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八,共和國曆史上最失敗的戰機

殲八,共和國曆史上最失敗的戰機

在共和國航空工業的歷史長河中,沒有一款戰機像殲8那樣,承載著那麼多的期望;沒有一款戰機像殲8那樣,引起那麼多的非議;沒有一款戰機像殲8那樣,吸引那麼多人的關注。殲8,毫無疑問是共和國曆史上最具標誌性的戰機之一,但是也很不幸,它也是共和國曆史上最失敗的戰機型號。國家在極端困難的年代,向這個型號投入了大量的資源,但是它從來沒有擔負起本來應該由它承擔的責任,在歷經坎坷終於堪用之後,卻立即被時代所拋棄。除了型號本身的失敗,更讓人憤怒的是,相關研製廠所在項目研製過程中的昏庸無能、敷衍塞責、得過且過、欺上瞞下、不負責任。這個型號不但沒有為國防事業添磚加瓦,反而耗費了國家無數的資源、甚至飛行員寶貴的生命,反倒研製廠所的負責人員虜獲榮譽無數,欺世盜名,為害深遠。相關廠所這種不良習氣在之後的重點型號研製上依舊沿襲,極大損害了國防能力的建設。

提起殲8,老資格的軍迷都會親切的喊它八爺。曾幾何時,它是中國軍迷心中唯一的寄託,哪怕這種寄託是多麼虛無縹緲。在中國國防最晦暗的時刻,廣大軍迷無法排遣心中的絕望,於是“殲8槍挑F22”這樣的橋段竟然能在公開出版的雜誌上堂而皇之的討論。而為了保留住心中僅有的一絲僥倖,大多數中國軍迷又給殲8貼上了“高空高速”的標籤,有人甚至認為殲8是那個時代高空高速性能最好的戰鬥機,憑藉這一招鮮,沒準真的吃遍天。

殲8是一款典型的二代機,與米格21、F-4、幻影3等一個輩分,雖然它誕生在三代機大行其道的時代。二代機最典型的性能就是為了突出截擊能力而要求的“雙二”指標,即“最高速度超過2馬赫、最大升限超過2萬米”,這樣的要求是為了滿足攔截投擲核彈的戰略轟炸機。

說起來很多讀者可能不信,殲8實際上是一款米格21的重大改型。上個世紀60年代,中國獲得了米格21的全套資料,中國在此基礎上研製了殲7這個型號,成為我國的主力戰鬥機。但是殲7小身板、短航程、無雷達的缺點使得其並不能成為一款可靠的截擊機。中國決定在殲7的基礎上增加一臺發動機、拉長機身、機頭放個雷達而獲得一款類似英國“閃電”那樣的截擊機。

殲八,共和國曆史上最失敗的戰機

殲8I型,採用與殲7相同的頭部進氣,俗稱“平頭殲8”

成果就是殲8I型戰鬥機,共和國曆史上最失敗的一款戰機,性能一無是處。按說增加了一臺發動機、拉長了機身後性能毫無疑問的會超過殲7.但是在戰機研製領域有一句話:“學我者生、像我者死”,簡單的學個樣子雖然簡單,但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下場就是死的比誰都慘。該機粗糙的設計使得阻力不成比例的增大,而且操縱性能極差,各型子系統也差強人意,更重要的是沒有配套的合適彈藥。該機生產了寥寥幾十架後就停產,一直沒有形成可靠的戰鬥力。關於這款戰機,筆者說個道聽途說來的事兒,供讀者參考。上個世紀80年代初,一名殲8飛行團長在訓練時出現事故,飛行員拼命把飛機飛回來。在事故分析時,廠家把責任全推到飛行員身上,這名團長差點被解職。好在這名飛行團長在軍內有些關係,血氣方剛的軍人脾性上來直接在空軍首長面前與殲8總師拍桌子對罵,殲8總師最後不得不承認是殲8飛機有缺陷......這名飛行團長後來成為了我國的空軍司令員。

殲8I型戰鬥機事實上失敗後,急需截擊機的軍方和不甘心的沈飛決定繼續努力。而此時恰好我國從埃及獲得了幾架米格23,米格23兩側進氣的佈局使得再機頭安裝大口徑雷達成為了可能,這也是獲得超視距截擊性能的關鍵,於是我們熟悉的八爺誕生了。

殲八,共和國曆史上最失敗的戰機

採用兩側進氣的殲8II,機頭的空間加裝了大口徑的火控雷達,又稱“尖頭殲8”

殲8II型殲擊機,共和國曆史上第二失敗的戰機項目,就是雙發大號米格21和米格23的結合體。雖然獲得了“雙二”的性能和超視距攔截能力,但是差到極點的可靠性和一些列缺陷使得該機在2006年左右才獲得本該20年前就具備的超視距空戰能力,而此時,蘇27、殲11和殲10早就形成了作戰能力。殲8一直以來可靠性不佳,出動率慘不忍睹,在空軍中的地位非常尷尬,軍內部分人士稱它為“和平鴿”。它從來都沒有挑起本該由它挑起的大梁,在這個項目上我國除了教訓也幾乎沒獲得什麼像樣的經驗,但是這不妨礙研製廠家拿下了N個院士頭銜。殲8的研製和渦扇6、渦扇10的研製一道,是新中國航空事業最黑暗的一短歷史。

