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經營哲學之日航重建第一講——學習心得

|| 稻盛經營哲學之日航重建第一講——學習心得

稻盛經營哲學之日航重建第一講——學習心得

我們聽稻盛和夫塾長關於日航重建的故事。完全做為行業外的的稻盛塾長為什麼,為什麼為接下這個按他本人的說法就是“完全沒有把握”的事情呢?這又需要多大的勇氣呀?他以高齡接下這個工作,並且零報酬參與,不過是因為有著一顆悲天憫人的心,這種無私的利他心裡為日航的重建建立了堅實的基礎,自然會得到更多更多的人幫助。


稻盛經營哲學之日航重建第一講——學習心得

李紅:每次聽到老人家零報酬參與日航重建都覺得很感動,就這一點就極少人能做到了,相信也是因為這種無私的行為才感染了那麼多的塾生都願意去幫忙。當你看到一個人完全不顧自己在做一件很偉大的事情時,會很容易產生共鳴感,這就是精神領袖的力量。

黃翠蓮:

稻盛先生在一直從利它之心出發,為了拯救日航的留任的員工,為了日本的經濟發展,為了日本國民有更多選擇航空公司的機會,藉助盛和塾之力,用提升心性,拓展經營的思維方法去現場講解,改變他人的思維模式,幫助日航重建。

稻盛經營哲學之日航重建第一講——學習心得

郭亮:學習稻盛經營哲學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凡是做任何事都要有利他之心,首先得不斷學習提高自己,才能去幫助別人。

杜愛雲:利他之心,提高心性!

周燕芳:在日航重建的嚴峻環境下,如同目前的全球大環境一樣,首先我們得有新的思維經營方式,做人做事應遵循的原則,以抱團取暖方式,共同創建明天

黎明:心得體會:一個蘿蔔一個坑,做人做事不能操之過急.

莫丹:稻盛和夫先生拯救日航的舉動是為了利他之心;


稻盛經營哲學之日航重建第一講——學習心得

黃嘉惠:聽完這節課之後,其實內心聽澎湃的,因為感覺他當時的處境應該跟我們現在是差不多的,都是舉步維艱的時刻,感覺身上有著很神聖又很艱鉅的任務,任何人的成功都不是沒有道理的,我們需要付出百分之一千的努力,經驗可以積累,人品可以積累,成功也是可以積累的,踏踏實實走好每一步,生活不會虧待努力向上的人們。

王晨曦:每個人都是企業經營的一份子,要貢獻自己的力量

呂麗:每個人都應該保持純正的利他之心,抑制自己的貪婪,怨恨,傲慢不好的習氣,全心全意地應對任何事情,不讓一日空過,對任何的苦難,不屈服,不逃避,努力要求自己。腳踏實地的去做事

容豔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做任何事情都要利他之心先行,才能獲得眾人的幫助實現目標。

劉霞:

Give is gain。這句話是初中就學習到內容,今天學習稻盛哲學的感悟就是以利他之心做事,總會有收穫,以利他之心做人,總會有快樂。作為企業的一名員工,我們是企業的一部分,企業就是我們的家,我們要時刻為了我們的家付出所有努力。

康朝霞:利他之心很重要!


稻盛經營哲學之日航重建第一講——學習心得

李博源:人要臉, 樹要皮, 稻盛先生以高齡身體, 免費到來支援一個與自己無關的企業, 為什麼要這樣辛苦, 為的是不讓國家有一大批人失業, 一個大批家庭失去經濟支柱, 一個國家級企業跨下來. 日航是一個大象似的經營體, 失去了苜首尾兼顧的靈活性, 失去了高低層面對面溝通的全面性, 經營思想的統一性. 看後來日航員工都甦醒過來, 主動配合改革工作. 單獨靠稻盛先生, 他拿的不是魘術棒, 亦不是當頭棒喝的棒, 是引導的指揮棒, 沒有自主覺悟及行動,沒有一定的能力, 日航是爬不起來的。

