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与“温度”并存 释放在线教育新活力

受疫情影响,人们消费观念与消费模式发生的变化带来了新的市场需求,倒逼行业升级的同时一些细分行业在新需求中也迎来爆发。有数据显示,在过去的二三月份,超1万所大中小学通过网络直播上课,“云课堂”变成“必选项”。一些各类线下教育机构纷纷转战线上,而一些专门的在线教育机构更是不失时机推出免费公开课、降低体验门槛、优化课程体系,提高在线教育产品的使用率。

相关数字显示,现阶段K12在线教育市场需求旺盛、教学模式不断优化,将呈快速增长态势,我国K12在线教育市场规模将从2015年的359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1100亿元左右,复合增长率约为25%。已然站上风口的在线教育该如何把握市场机会,借此契机推进一步再上新台阶?国内教育机构又是如何在实践中探索发力的?

优化课程体系 个性化精准教学

GoGoKid作为在用户群体中享有良好口碑的在线少儿英语教育品牌,2月8日起推出“砥砺前行,防疫不停学——明星外教助力宅学”活动,面向全国4—12岁孩子免费开放连续60天的外教直播课,通过头条、抖音、优酷、西瓜视频全网开设每天25—35分钟的直播课程,模拟孩子日常线下学习模式,带领他们轻松高效地学习英语。

专业与“温度”并存 释放在线教育新活力

2019年11月,第七届全国青少年电子信息智能创新大赛举办

据GoGoKid品牌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此项活动不仅由GoGoKid明星外教老师领衔直播授课,打造沉浸式英语学习体验,而且课程内容每天更新,保障孩子获得持续连贯的学习输入,即使待在家中也能充分享受学习的乐趣。

针对特殊时期孩子们无法外出、缺乏娱乐活动调节容易倦怠致使学习效率下降等情况,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教研团队精心设计,为孩子们开设了“百科思维课—世界文化”“英语专项课—GoGoKid自然拼读”两类直播课程,既能开拓视野、激发英语学习兴趣,也能通过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夯实英语学习基础,做好迎接开学的准备。

据了解,“百科思维课—世界文化”由GoGoKid专业教研团队匠心打磨,用地道英语主题培养孩子的英语思维和学习兴趣,话题覆盖习俗、文化、地理、历史等,引人入胜的故事贯穿每堂课,引领孩子主动探索,运用英语了解世界。而“英语专项课—GoGoKid自然拼读”则注重对孩子英语学习能力的培养,由外教老师带来地道示范与详细解读,引导孩子学习掌握自然拼读必备音素及拼读规律,对于单词识记、阅读输入以及口语表达均有助力作用。

这些针对性很强的直播课程一经推出便取得比较好的反馈,到2月29日,抖音、西瓜、头条累计播放量达328万,平均每天就有约15万人次点击播放课程。

记者了解到,成立不到两年的GoGoKid的主修课程体系同时对标美国CCSS共同核心州立标准和中国新课标,由资深的国际化教研团队进行本土化教学。其最大特点是采用科学螺旋式上升课程体系,能够针对不同年龄、等级去学习不同的课程,做到逐渐递增、全面提升。除了1对1北美外教主修课之外,还通过专项课有针对性地解决孩子在拼读、阅读等方面遇到的挑战,通过拓展课和公开课强调语言在实际生活中的使用,鼓励学生对外语国家文化的近距离体验,获得知识、语言、文化、人际、逻辑等多重维度的提升。

专业与“温度”并存 释放在线教育新活力

核桃编程资助资助农民工子弟学校新龙学校开展公益教育

作为2011年兴起的新一代英语培训机构,51Talk已经累计拥有1000万注册学员。但随着市场下沉新用户的不断增多,新增用户的特点也较以往发生了很大变化。据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首先,他们的新增用户以三四五线城市居多,其次是幼儿及小学等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数量增多。再者,英语水平级别低特别是零起点的用户增加,并且分布在各个不同年龄段,实际情况较为复杂。

为了深耕这些形态迥异的新用户,51Talk及时调整了教学策略,在师资、产品、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升级。首先是师资模式的升级,即外教1对1 +专业中教辅导——外教1对1可以锻炼孩子的英语听说能力,而中教老师又会加强其读写能力及相关英语知识,既满足了学生口语能力的提升要求,又保证了学习效果,同时更加符合四五线下沉市场的用户需求。

而在课程产品上51Talk也及时进行了升级。这位负责人介绍,比如L0课程,他们针对非一线城市学员重新做了编排和调整,细分了level0的幼儿版本、小学低年级版本、小学高年级版本,以此来满足和适应不同年龄段同水平级别的孩子认知方式和信息接受程度。

