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磨难中炼就“光明心”——王阳明的心学之路

说起王阳明,大家都知道他是继二程、朱熹、陆九渊之后的又一位大儒,是中国历史上仅有的两位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之一。

在磨难中炼就“光明心”——王阳明的心学之路

王阳明,浙江余姚人。原名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世称“阳明先生”。出生于明宪宗成化八年(1472),卒于明世宗嘉靖七年(1529)。

王阳明是典型的官二代,其先祖可上溯到东晋“书圣”王羲之,后来因为两晋时躲避战乱,从山东迁往浙东,世代书香,耕读传家。

王阳明的祖父王伦,品行高雅,看淡功名,喜读诗书,对花中四君子之一的竹子犹为痴迷,后来就有了“阳明格竹”那个梗,王阳明自小与祖父生活在一起,深受其影响。

王阳明的父亲王华,从小智慧超群,才学与人品俱佳。关于王华,有两个典故:“拾金不昧”和“色不动心”。

王华六岁时曾遇一醉汉将“百金”遗落在江边,天色渐晚,王华将“百金”藏于水中石下,坐等醉汉酒醒来取。果然,醉汉发现“百金”不见后,酒意全无,急忙来寻。王华归还“百金”后,醉汉取一金答谢王华。王华不收,说:“不取尔百金,乃取尔一金乎?”遂传为美谈。

王华年轻时在一富裕人家教书,这家主人仰慕王华的才学和人品,又多年没能生育儿子,想借王华的优良基因为自家传宗接代。于是让小妾侍寝,并书“欲借人间种”示之。王华拒绝并在旁边写上“恐惊天上神”,决然离去。

王华后来于成化十七年(1481)高中状元,官授翰林院编修,一时名动乡里。王阳明的祖父面对乡邻的道喜和祝贺,淡然处之,视若平常,依然每日里竹林听风,抚琴吟诗,这为年幼的王阳明,树立了淡泊名利、宠辱不惊的榜样。王阳明在22岁中举之后,连试两次都不及第,别人担心他想不开,他却淡然处之:“世人以不得第为耻,我以不得第心动为耻。”

不得不说,王阳明的家族基因强大,王圣人的先祖、祖父、父亲皆是不凡之辈。

王阳明的好友湛若水在《阳明先生墓志铭》中提到王守仁在龙场悟道前经历了“五溺”后才找到圣贤之路:“初溺于任侠之气,再溺于骑射之习,三溺于辞章之习,四溺于神仙之习,五溺于佛氏之习。正德丙寅,始归于圣贤之学。”

少年王阳明——立圣贤之志,习兵书骑射

在磨难中炼就“光明心”——王阳明的心学之路


少年王阳明就已立下了做圣贤人的鸿鹄之志。

一次,私塾的先生问:“什么是世上第一等重要的事?”同学都纷纷说登科及第,光宗耀祖,只有小小王阳明说做圣贤之人是第一等要事。

少年王阳明已开始关心国家大事。王阳明十三岁时随父亲入京,正值明末,皇帝昏庸,内忧外患。明英宗正统年间,蒙古瓦剌部落部长脱欢直取皇都,掳走英宗,史称土木堡之变。瓦剌衰落后,鞑靼又屡犯边境,百姓苦不堪言。王阳明发誓要学好兵法,为国效忠。

王阳明开始研读他能收集到的一切兵书:《孙子兵法》、《吴起兵法》、《司马法》、《三韬》、《六略》等。每次家里有宾客来时,他就用果核跟客人摆兵布阵。常常客人的兵阵刚摆出来,他就已经想到了破阵之法,他认为“儒者患不知兵。仲尼有文事,必有武备。”他认为一些儒生只会寻章摘句,粉饰太平,遇到大事则束手无策,这是儒生的羞耻,应该像孔子那样文武兼备。

不仅如此,少年王阳明“性豪迈不羁,喜任侠。”,既然立志要做圣人,“为万世开太平”,自然要学得一身好武艺,他开始习武,练习骑射,这为他后来平定宁王之乱,经略四方奠定了基础。

