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十三釵》捨棄自己成全別人,事實真的如此嗎?

城門淪陷,家破人亡,每一個人做出的選擇都是對殘酷現實的不妥協。

最近又反覆看了幾遍張藝謀導演2011年拍攝的《金陵十三釵》,那記載著歷史文明的六朝古都在城破後被炸成了一片廢墟。

炮火籠罩的城市煙霧瀰漫,斷瓦殘垣,鬼子近乎滅絕式的殺戮,讓所有活著的人膽戰心驚,四處逃亡,每個人都在想盡一切辦法逃出這座死城,生命在侵略者面前如同草芥。不得不承認1937年的南京城比人間煉獄還要可怕。

和平年代戰爭並未遠去,只是很多時候我們被和平遮住了眼,拒絕掀開那被戰亂荼毒的傷疤。新時代國富民強,我們崇尚走出國門和全世界的人民做朋友,但也要堅定立場熱愛和擁護自己的國家,理性對待出國旅遊和消費。

《金陵十三釵》捨棄自己成全別人,事實真的如此嗎?

有人說《金陵十三釵》是張藝謀導演在用一群風塵女子成全民族大義,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今天我們就通過影片來看看還有哪些不為人知的真相。

一 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屍還

影片一開始就是陷在恐慌中的南京城,灰色的天空,瀰漫的戰火,被鬼子追著四處逃竄的人群,呈現在觀眾眼前的畫面除了血腥就是窒息。

十來個準備撤退的軍人在距離城門一步之遙的地方遇到被鬼子攆著跑的女學生,那群女學生不過十二三歲的年紀,一邊尖叫著哭喊著往前跑,一邊還不忘拉扯著落後的同伴。

親愛的看客們請記住這不是虛構的故事而是血淋淋的歷史,戰爭雖然沒發生在我們身上,但影片中那群女孩子的絕望卻足以讓我們感同身受。

生死麵前沒有人不懼怕死亡,如果有一線生機誰又願意坐著等死,只是有時候死卻是為了讓別人更好的活著。

為了保護女學生逃到安全區,準備撤退的十幾個軍人果斷放棄逃生的機會,他們再次拿起武器和鬼子進行殊死搏鬥,在這場沒有任何勝算的戰鬥中只能說死亡來得太慘烈,軍人的信仰卻讓他們視死如歸,也讓他們應了那句“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屍還”。

卡瑞爾效應認為:當事情糟糕透頂的時候,唯獨強迫自己面對最壞的情況,在心理上首先接受他,才能使自己處在一個可以集中精力解決問題的位置上。佟大為扮演的李教官明知道自己已經無力改變城破家亡的結局,但為了死得其所,仍然在最糟糕的情況下運用自己的智慧引來大批鬼子同歸於盡。他和同伴用最後的孤勇給活著的人爭取到了更多的生機。

《金陵十三釵》捨棄自己成全別人,事實真的如此嗎?

二 你的安然無恙不是撞見了幸運而是有個叫父親的人在捨命相護

影片中阿國的父親為了能夠把女兒安全送出淪陷的南京城,不惜散盡萬貫家財並且頂著漢奸的罵名圍著日本人鞍前馬後。

面對女兒的質問和不理解他無從辯解只能偷偷幫助約翰神父找來修車工具,如果沒有阿國父親送來的通行證,約翰神父根本無法通過日本人的關卡把女學生們順利帶出南京城。

生我者父母,養我者爹孃。這世上沒有哪種恩情抵得上父母的舐犢之情。永遠不要膚淺的去解讀父親這個詞彙,父愛如山,和母愛的溫潤不同,父親的那種愛是你看不見的犧牲和付出,人生路上你的輕裝上陣,安然無恙是因為有一個叫父親的人在負重前行。

阿國的父親直到最後死在日本人的槍下也沒能見女兒最後一面,但是看到有人替女兒去送死,除了心存僥倖更多的應該是對那群風塵女子的感激吧。

《金陵十三釵》捨棄自己成全別人,事實真的如此嗎?

三 災難面前承諾比信仰更讓人敬畏

看過影片的人都知道去赴死的十三釵當中有一個男孩子喬治,有些人會問同樣是孩子他為什麼要用自己的死去成全那些女學生,更何況那些女學生曾經那麼欺負他討厭他。

喬治說的很清楚他只是在做英格曼神父交代的事情,他答應了神父會好好保護這些女學生。

心理學家說如果有一種東西比死亡還可怕,並且它即將發生,那麼你就會對死亡無所畏懼,從而做出超常之舉。正是因為喬治知道女學生即將面臨的處境比死亡更可怕,所以他越發堅定要兌現對英格曼神父的承諾。

為了保護好女學生喬治想盡各種辦法挽留約翰假扮他們的神父,這個固執的小男孩總是渴望用一己之力去改變女學生的命運。

他不是軍人不需要有保家衛國的信仰,他和女學生們非親非故也沒有必須保護她們的義務,死亡面前這個小男孩的承諾比信仰更值得敬畏。

《金陵十三釵》捨棄自己成全別人,事實真的如此嗎?

四 商女也知亡國恨,所有的犧牲都是不能承受生命之輕

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我們無法選擇死亡的方式卻可以決定死亡的價值。

都說婊子無情戲子無義,老祖宗傳下來的封建思想,戲子和妓女在當時的社會最是被人輕賤。

然而一場以命換命的赴死,最終讓那些活在秦淮河畔的女人洗掉了千古罵名。

日本人所謂的慶功會只不過是一場肆意凌辱女學生的盛宴,對於女學生來說清清白白的死是唯一的選擇,書娟集結了所有的女學生準備跳樓,逃亡了那麼久,雖然每個人都對活著充滿渴望,但是在這充滿恐懼和廝殺的人間煉獄活著比死更可怕。

女學生的集體自殺觸動了那群風塵女子心底最柔軟的弦,她們終於下定決心要去做一件頂天立地的事,沒有什麼值不值,只是想讓那群女學生好好活下去。

社會上人與動物最大的不同就是人有七情六慾,人會憑感情做事,或寬容或善良,或感恩或惜福,但是動物的世界卻只有侵略和殺戮,殘忍和瘋狂。

看這人來人往車水馬龍的街頭,浴火重生的六朝古都更加繁榮昌盛,昔日的秦淮河畔再也聽不到那嫋嫋的琴聲,戰爭的印記似乎早已被繁華抹平,但是作為一個有良知的中國人我們無時無刻都應該牢記使命,勿忘國恥。

孫子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戰爭是殘酷的,自古以來勝者為王,敗者為寇。敵我雙方為了爭奪戰爭勝利,都會傾一國之力投入戰鬥,而戰機往往稍縱即逝,稍有不慎,雙方就會付出慘痛的代價。所以孫子強調對待戰爭一定要慎重。

《金陵十三釵》捨棄自己成全別人,事實真的如此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