殲八,共和國曆史上最失敗的戰機

胎死腹中的殲8III

實際上,殲8III才是最失敗的戰鬥機。改型機縮短了機身,提高了格鬥性能。裝備了兩臺坑死人不償命的“崑崙”渦噴發動機,採用了先進的火控雷達,選用電傳飛控技術,據稱該型機能達到F16的水平。可惜,由於在試飛中“崑崙”發動機的惡劣表現,殲8III的3架原型機總共墜毀了2架,還造成寶貴的試飛員壯烈犧牲。而且選裝的火控雷達性能也非常不穩定,沒有可靠的超視距空戰能力,為了保護更多的飛行員免於不必要的為國捐軀,該項目被勒令下馬。由於該型機沒有最後裝備,幸運的逃過了“共和國最失敗戰機”的名號。

殲八,共和國曆史上最失敗的戰機

81192,中國軍迷心中永遠不能忘卻的殲8

這可能是殲8最著名的一張照片。烈士血灑海空固然有帝國主義霸道蠻橫的原因,但是八爺惡劣的機動性能也是造成悲劇的原因之一,殲8可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沒有采用前緣襟副翼的戰鬥機。據當年赴法國試飛幻影2000的葛文墉老爺子說,如果幻影2000的飛行員不犯愚蠢錯誤,殲8在幻影2000面前一點機會都沒有。幻影2000的機動性能大家都心知肚明,殲8的機動性差到什麼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在上圖中,八爺在攔截美國P3偵察機時,為了咬住飛行速度較慢的P3,八爺不得不採用一種昂著機頭的大仰角飛行姿態,在這種姿態下基本喪失了水平機動能力。在P3突然轉彎時,即便烈士想做出機動,但是八爺此時已經心有餘此不足了。後來殲11執行此類任務時就輕鬆多了,甚至還能玩個桶滾動作。

說回殲8的高空高速,作為八爺唯一的亮點,八爺高空高速的實現取決於以下兩個原因:

1、機體整體氣動佈局。為了實現高空高速,八爺採用了符合面積律的超長蜂腰機身,修長的機身降低了超音速阻力。再配合受超音速激波影響較小的大後掠三角翼,終於獲得了不俗的高速性能。

殲八,共和國曆史上最失敗的戰機

“空中美男子”

八爺的一切氣動設計都是為了突出高速性能,乍一看就是一枚人操火箭。

2、兩臺渦噴發動機使得殲8有著不錯的高空加速性能。殲8的生產型採用兩臺渦噴-13II發動機,單臺加力推力7噸以上。雖然渦噴發動機有著耗油率高的缺點,但是在大氣稀薄的高空反倒有推力大的優點。值得一提的是,重視超音速性能的F22使用了兩臺涵道比較小的F119發動機,在獲得了超音速巡航能力的同時,作戰半徑較小。

另外,筆者要說的是,八爺雖然以高空高速著稱,但是不代表其超音速性能優異。八爺的高空高速性能簡單的說就是高空高速飛直線的能力比較牛逼,你讓它拐個彎,它立馬就露怯了。中國只有在殲20上才實現了優異的超音速機動性,這是拜殲20複雜和優異的氣動佈局所賜。

殲八,共和國曆史上最失敗的戰機

在內部對抗中,掛著龍勃透鏡的殲20也能吊打三代機部隊,超音速機動性功不可沒

拋開隱身性能不講,超音速機動性賦予了戰機在進攻和防禦兩方面的巨大優勢,這才是真正的高速性能優勢,單純飛直線的高空高速沒什麼意義,畢竟飛直線的八爺再快也快不過導彈。

殲八,共和國曆史上最失敗的戰機

殲8IIM外貿機,外銷成績為0

正如筆者上文所言,一系列的天災人禍使得殲8並沒有挑起中國空軍的大梁。廠家還研製了一種殲8IIM的外貿型,號稱綜合性能跟F-16、幻影2000持平,為了給該機造勢,甚至還給殲8II型起了個綽號“空中美男子”。當時廠商和軍方對殲8IIM的推銷格外賣力,參加了幾次重大航展,還是首次珠海航展的明星飛機。但是幾次殲8IIM外銷努力都沒有結果,連飽受制裁的伊朗都看不上,畢竟外國人不如自家人好忽悠。雖然在國內外的對抗演習中,八爺也有過幾次風光的表現,但是整體上是一個非常失敗的戰鬥機項目。但是,正所謂“失之東隅 收之桑榆”,作為一款失敗的戰鬥機,八爺不俗的直線高速飛行能力使其成為一款還不錯的戰術偵察機,成為我國目前主力偵察機。

殲八,共和國曆史上最失敗的戰機

中國唯一的專業偵察機,現在二代機改行做偵察機的國家不在少數

攜帶著偵查吊艙的偵查型殲8,網上有段子說八爺在沿著海峽中線高速掠襲偵查時,對面跨音速機動性能逆天的F-16連八爺的影子都住不上。

用了這麼多文字來黑八爺,筆者心裡也過意不去。畢竟,在筆者省吃儉用攢錢買軍事雜誌的那些日子裡,年幼的筆者也曾經天真的相信殲8是一款世界級的戰鬥機,不說槍挑F22,但是也能與F15分庭抗禮。成長的經歷是苦澀的,你得接受真相擺在你的面前時的殘酷。現在的年輕軍迷,看慣了殲20、國產航母和055,無法體會那種希望與絕望交織的無奈,但是在稍微有點歲數的軍迷心裡,對殲8的感情一如自己的初戀。筆者最後貼一張八爺最近特別火的照片,以高空高速文明的八爺竟然也能在低空騷出天際。

殲八,共和國曆史上最失敗的戰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