15岁的王阳明初生牛犊不怕虎,他不辞而别,前往居庸关考察敌情。在回家途中遭遇两个鞑靼士兵,王阳明临危不惧,反而迎面而上,打伤了两个鞑靼士兵。在那谈“胡”色变的时代,更显示出了少年王阳明过人的胆气。这一个月的塞外之行,也激励他立下了建功疆场的志向。

青年王阳明——“格竹”失败,宦海浮沉

在磨难中炼就“光明心”——王阳明的心学之路

1、阳明格竹

王阳明回到余姚后,遍读朱熹学说。朱熹认为“一草一木,皆涵至理。”“今天格一物,明天格一物,等格到一定程度,就能把这个理找出来。”他深信通过“格物”可以明白天理,达到圣人的境界。于是他选择了格竹子。竹子本是文人品行高洁的象征,而祖父王伦喜爱竹子,在房前屋后种满了竹子。王阳明对着竹子格了七天七夜,没有格出天理,却把自己累病了。虽然“格竹”失败了,如何才能成为圣贤这个疑问却始终留在王阳明的心里。

2、拜师娄谅

王阳明18岁时与夫人诸氏从南昌返回余姚,路过广信,拜谒了当时的大儒娄谅。当时娄谅已68岁,他告诉王阳明“圣人必可学而至之”,向他讲授了朱熹的“格物致知”。得知圣人可以通过学习达到,王阳明深受鼓舞。娄谅可谓是王阳明的启蒙老师,黄宗羲在《明儒学案》中讲,心学的始端来自娄谅,他提倡“身心学“反对“举子学”,这也是心学的思想。

3、科考失意

弘治五年(1 4 9 2)秋天,21岁的王阳明在浙江乡试中了举人。按规定他得到了参加会试的资格,可不幸的是落榜了,三年后王阳明第二次参加会试再次落榜。此时难免引来一些闲言,甚至有人说:“此子如中第,目中不会有我辈矣。”王阳明对此却泰然处之:“世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

4、进士及第

弘治二十年,二十八岁的王阳明得中二甲进士。被派往工部观政(当实习生),负责监督建造威宁伯王越的坟墓。

王阳明兵法之道来组织管理民工,他把这种方法称为“什伍之法”,大大缩短了工期,提高了效率,把坟墓建造得宏伟壮观。

王阳明在观政期间,仍然不放弃成为圣人的努力,他想起年少时“格竹子”的经历,再次进行尝试。然而依旧和上次一样,不仅一无所获,而且还病倒了。王阳明不得不怀疑朱熹的“格物致知”是否是通往“圣贤”的正确之路。

5、初入仕途

弘治十三年(1500),王阳明在完成督造威宁王的任务后,观政期满,被授予刑部云南清吏司主事一职,分管从云南送至北京的刑部案件。

一日,王阳明去刑部提牢厅巡视时,发现囚犯吃的是拌水的米糠,询问随行狱吏,说是缺粮。走了一圈后,王阳明发现有个猪圈,那些猪正吃着大米白面。王阳明大怒,当场要狱吏将牢中所养的猪全都杀了分给囚犯吃。从这件事可以看出,王阳明不仅正直公允,还有一颗悲悯仁爱之心,这也就是他所提倡的良知吧。

弘治十四年,王阳明被派往直隶、淮安等地审决积案重犯,使“所录囚多所平反”,公正无私,做事认真严谨的王阳明在那里平反了很多冤假错案。

6、廷杖四十

明末,宦官专权,政治黑暗。中国自尧舜以来就有言官制度,儒家认为“武死战,文死谏”是为人臣者忠君爱国的最高境界,文官直言上谏就像武将战死沙场一样,虽死犹荣。

弘治十八年(1505)孝宗驾崩,十五岁的明武宗朱厚照继承了皇位,这个行事荒诞不经少年天子,喜欢打打杀杀,舞枪弄棒,加上宠信宦官刘瑾,弄得整个朝堂鸡飞狗跳,大批文官纷纷因为上谏获罪,被打的打,杀的杀。时任兵部主事的王阳明也上了道奏折——《乞侑言官去权奸以章圣德疏》,弹劾以宦官刘瑾为首的“八虎”。奏折被刘瑾集团截下,王阳明廷杖四十,下到昭狱,后又被贬到贵州龙场当驿丞。

