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院士增选候选、杰青、优青最终名单出炉:这几所高校笑了

近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公布了2019年国家杰青、优青的项目名单

。一时间可以说是掀起了一阵小小的波澜,毕竟杰青和优青已经成为中国人才梯队最重要的两个台阶,几乎是每一个中青年学者的奋斗目标,也是每一个科研单位所必争的人才。

说到人才培养与引进,就不得不提中国的两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作为国家科技领域的最高学术称号与终身荣誉,每一次的院士增选的名单都备受学术界与教育界瞩目。毕竟只有在科学技术领域做出系统的、创造性的成就和重大贡献的学者,才有资格成为院士候选人,而且还需要经过层层选拔。

2019院士增选候选、杰青、优青最终名单出炉:这几所高校笑了

2019年接近末尾,最新的院士增选最终名单也即将揭晓。从最近的杰青、优青名单,院士增选第二轮候选人名单中,我们能看出很多高校在人才培养与人才引进方面的情况。哪些高校会喜悦"三连"?哪些院校成绩不佳?从近期的杰青、优青以及院士候选人名单,小编就带大家透过"名单"看高校的"人才对决"。

2019年国家杰青、优青获得者

杰青,相当于学科扛把子,培养了一位杰青,几乎可以说是拥有了一个根基可靠且发展良好的学科。因此,说杰青是院士摇篮,一点不为过,尽管杰青中成为院士的比例也不高,1/10左右,但是对于院士极高的门槛来说这样的比例已经很可以了!

再说优青,虽然地位在杰青之下,但含金量也是极高的,属于

国家"四青"人才之一。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官网统计数据,近几年国家优青的资助率均低于10%。由于竞争越来越激烈,还会存在很多牛人有着申请杰青的条件,却由于各种原因转而申请优青,而且优青的平均年龄相比杰青要年轻好几岁,很多优青还远远未到职业生涯的巅峰时期,还有非常大的潜力在未来更进一步。

根据统计,本年度杰青申请人共有300人,最终名单有296人,4人未通过;625位申请人入围国家优青。

2019院士增选候选、杰青、优青最终名单出炉:这几所高校笑了

2019院士增选候选、杰青、优青最终名单出炉:这几所高校笑了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占据杰青名单前三,北大更是以22项的压倒性优势高居榜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也均超过10项。

优青名单中,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以24项并列第1,还有

南京大学项目数超过20。北京大学19项则排至第4,上海交通大学与其并列。

从统计数据来看,"双一流"名校是占据了杰、优的大半壁江山,在人才方面还是占据明显优势的。但近年来很多"双非"院校的同样也是发展迅猛,表现可圈可点

国家杰青名单中,77所高校,有15所是非"双一流"院校,占比19.5%;而优青名单中,116所高校,有35所非"双一流",达到30.2%。从两个名单的总项目数就可以看出,优青的门槛略低,但其含金量也足以说明问题。

2019年两院院士增选第二轮候选人单位

8月1日,中国科学院正式公布了2019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共计有181位科学家入选;此前,中国工程院的第二轮有效候选人于6月6日确定并公布,共222位科学家入选。

对于院士增选候选人,还并非最终名单。他们当中将仅有不超过80名增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有不超过71位增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最终当选名单预计会在今年12月份公布。)经过筛选之后,院士的工作单位统计排名肯定会有较大变动。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是我国科研工作者的最高荣誉称号,获得者在相关领域一定是代表着顶尖水平并取得了巨大成就的。每两年增选一次,入选者最多不过80位,再加上院士大多年长,实在是一种珍稀资源。

小编单独整理出了2019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二轮候选人单位:

2019院士增选候选、杰青、优青最终名单出炉:这几所高校笑了

这些候选人的单位,有77所"双一流"高校,其中包括34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3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两院院士增选第二轮候选均为15人,居全国高校之首;浙江大学两院院士候选人共有11人,位居第3。

上海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复旦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均有超过5人的第二轮候选人。其中,北航以6位工程院第二轮候选院士排名高校第一;哈工大不愧是国防强校,当初有6人入围工程院第一轮,如今有5人成功通过二轮筛选,入选比例极高。

东南大学、南京大学、同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均有5人成为院士候选。这几所都是实力超群、处世低调的实力之校。

北京科技大学4位院士候选,排在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之首,也是211高校之首。

咱们再看看"鹤立鸡群"的那些非"双一流"。首都医科大学2位中科院院士候选人,1位工程院院士候选人,强势领先"双非"高校;温州医科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表现也很抢眼。

其中还包括近几年排名突飞猛进的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黑马"无疑。可以想见,在未来的高校发展中,这些备受关注的"新秀",可能将会有更加惊人的成绩。

人才的培养,历来是高校重要的着力点。毕竟,有强大的人才资源傍身,总会"有恃无恐"一些,这就等于学科实力与科研力量有了更大的保障。随着"双非"院校的逐渐拔起,也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双一流"高校在面临更大的竞争与挑战,如何将人才培养工作更好地开展下去,是每一所高校需要好好考虑的。

(信息源自网络)

关注"在言高校",get更多关于大学的原创解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