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萱18年後再合作,《犯罪現場》是犯罪還是犯罪心理學

流水的香港院線電影,鐵打的古天樂

2019年餘額已不足,縱觀整個院線電影,今年已經算是給了觀眾非常好的交代。

而一向堪稱勞模的古天樂,在今年上映的香港電影中他參演上映的就有6部,當然,據說還有幾部未上映,距離2020年還有兩個月,看看那個週末刷院線影片時,又會看見熟悉的面孔。

有些人看起來像是拿著AK步槍凶神惡煞的悍匪,其實私底下確實百所小學的校長

我們看看2019年,古校長又拼出了幾所小學。

1月《家和萬事驚》

古萱18年後再合作,《犯罪現場》是犯罪還是犯罪心理學

4月《反貪風暴4》

古萱18年後再合作,《犯罪現場》是犯罪還是犯罪心理學

6月《追龍2》

古萱18年後再合作,《犯罪現場》是犯罪還是犯罪心理學

7月《掃毒2:天地對決》

古萱18年後再合作,《犯罪現場》是犯罪還是犯罪心理學

8月《使徒行者2:諜影行動》

古萱18年後再合作,《犯罪現場》是犯罪還是犯罪心理學

​古天樂演過毒販,演過警察,演過臥底,演過廉政公署高級調查員,喜劇人設也出演了,這些香港犯罪電影所涉及到的人物設定,他幾乎都涵蓋了,他依舊在尋找角色上的突破。

10月12日,古天樂今年的第六部電影《犯罪現場》

上映週末院線,唯一吸引我的就只有古天樂的臉,不知道算不算腦殘粉。

古萱18年後再合作,《犯罪現場》是犯罪還是犯罪心理學

這一次,依舊是一部純正的香港電影。

這部電影也是極少的以匪徒為出發點的電影

《犯罪現場》以“利新珠寶案”通緝犯徐糠死在自己租房中作為開頭,犯罪現場所有贓物不翼而飛。警方斷定是匪徒分贓不均,當中嫌疑最大的屬珠寶劫案的首領 ,通緝犯

汪新元

電影最開始,汪新元是唯一的嫌疑人, 隨著“垃圾”警官林法粱的深入調查,發現事情並不是那麼簡單。

而汪新元不甘兄弟蒙冤一個接一個的死去,決意以通緝犯的身份查清事情的真相。

當犯罪現場唯一的目擊證人是一隻鸚鵡,將會如何解開謎團?

古萱18年後再合作,《犯罪現場》是犯罪還是犯罪心理學

古天樂飾演劫匪頭目汪新元,這是一個很複雜的角色。一方面他是一個殘暴、沒人性的悍匪,搶劫時無辜人的死活,他一點都不在乎。而另一方面,他又是對兄弟有情有意,責任我先抗 的大哥,還為女房東joy捐獻眼角膜。

古萱18年後再合作,《犯罪現場》是犯罪還是犯罪心理學

沒有絕對的好人,也沒有絕對的惡人。

這部電影港味十足,主創陣容強大,周星馳御用編輯馮志強導演,古天樂牽頭,搭配一眾黃金配角,:張繼聰,譚耀文,姜皓文和徐凱琪等。最重要的是,古天樂和萱萱的再度合作出演電影,引起許多觀眾的回憶殺。

古萱18年後再合作,《犯罪現場》是犯罪還是犯罪心理學

正邪兩立的警匪對決,盜亦有道的兄弟義氣,以及殘忍的硬漢之風,深刻了剖析出社會正義與人性善惡的肌理,懸疑和矛盾突出,反轉連連,懸疑和推理相結合,層層剝開迷霧背後的真相。

古萱18年後再合作,《犯罪現場》是犯罪還是犯罪心理學

影片大量著墨對整部劇核心人物汪新元的心理刻畫,甚至刻畫出螻蟻的形象,強大的精神壓力,讓汪新元出現幻象和幻聽,從最開始疲憊恍惚下看見螞蟻,到後面在手上,臉上都能驚恐的看見爬行的螞蟻,他內心的恐懼,對死去兄弟的愧疚,這讓他長時間不能睡覺,只能靠止痛藥片刻的壓制。

最後,“我終於可以睡個好覺了”

古萱18年後再合作,《犯罪現場》是犯罪還是犯罪心理學

在眾多香港警匪類型的電影中,大多講正邪兩立,講臥底的心路歷程,而《犯罪現場》難能可貴的是除開講述有血有肉的反派 ,還著重探討人性的另一面

從開始唯一的嫌疑人汪新元,到後來全員嫌疑人,兇惡的悍匪有充足的作案動機,但不一定是兇手,代表正義和善良的警方,也不一定清白,甚至案件的受害人,在仇恨和利益的糾葛中,也產生作案的動機。

這讓我們知道,世界並不是非黑即白的,大部分時間我們都行走在灰色地帶。

善惡沒有絕對,人生不止黑白,就希望能在熒幕上看見古天樂笑一笑。

古萱18年後再合作,《犯罪現場》是犯罪還是犯罪心理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