7、龙场悟道

贵州路途遥远,交通不便,一路上高山叠嶂,丛林茂密,常常有野兽毒蛇出没。王阳明躲过锦衣卫的追杀,经历了虎穴逃生,九死一生,终于来到贵州龙场驿。

可这龙场驿早已是断壁颓垣,根本住不了人。后来,王阳明在山上找到一个石洞,便带着仆人住了进去,他给石洞取名“阳明小洞天”。王阳明白天处理政务,开荒种地,讲学传道,夜晚在石洞中继续探求圣贤之道。他还在石洞中放置了一个石棺,常常无事时躺在石棺中,闭目凝神,深思忘我。

在磨难中炼就“光明心”——王阳明的心学之路

一天夜里,王阳明正躺在石棺中苦思冥想,回顾这些年所读过的书,所经历的事,思考着人性与万物,“吾心”和“物理”之间的关系。洞外狂风忽起,暴雨顷至,一声霹雳惊雷使洞中亮如白昼。王阳明一下子顿悟了,原来天道就在每个人的心中,“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他欣喜若狂,以五经验之,完全行得通,可再用朱熹对五经的注解进行对照时却完全矛盾,解释不通。这使他更坚信朱熹误读了五经,而自己通过内心的体悟已经找到了圣贤之道。十年后,王阳明在他写的《朱子晚年定论》中讲述了自己这段艰辛的追求圣贤之道的心路历程。

8、知行合一

正德四年(1509),贵州提学副使席书慕名到王阳明讲学的贵阳书院,向王阳明提出了“朱陆异同”的问题,希望王阳明作出回答。这里的朱指朱熹,陆指陆九渊,都是南宋著名思想家。王阳明没有直接回答席书的问题,而是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知行合一”。

在磨难中炼就“光明心”——王阳明的心学之路

9、任庐陵知县

正德四年(1509),王阳明调任江西吉安府庐陵知县。宦海沉浮,在贵州两年多的磨炼,使王阳明的内心变得更强大,他认识到“常快乐才是真功夫”,遇事更从容,处事也更圆融了。

庐陵这个地方百姓特别喜欢打官司,而且诉状冗长,鸡毛蒜皮的小事也要上县衙告状,以致于庐陵县令每天都要处理上千件诉讼案件。据说王阳明的前任,许知县就受不了这“刁蛮之风”请辞了。

百姓听说新来了县令,呼啦一下聚集了一千多人到县衙告状。王阳明新官上任第一天就遇到这阵势,有点傻眼了,不过他很快镇定下来,认真听取民情。原来,这些百姓是在抗议当地的一种苛税——葛布税。

明成祖永乐年间,中央向地方派驻中官(宦官)到地方,这些宦官不受巡抚文官和镇守武官的制约,他们到地方实际是监视和制约这些地方文武官员的,当然也不忘搜刮民财。

庐陵不产葛布,却要向百姓摊派葛布,而且这葛布税不是中央的合法税收,而是宦官鱼肉当地百姓的借口。

王阳明当即承诺百姓免去当年的葛布税,并提笔写了题为《庐陵县为乞蠲免以苏民困事》的报告,发给吉安府和江西布政使司,要求当地的镇守中官免除加给本地的过重税负,以平民怨。

