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月湖景區中怪異的石碑,常年浸泡在水中,遊客:難道是水冢?

在寧波市區內,有一個免費的5A景區,那就月湖公園,據說寧波的月湖是形成於唐朝,因為寬處似滿月,狹處似眉月,故此得名,人們常說,本地人不愛去本地景區,不過月湖公園是個例外,其實在很多寧波當地人的心中,月湖公園是平時休閒鍛鍊的好去處,毫不誇張地說,沒有去過月湖公園,那就不是一個地道的寧波人。

寧波月湖景區中怪異的石碑,常年浸泡在水中,遊客:難道是水冢?

不過在月湖景區內北側和鼓樓附近,有一個很奇怪的建築,看上去像涼亭,裡面還立著碑,卻常年浸泡在水中,因為地處鬧市區,它顯得非常的不起眼,似乎當地人從來沒有人關心過它的存在,也沒有人在意過它是哪朝哪代的建築,究竟泡在水裡有何用處,那麼這個奇怪的建築又是什麼呢?

寧波月湖景區中怪異的石碑,常年浸泡在水中,遊客:難道是水冢?

很多外地遊客說,這個酷似“涼亭”的建築裡面有石碑,而且看上去字跡不清,很有年代感的樣子,這一定是個少見的水冢,或許是歷史上某位重要的人物長眠之所,也有人說只是一個吸人眼球標新立異的人工景點罷了,不過據當地上了年紀的老人講述,這個建築叫“水則碑”。

寧波月湖景區中怪異的石碑,常年浸泡在水中,遊客:難道是水冢?

其實在全國各個城市,都有形態各異的古代遺留下來的水則碑,水則碑中的“則”是準則的意思,而水則碑的作用是測量水位用的,用它來預防洪澇災害。大家都知道,在中國歷史上有一個著名的水利學家叫李冰,當年他在修都江堰的時候,就用過三個石人,以水淹過石人身體的某個部位來判斷水位高低和水量的大小。那就是最早期水則碑的原型。

寧波月湖景區中怪異的石碑,常年浸泡在水中,遊客:難道是水冢?

據當地老者說,如今月湖景區內的水則碑最早建於宋朝,現在大家看到浸泡在水裡的這座是清朝的道光年間所建,其石碑上刻這一個“平”字,如果誰淹沒了“平”字,就預示著這裡的水該洩了,如果露出了“平”字,則說明水該蓄了,如果水位在“平”字下一橫筆,就說明水位正常。

寧波月湖景區中怪異的石碑,常年浸泡在水中,遊客:難道是水冢?

很多人說,月湖的美不僅僅只在亭臺樓閣水榭之美,因為這裡還有厚重的人文歷史和美麗的傳說,其實這個在外地遊客眼中浸泡在水裡的“涼亭”壓根就不是什麼古代的水冢,倒是一個古代判斷水位的水利工具,只是它看上去像是一個古代的水冢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