显然,对课程的优化设置直接决定了教学效果,而成立于2017年8月的核桃编程也在个性化定制化学习的领域取得了一些成果,其亮点是通过对课前、课中、课后几个场景的基础数据收集实时调整教程,从而达到“启发孩子学习力”的作用。

主讲人齐峰现任核桃编程教育事业部总经理,他是全国青少年软件编程等级考试工作组专家、齐峰教育创始人,有着10年教育行业经验。他告诉记者,课前场景关注的是学生的预习行为,课中场景关注的是课堂互动的情况,课后场景关注的则是学生复习的效果。比如说在课前预习环节,教师完成PPT的制作后,在学习软件内将PPT发放给学生。通过学习软件老师可以知道学生是否查看了PPT、看了多长时间、课前习题正确率如何以及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等信息,通过关注学生的课前预习行为数据得出相应的结论。而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来调整课堂授课的内容占比,以此提升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

针对授课进行时很多孩子遇到自己没听懂的问题不敢起立提问的实际情况,齐峰表示,如果能够在学习软件上设计一个功能,即在PPT上增加一个“不懂”的按钮,只要学生有未听懂的知识点,点击相应PPT上的“不懂”按钮,老师就可以在学习软件的教师端收到提示信息,从而使教学互动更透明、更高效。

根据孩子的学习行为数据进行自适应的学习路径规划,自适应最大的要点在于对孩子进行认知链的重构。齐峰说,比如某个学生错的是绝对值、二元一次方程的习题,那在给他做知识切片推送的时候就应该以绝对值、二元一次方程为重点。“每个孩子的认知链应该是根据其学习行为进行重构的。把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打碎成单个知识点之后,知识点类似于一块块砖,每个孩子应该建构适合于自己的知识大厦,这件事即为认知链重构。只有完成了认知链重构,才能够做到极致的个性化。”

更新科技手段 提升在线体验

经过七八年的成长与发展,技术手段更新让在线教育没有了障碍,很多K12学生家长也逐渐认可了线上教育的消费模式,但是业界发现,如果只是单纯老师教学生,那么一些公司的边际成本并不会因为规模的扩大而降低。业内人士认为,只有通过技术更新包括人工智能来降低教育成本,持续增加人工智能技术的比重,人工智能与教育、老师与机器的结合会是在线教育的主要发展方向。

致力于以科技手段促进编程教育的核桃编程正是通过人工智能、自适应学习等先进技术和科学的教育方法获得快速发展,核桃编程研发首创的十级进阶课程体系和AI人机双师教育体系就是凭借AI等技术,帮助孩子获得学习兴趣,锻炼编程技能,同时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记者了解到,AI人机双师学习系统是一套与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素养相关的科普知识体系,通过对人机互动学习过程以及每个孩子的学习情况进行数据采集分析,通过自适应的练习系统和导师辅导实现个性化教学的规模化目标。

据齐峰介绍,核桃编程打破了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模式,改变了以老师为主导的课堂,开设闯关式、项目式、互动式课堂,在生动有趣的游戏闯关过程中掌握编程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同时配合AI的数据分析、智能匹配等功能,有的放矢地培养孩子的人工智能素养,激发孩子的创造潜能。目前,此系统自动判断学生编程学习正误的能力已达到100%,反馈指导信息的正确率也达到70%—80%。

专业与“温度”并存 释放在线教育新活力

2019年感恩节期间,60组家庭相聚GoGoKid线下见面会,现场气氛热烈

而十级进阶课程体系则从最容易入门的scratch语言入手,培养孩子的编程兴趣,然后过渡到语法简单、功能强大的人工智能语言python,进一步锻炼学员的编程思维,提升抽象思维和算法建模能力。

据了解,在用科技手段赋能在线教育方面,很多教育机构也不断在技术上进行更新迭代。GoGoKid课前智能预习能够智能识音、纠音,学生在观看智能预习视频的过程中,系统会引导学生进行跟读,同时智能系统能够准确识别跟读的语音内容,从语音语调、表达流畅度及准确性3个维度进行测评,给出实时反馈。如果学生的语音语调标准,系统就会给予奖励;不标准则会引导学生再读一遍,帮助其纠正发音。而针对三四线城市中用户手机端多iPad端少的情况,51Talk在后台进行了技术升级,通过不断优化技术来匹配三四线城市的用户习惯,提高学习效果。公司开发了51TalkH5互动教学课件及魔镜系统,具有人脸识别、虚拟教具、情绪识别、美颜和视频装扮等功能,魔镜系统可及时了解孩子的课堂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满足个性化教学需求。

多渠道拓展塑造品牌美誉度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到2.59亿人,“互联网+教育”已被社会各界认可和接受。同时,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成为今后教育工作的重点,可以促进优质资源的共享。

在“互联网+”浪潮的推动下,在线教育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间,日益成为诸多教育机构的角逐场,它们纷纷发力通过多种渠道塑造品牌效应,带动整个行业的持续发展。