王阳明这种重民安民,先斩后奏,雷厉风行,勇于担当的行事风格赢得了当地百姓的敬仰。

针对当地的争讼之风,王阳明制定了一整套措施来教化百姓。

他规定除非大事,不得动不动兴讼,一份诉状一次只能说一件事,而且每份诉状不能超过两行,每行不能超过30字,违反的将会受到惩罚。他还劝告百姓要知礼守法,互相谦让。

王阳明将之前已经基本停滞的申明亭和旌善亭重新兴建起来。通过里老教化当地的百姓。同时要求各家的户主也要管教好自家的子弟。县城内十户为一家,乡村就以各村为单位,互相帮助,相互支持,减少打架斗殴事件的发生。通过乡民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方式,使当地的社会秩序有了很大改善,民风也渐趋淳朴。

王阳明在庐陵"卧治六月而百务具理。"他用疏导和教化的方式使当地民风归于淳朴。这也是阳明心学"致良知"、"知行合一"和"事上练"在善政治理上的成功实践。

10、两年四迁

刘瑾伏诛后,王阳明也迎来了仕途升迁较快的时期。他先后升任南京刑部四川清吏司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吏部文选司员外郎、南京太卜寺少卿。短短两年时间,王阳明从一个正七品升为正四品,升了三品六级,然而这些都是闲职。

在政事上难有作为,王阳明就潜心研究学问,读书、思考、讲学,在和弟子、朋友的学问探讨中,日渐接近于心学的精髓。他教导学生,世事无常,每个人都会遭遇难以预料的变故,要用心学的理念来战胜外在的苦难,以自己强大的内心去应对无常艰难的世事。

中年王阳明——“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在磨难中炼就“光明心”——王阳明的心学之路

1、南行剿匪

正德十一年(1516)年,王阳明被任命为“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巡抚南赣汀漳等处”。当时江西、湖广、福建、广东四省交界的地区,土匪、恶霸、盗贼猖獗,百姓苦不堪言。而这些地方又地处山区,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王阳明每到一处,先了解当地的山川地形、风俗民情和土匪山贼的盘踞情况,制定周密的作战计划,“先漳南,后横水、桶冈,再三浰”,先后平定了漳南匪患,江西横水、桶冈匪患,一举击破了广东惠州府龙川县境内的涮头大巢,朝廷用兵十多年没有解决的四省匪乱,王阳明势如破竹地各个击破了。

然而,王阳明在一次过问剿匪的战利品时发现,这些山匪中很多人的生活很拮据,在涮头的两千多名山贼居然平均每人只有一件衣服,很多人不名一文。王阳明了解了情况后,把山匪分为两类:一种是触犯法令,逃入山中负隅顽抗的,一律斩杀;另一种是受豪强压迫,被迫当了山贼的,这种遣散回家,并免其赋税。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山上的匪患解决了,可如果不能让百姓安居乐业,社会长治久安,人们心中的“山贼”还在,就不能杜绝山贼的死灰复燃。

王阳明上书朝廷,建议设平和、崇义、和平三县,以加强对当地的治理,同时“告谕百姓,风俗不美,乱所由兴。”他晓谕百姓要厚养薄葬,提倡节约,禁止举行浪费大量人力物力的城乡迎神赛会,以改变当地攀比、奢侈和挥霍的风气。此外王阳明还恢复社学,把一些寺庙改为学堂,把自己的巡抚衙门也改成了书院,聘请老师,自己也身体力行地为学生授课。

如果说少年时对兵法的研习和长期心学体悟带来的强大心理定力,让王阳明的军事才能得以展现,那么兴办教育、教化百姓、敦化民俗,更是阳明心学在端正人心,改良社会风气成功实践。

2、平宁王之乱

正德十四年(1519),宁王朱宸濠发动的叛乱。宁王起事这天,王阳明刚奉命离开南昌前往福建平定军官叛乱。得知宁王叛乱,王阳明紧急上奏朝廷,立即改变行程赶回江西。很快,朱宸濠已率兵出鄱阳湖,并对安庆进行围攻了。