崔珍霞:好的思想決定人生的道路,好的經營影響公司的生存。影響力的號召帶來社會的跟風。成功要先相信自己,才能更好的去引導他人。

尹華雄:稻盛先生能夠成功讓日航起死復生,我認為關鍵在二點,第一,稻盛先生在接手日航之前已經積累了大量的能量,這個能量就是他從50歲到80歲之間不斷向社會、向他人義務輸出了他的哲學,讓社會中每一個經營自己的企業的人從中受益。這個時候他建立好了自己強大的個人IP,不斷輸出價值,當他需要幫助的時候,原來這些受益的學生們義無反顧的來幫助他,眾人助力促進了日航轉危為機的外部因素。第二,稻盛先生在前期經營京瓷和KDDI兩家公司的時候積累了一整套經營哲學,在改造日航的時候,他把這一套經過實踐檢驗的理論直接拿過來使用,通過不斷的對員工進行教育,促使大家從思維方式和工作態度上進行轉變,所以造就了日航的復興內在因素。這個過程很顯然不是偶然的,而是前期做了大量的工作之後的水到渠成的必然。

潘勇:做事不管遇到什麼困難,硬著頭皮頂住,本著利他 之心一定會得到應有的回報。

嚴純利:剛剛通過學習稻盛經營哲學和大家的分享使我明白:學會利他思維,想做成功一件事,只有先付出,才會有回報。

閆志威:觸動最深的是積善行,思利他這條,就這條談談自己的一點點管窺之見:思利他者,就是站在對方考慮問題。積善行者,就是做事為人的價值觀。假若我們都有種善因的思想以及行為,假若我們都能站在對方角度想事情看問題,無疑公司將更和諧,同事將更融洽,天時地利不如人和,人和則公司旺,事業興,以上,謝謝!


稻盛經營哲學之日航重建第一講——學習心得

葉新娣:今天學習了第一部分《關於日航的重建》視頻,雖然視頻不是很長,但是感悟還挺深的。有以下幾點:

第一:稻盛和夫的臨危受命

接手日本航空企業時稻盛和夫先生已經年近80,當時他可以說是衣食無憂,也有了一定的社會地位,完全可以一口拒絕。安心享受晚年生活,但是他卻仍然臨危受命,即使是領薪酬,依然付出百分之200的努力去挽救日航,從高層管理到基層員工都親自進行教育。利他之心在這裡發揮的淋漓盡致。

第二:盛和塾生的“利他之心”

由於近30年稻盛和夫先生都義務指導孰員經營之道,默默為學員付出自己的心血,所以在關鍵時刻,學員們也以這種“利他之心”回報稻盛先生。所有利他就是利己,這就是最好的解釋吧。

第三:哲學的貫穿

再好的經營理念也需要員工去執行,所以培訓是必要的。要徹底執行需要統一員工的思想和意識。只有實現全員思想一致目標一致才能事倍功效。稻盛先生就是在日航員工都市區信心後親自帶基層去演說,糾正他們原本錯誤的思想,這也是日航重建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經營企業其實就是經營人心,在面臨很多難以決策的時候,從利他之心方面去思考也許能得到更好的答案。

稻盛經營哲學之日航重建第一講——學習心得

羅彩英:稻盛和夫老先生80多歲的時候,百般推脫不掉的情況下,接受到日航重建的任務,他說真正接受這個任務的時候,心裡完全沒有底,沒有信心。然而,最終重建成功了。這樣的偉人也有不安的時候,但是堅持“利他之心”,“硬著頭皮頂住”,“必須提高經營者自己的心性”,必然有光明之路。

郭策:企業想要長久經營下去,要有大義名分,也就是企業存在的意義,所謂“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要懷有利他之心。在這次疫情期間,我們在做的一些防疫物資或口罩機零件等相關業務,這不僅是“自救”行為,還因為我們懷著一顆利他之心,整合資源,為客戶或其他有需要的人提供物資,只要懷著這樣的心,我們所做的都是有意義的,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劉海寧:要用利他之心去做事,在提升自我價值的同時也為他人提供價值。

郭鳳:如何點燃和控制鬥爭心,像稻盛先生說的一樣,不管遇到什麼困難,都要相信自己是可以的,不放棄堅忍不拔。只要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才能打開困難的局面,從而獲得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