尽管51Talk是以成人英语起家的,但随着用户属性的变化,在2014年底,51Talk正式上线“青少年经典英语课程”,将目标群体由过去的成年人转变为以青少儿人群为主。同时,51Talk也开始对自我战略进行重新梳理,将整体战略聚焦于K12青少年人群,打破了用户以往心目中“成人英语”的旧有品牌印象。51Talk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还实行了分品牌管理战略,并在2018年3月正式对外发布,即51Talk品牌今后转型只做青少儿业务,承载成人教育业务的则是“无忧英语”品牌。在2019年初,51Talk发布了普及教育战略,聚焦菲教和市场下沉,进一步强化核心竞争壁垒。公司还推出了新 logo 和吉祥物大猩猩Max,聘请“学习队长”王俊凯为新的代言人,对师资、产品、服务、技术四方面进行业务升级,重塑品牌形象。

GoGoKid则通过与教育专家和行业大咖合作,在提升课程品质的同时也加强了品牌美誉度。在2018哈佛大学教育科技与语言学习研讨会上,GoGoKid宣布成立全球教育专家团,纽约大学英语教育系教授、GoGoKid课程和教学长期顾问Frank Tang博士成为专家团的首位成员。在原创视频系列《GO大咖课堂》中,GoGoKid邀请泛教育领域的头部育儿大咖担任主讲,为家长提供专业教育方法,分享科学教育理念。部分邀请嘉宾为 “凯叔讲故事”创始人兼CEO凯叔、“常青藤爸爸”黄任、儿童心理学专家张怡筠博士等。栏目累计播放量达100万+,深受家长青睐。

探索新模式赋能在线教育

自2018年起,K12在线教育行业的学生用户已全部变成00后。相比于80后和90后,他们的网络消费意愿更强,消费偏好更独特,对个人体验更重视,相应的教育理念和模式也需要与时俱进。

作为少儿编程赛道的领跑品牌,核桃编程目前拥有专业的超过400人的教产研团队,其中90%拥有三年以上少儿教育从业经验,30%在校期间获得过教育设计奖。而之前一直做双师教育的齐峰对教学、产品、体系及行业生态等都有比较深入和全面的认知。他认为,OMO体系会是今年教育比较火热的话题,也是核桃编程业务发展方向之一。只有线上线下有效结合,才能让教育机构发展得更好。

齐峰告诉记者,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给所有线下教培机构都敲了一个警钟,但纯线上形态的教育是非常烧钱的事情,一般的线下教培机构都会感觉到压力山大。但是线下形态肯定会持续地存在下去,不会被线上完全取代,因为教育毕竟是一个靠人点亮人的、有温度的行业。因此,现在行业内可以看到的一个形式就是OMO。

据了解,OMO(Online Merge Offline)作为教育的一种新名词出现的时间不长,与前几年O2O从线上到线下不同的是,OMO不是单向的从线上到线下,而是强调一种融合,是线上与线下相互赋能、相互导流、相互转化。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互联网的下半场,流量越来越贵,获客成本越来越高。OMO模式以线上为主导,以数据驱动实现极速反馈,而线下则带着专业和温度,保持线下教育的优势,实现人对人的终极教育本质。

记者了解到,在这一波浪潮中,以京翰教育为代表的传统线下教育机构巨头积极拥抱互联网+教育的变化,已经探索出一条线上线下融合的未来校区新模式——校区里到处都能看到互联网工具的应用:无线大屏、智能AI一体机、双师课堂教室等,用互联网工具为自己赋能,通过人工智能化的服务融合线上线下,打造全场景的教育OMO模式,全方位提升教学质量和用户体验。

齐峰表示,线上赋能线下会是比较通行的做法,OMO模式势必会成为整个教育行业的主流。在长期的这种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态势中,行业会被不断地进行细化和分工,而在教研和教学产品开发上中小机构并不具备优势。他以核桃编程举例,开发当前的一套课程产品用了3亿元,但很少有线下机构能够拿出3亿元来开发产品。所以,对于线下机构而言,最好的办法并不是自己去搞教研,而是与线上巨头们合作。头部企业将会主动承担教研和科研的工作,优质教学产品的开发会成为线上巨头着力的事,而线下企业主要是发挥出线下“服务近身感”“决策安全感”的传统优势。

作为互联网+教育的新兴业态,在线教育通过线上课堂降低成本,均衡教师资源,让更多人获得更加公平的教育机会。近几年,很多线下机构、个人教师等行业人士也不遗余力地探索在线教育所蕴藏的崭新机遇。相信只有将互联网的快速与教育的深度有机融合起来,才能让在线教育不断释放出持久的活力。(文/本刊记者 陈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