此时王阳明手中没有一兵一卒,也没有朝廷授权处置,他心急如焚,一边向邻省请求发兵,一边用假公文,假情报扰乱朱宸濠的军心。当时宁王率兵六万,王阳明手中无一兵一卒,他号称自己领兵十六万,使宁王心生疑虑。王阳明则趁机集结了江西境内各府县的军队二三万人,誓师北上。

与朱宸濠训练有素的军队相比,王阳明这的军队不管是从人数还是战斗力上都差距很大,直接增援安庆,胜算不大。而王阳明判断朱宸濠围攻安庆,南昌城内肯定守备不足,攻打南昌,以宁王的心性,必然会不听劝阻回兵来救,这样既可以避其锋芒,又可解除南京的危急。

王阳明攻城前,先对南昌守军和百姓发动了心理攻势,告诉他们投诚从宽,抗拒死罪。一时城内人心涣散,南昌城被拿下。宁王得知南昌被占领,紧急回兵救援。王阳明出奇制胜,他撤出南昌,迎击宁王,并趁机收复了九江、南康两地。王阳明再次“攻心为上”,命人在指挥船上升起写着“宁王已擒,我军毋得纵杀!”的大白布,宁王军队不知真假,一时军心大乱,宁王大败。

宁王处心积虑准备了十几年的战争,被王阳明用三十五天就击破了,这既是因为王阳明深谙用兵之道,也是阳明心学在领兵打战,掌控战争全局中的成功实践。“

此心不动,随机而行。既是心法,也是兵法。只有“我心不动”,才能不被纷乱的表象所干扰和迷惑,从而洞明事情,决胜千里。

难怪被称为日本军神,在日俄战争中打败俄国海军的东乡平八郎对王阳明如此推崇。1905年在天皇为他举行的庆功宴上,有人问他成功的秘诀,他默不作声地拿出一块腰牌,只见上面刻着一行字:“一生俯首拜阳明”。

平定宁王之乱后,王阳明对“致良知”有了更深刻的看法。

王阳明认为,人人都有良知,是与生俱来的,“愚夫愚妇与圣人同”。常人也好,圣人也罢,每个人心中都有良知。人就是天地的心,人心就是天地间的一点“灵明”。这个“灵明”就是天理,就是良知。如何才能“致良知”?

王阳明认为要通过“事上练”,“历事练心”,使知和行相结合,达到“知行合一”,这样才能“致良知”。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为行先,知引导行,知又从行中来,行确证了知。就比如一个人只知道“孝”,却不能付诸行动,事奉父母,那就不能算是真正的“孝”。王阳明指出,圣人之学是身心之学,既要体悟,也要实践。思考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知行合一”。

3、“我心光明,亦复何言!”

平定宁王之乱后,朝廷封王阳明为新建伯。这招来了朝中杨廷和等人的嫉恨和毁谤。王阳明多次上书辞爵无效后,索性闭门讲学,不问世事。

嘉靖六年(1527)六月,朝廷任命王阳明为南京兵部尚书总制军务,前往广西平定叛乱,五十六岁的他只得抱病前往,临行前学生向他请教为学之道,王阳明留下了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阳明到广西后,得知引起动乱的卢苏、王受也是被迫起事,并没有真心对抗朝廷,于是以抚代剿,让起兵闹事的卢苏、王受主动认罪,解散军队。历时三年之久,动用四省兵力未能平定的叛乱,王阳明不动一兵一卒就轻而易举地解决了。

所谓“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其实就是不管百姓也好,贼匪也好,站在他们的立场,为他们着想,消除其心中顾虑——“心中贼”,便可不战而屈人之兵,实现“破山中贼”。

在磨难中炼就“光明心”——王阳明的心学之路

嘉靖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1529年1月9日),一代心学大师王阳明在平叛返回途中病逝。临终时学生问他有什么话要说,他淡然一笑:“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王阳明终其一生,都在“求圣”和“成圣”的道路上,“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正如王阳明自己所说,他的“致良知”是从百死千难中得来,早年的磨难和历练成就了王阳明的圣人之心。心学如一盏不灭的明灯,照亮“我心”,亦照亮万古长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