差距很大,直接增援安慶,勝算不大。而王陽明判斷朱宸濠圍攻安慶,南昌城內肯定守備不足,攻打南昌,以寧王的心性,必然會不聽勸阻回兵來救,這樣既可以避其鋒芒,又可解除南京的危急。

王陽明攻城前,先對南昌守軍和百姓發動了心理攻勢,告訴他們投誠從寬,抗拒死罪。一時城內人心渙散,南昌城被拿下。寧王得知南昌被佔領,緊急回兵救援。王陽明出奇制勝,他撤出南昌,迎擊寧王,並趁機收復了九江、南康兩地。王陽明再次“攻心為上”,命人在指揮船上升起寫著“寧王已擒,我軍毋得縱殺!”的大白布,寧王軍隊不知真假,一時軍心大亂,寧王大敗。

寧王處心積慮準備了十幾年的戰爭,被王陽明用三十五天就擊破了,這既是因為王陽明深諳用兵之道,也是陽明心學在領兵打戰,掌控戰爭全局中的成功實踐。“

此心不動,隨機而行。既是心法,也是兵法。只有“我心不動”,才能不被紛亂的表象所幹擾和迷惑,從而洞明事情,決勝千里。

難怪被稱為日本軍神,在日俄戰爭中打敗俄國海軍的東鄉平八郎對王陽明如此推崇。1905年在天皇為他舉行的慶功宴上,有人問他成功的秘訣,他默不作聲地拿出一塊腰牌,只見上面刻著一行字:“一生俯首拜陽明”。

平定寧王之亂後,王陽明對“致良知”有了更深刻的看法。

王陽明認為,人人都有良知,是與生俱來的,“愚夫愚婦與聖人同”。常人也好,聖人也罷,每個人心中都有良知。人就是天地的心,人心就是天地間的一點“靈明”。這個“靈明”就是天理,就是良知。如何才能“致良知”?

王陽明認為要通過“事上練”,“歷事練心”,使知和行相結合,達到“知行合一”,這樣才能“致良知”。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為行先,知引導行,知又從行中來,行確證了知。就比如一個人只知道“孝”,卻不能付諸行動,事奉父母,那就不能算是真正的“孝”。王陽明指出,聖人之學是身心之學,既要體悟,也要實踐。思考與實踐相結合,才能“知行合一”。

3、“我心光明,亦復何言!”

平定寧王之亂後,朝廷封王陽明為新建伯。這招來了朝中楊廷和等人的嫉恨和毀謗。王陽明多次上書辭爵無效後,索性閉門講學,不問世事。

嘉靖六年(1527)六月,朝廷任命王陽明為南京兵部尚書總制軍務,前往廣西平定叛亂,五十六歲的他只得抱病前往,臨行前學生向他請教為學之道,王陽明留下了四句教:“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王陽明到廣西后,得知引起動亂的盧蘇、王受也是被迫起事,並沒有真心對抗朝廷,於是以撫代剿,讓起兵鬧事的盧蘇、王受主動認罪,解散軍隊。歷時三年之久,動用四省兵力未能平定的叛亂,王陽明不動一兵一卒就輕而易舉地解決了。

所謂“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其實就是不管百姓也好,賊匪也好,站在他們的立場,為他們著想,消除其心中顧慮——“心中賊”,便可不戰而屈人之兵,實現“破山中賊”。

在磨難中煉就“光明心”——王陽明的心學之路

嘉靖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1529年1月9日),一代心學大師王陽明在平叛返回途中病逝。臨終時學生問他有什麼話要說,他淡然一笑:“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王陽明終其一生,都在“求聖”和“成聖”的道路上,“艱難困苦玉汝於成”,正如王陽明自己所說,他的“致良知”是從百死千難中得來,早年的磨難和歷練成就了王陽明的聖人之心。心學如一盞不滅的明燈,照亮“我心”,亦照亮萬古長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