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在賀村】賀村三小青年教師課後這樣“充電”

青年教師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力軍,是學校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他們的精力充沛、工作熱情高,但經驗不足。

這不,賀村三小的青年教師們,為了儘快適應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和更快的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同時也為了豐富課餘文化生活,增強團隊凝聚力,住校青年教師們自發地組成了“夜學小分隊”,並開設了“賀村三小青年教師發展夜學班”。

【学在贺村】贺村三小青年教师课后这样“充电”
【学在贺村】贺村三小青年教师课后这样“充电”

每次夜學,由夜學班的青年教師們輪流主持並選定一個主題,老師們思維放飛、各展風采。那麼夜學班是如何開展的呢,快隨小編一睹為快吧!

【学在贺村】贺村三小青年教师课后这样“充电”【学在贺村】贺村三小青年教师课后这样“充电”

即興演講

“教師基本功之即興演講”是“夜學班”的第一個活動。按照抽籤順序各位青年教師開始了自己的演講。

【学在贺村】贺村三小青年教师课后这样“充电”

各位青年教師以自身的工作成長經歷或教學感悟為主題,結合自己的工作崗位、教學體會以及身邊感人的教育故事進行演講。一個個鮮活的案例,源於與學生交往的真實寫照;一個個生動的教育故事,滲透著工作過程中的喜怒哀樂。大家用充實的內容、飽滿的熱情、生動的語言,表示要將師德師風貫穿教學始終,把愛的陽光播撒給每個學生。

【学在贺村】贺村三小青年教师课后这样“充电”【学在贺村】贺村三小青年教师课后这样“充电”
【学在贺村】贺村三小青年教师课后这样“充电”【学在贺村】贺村三小青年教师课后这样“充电”
【学在贺村】贺村三小青年教师课后这样“充电”【学在贺村】贺村三小青年教师课后这样“充电”

演講比賽展示了青年教師的演講與口才,更增長了學識、拓展了視野。唱響了青年教師“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主旋律。

歡樂猜猜

第二次“夜學班”活動是一次“歡樂之旅”。青年教師們抽籤組隊,各自分工,上臺遊戲——“你來比劃我來猜”。

1

【学在贺村】贺村三小青年教师课后这样“充电”

2

【学在贺村】贺村三小青年教师课后这样“充电”

3

【学在贺村】贺村三小青年教师课后这样“充电”

4

【学在贺村】贺村三小青年教师课后这样“充电”

5

【学在贺村】贺村三小青年教师课后这样“充电”

6

【学在贺村】贺村三小青年教师课后这样“充电”

場上的人“手舞足蹈,狀況百出”,場下的人捧腹大笑。在歡笑之餘,考驗了教師們彼此之間的默契度、反應速度,也體現了教師們的表達能力。活動雖小,但意義重大,在忙碌的工作中為教師們增添了很多樂趣,也放鬆了大家的心情。

【学在贺村】贺村三小青年教师课后这样“充电”

乒裡乓啷

在培養出一個個優秀人才的背後,是老師們日日夜夜的辛苦付出,但辛苦的工作之後,很多老師都會患上各種各樣的職業病。

為了讓老師們放鬆心情、鍛鍊身體。這次的夜學活動是“乒裡乓啷”乒乓球活動。

青春的弧線

【学在贺村】贺村三小青年教师课后这样“充电”【学在贺村】贺村三小青年教师课后这样“充电”
【学在贺村】贺村三小青年教师课后这样“充电”【学在贺村】贺村三小青年教师课后这样“充电”

<< 滑動查看下一張圖片 >>

乒裡乓啷,乒出快樂,乓出精彩。“選手們”個個精神抖擻、拼勁十足,有些動作雖不夠專業但都有板有眼,一點兒也不含糊。充分展示了青年教師們健康快樂、蓬勃向上的的精神面貌。

【学在贺村】贺村三小青年教师课后这样“充电”

旋風排球

除了乒乓球,青年教師們還放下手中的紅筆,拋開繁重的工作,換上運動鞋,紛紛來到了排球場上“一較高低”,共同享受體育帶來的快樂。雖然技術水平有高低,但是並不妨礙享受賽場上的開心和熱情。大家配合默契、協同作戰,奮勇爭強,現場高潮迭起、酣暢淋漓。

【学在贺村】贺村三小青年教师课后这样“充电”

【学在贺村】贺村三小青年教师课后这样“充电”

【学在贺村】贺村三小青年教师课后这样“充电”

【学在贺村】贺村三小青年教师课后这样“充电”

【学在贺村】贺村三小青年教师课后这样“充电”

我們的“夜學班”還在繼續,我們的青年教師還在努力,一切都是為了以更好的狀態給學生們上好每一堂課。

青春感言

【学在贺村】贺村三小青年教师课后这样“充电”

餘寶榮

【学在贺村】贺村三小青年教师课后这样“充电”

對於剛入職的新老師,我們往往會面對更多的壓力。平時大家工作都比較忙,沒有什麼互相瞭解的機會。學校能支持我們青年教師自發舉辦夜學班,我感到非常開心和溫暖。

“夜學班”活動,我們進行著、快樂著。有學習、有互動、有解壓也有歡笑。我學到了很多,也交了很多的朋友。感謝學校給我們機會!

【学在贺村】贺村三小青年教师课后这样“充电”
【学在贺村】贺村三小青年教师课后这样“充电”

徐翩翩

【学在贺村】贺村三小青年教师课后这样“充电”

葉梅

平時工作壓力其實很大,自發的夜學活動,我們當時的想法只是釋放壓力,但沒想到能從中獲得那麼多的快樂。“夜學班”就像我們的另一個“家”,很溫馨、很幸福。

審核:楊華驍、葉建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