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在贺村】贺村三小青年教师课后这样“充电”

青年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力军,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他们的精力充沛、工作热情高,但经验不足。

这不,贺村三小的青年教师们,为了尽快适应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和更快的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同时也为了丰富课余文化生活,增强团队凝聚力,住校青年教师们自发地组成了“夜学小分队”,并开设了“贺村三小青年教师发展夜学班”。

【学在贺村】贺村三小青年教师课后这样“充电”
【学在贺村】贺村三小青年教师课后这样“充电”

每次夜学,由夜学班的青年教师们轮流主持并选定一个主题,老师们思维放飞、各展风采。那么夜学班是如何开展的呢,快随小编一睹为快吧!

【学在贺村】贺村三小青年教师课后这样“充电”【学在贺村】贺村三小青年教师课后这样“充电”

即兴演讲

“教师基本功之即兴演讲”是“夜学班”的第一个活动。按照抽签顺序各位青年教师开始了自己的演讲。

【学在贺村】贺村三小青年教师课后这样“充电”

各位青年教师以自身的工作成长经历或教学感悟为主题,结合自己的工作岗位、教学体会以及身边感人的教育故事进行演讲。一个个鲜活的案例,源于与学生交往的真实写照;一个个生动的教育故事,渗透着工作过程中的喜怒哀乐。大家用充实的内容、饱满的热情、生动的语言,表示要将师德师风贯穿教学始终,把爱的阳光播撒给每个学生。

【学在贺村】贺村三小青年教师课后这样“充电”【学在贺村】贺村三小青年教师课后这样“充电”
【学在贺村】贺村三小青年教师课后这样“充电”【学在贺村】贺村三小青年教师课后这样“充电”
【学在贺村】贺村三小青年教师课后这样“充电”【学在贺村】贺村三小青年教师课后这样“充电”

演讲比赛展示了青年教师的演讲与口才,更增长了学识、拓展了视野。唱响了青年教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主旋律。

欢乐猜猜

第二次“夜学班”活动是一次“欢乐之旅”。青年教师们抽签组队,各自分工,上台游戏——“你来比划我来猜”。

1

【学在贺村】贺村三小青年教师课后这样“充电”

2

【学在贺村】贺村三小青年教师课后这样“充电”

3

【学在贺村】贺村三小青年教师课后这样“充电”

4

【学在贺村】贺村三小青年教师课后这样“充电”

5

【学在贺村】贺村三小青年教师课后这样“充电”

6

【学在贺村】贺村三小青年教师课后这样“充电”

场上的人“手舞足蹈,状况百出”,场下的人捧腹大笑。在欢笑之余,考验了教师们彼此之间的默契度、反应速度,也体现了教师们的表达能力。活动虽小,但意义重大,在忙碌的工作中为教师们增添了很多乐趣,也放松了大家的心情。

【学在贺村】贺村三小青年教师课后这样“充电”

乒里乓啷

在培养出一个个优秀人才的背后,是老师们日日夜夜的辛苦付出,但辛苦的工作之后,很多老师都会患上各种各样的职业病。

为了让老师们放松心情、锻炼身体。这次的夜学活动是“乒里乓啷”乒乓球活动。

青春的弧线

【学在贺村】贺村三小青年教师课后这样“充电”【学在贺村】贺村三小青年教师课后这样“充电”
【学在贺村】贺村三小青年教师课后这样“充电”【学在贺村】贺村三小青年教师课后这样“充电”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乒里乓啷,乒出快乐,乓出精彩。“选手们”个个精神抖擞、拼劲十足,有些动作虽不够专业但都有板有眼,一点儿也不含糊。充分展示了青年教师们健康快乐、蓬勃向上的的精神面貌。

【学在贺村】贺村三小青年教师课后这样“充电”

旋风排球

除了乒乓球,青年教师们还放下手中的红笔,抛开繁重的工作,换上运动鞋,纷纷来到了排球场上“一较高低”,共同享受体育带来的快乐。虽然技术水平有高低,但是并不妨碍享受赛场上的开心和热情。大家配合默契、协同作战,奋勇争强,现场高潮迭起、酣畅淋漓。

【学在贺村】贺村三小青年教师课后这样“充电”

【学在贺村】贺村三小青年教师课后这样“充电”

【学在贺村】贺村三小青年教师课后这样“充电”

【学在贺村】贺村三小青年教师课后这样“充电”

【学在贺村】贺村三小青年教师课后这样“充电”

我们的“夜学班”还在继续,我们的青年教师还在努力,一切都是为了以更好的状态给学生们上好每一堂课。

青春感言

【学在贺村】贺村三小青年教师课后这样“充电”

余宝荣

【学在贺村】贺村三小青年教师课后这样“充电”

对于刚入职的新老师,我们往往会面对更多的压力。平时大家工作都比较忙,没有什么互相了解的机会。学校能支持我们青年教师自发举办夜学班,我感到非常开心和温暖。

“夜学班”活动,我们进行着、快乐着。有学习、有互动、有解压也有欢笑。我学到了很多,也交了很多的朋友。感谢学校给我们机会!

【学在贺村】贺村三小青年教师课后这样“充电”
【学在贺村】贺村三小青年教师课后这样“充电”

徐翩翩

【学在贺村】贺村三小青年教师课后这样“充电”

叶梅

平时工作压力其实很大,自发的夜学活动,我们当时的想法只是释放压力,但没想到能从中获得那么多的快乐。“夜学班”就像我们的另一个“家”,很温馨、很幸福。

审核:杨华骁、叶建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