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南寧堅持本土白話為主流語言,可能南寧發展就不是現在這樣了

南寧白話現狀

很多南寧人,特別是會說南寧白話的南寧人,都很痛心南寧白話的逐漸消亡。

現在白話只通用於三十好幾歲以上的人群,以及在市場做生意的人了。年輕人基本不說,而是操持一口標準的南普。

如果南寧堅持本土白話為主流語言,可能南寧發展就不是現在這樣了

南寧白話,仍然活絡在南寧各菜市

特別是南寧外來人口多了之後,本地人與外地人的結合,一般家庭也以普通話為主,而不是白話。

早些年,南寧的公交車上,還有白話播音,現在沒有了。早前傳出地鐵3號線要有白話播音,我去坐了,好像沒聽見。

廣西廣播電臺、南寧電臺也幾乎沒有純粵語播音的了(即使有,也是粵語,不是南寧本土白話)。之前南寧電視臺高佬的白話節目還可以,但漸漸也是普白相雜,甚至乾脆就南普化了。

如果南寧堅持本土白話為主流語言,可能南寧發展就不是現在這樣了

南寧地鐵只有國語和英語播音

現在廣西電臺還有壯語新聞和壯語教學,但不會有南寧白話教學,即使新聞播報也很稀少了。老一輩的粵語播音員、主持人也漸漸退出江湖或做了行政領導。

很多熱愛南寧的人都非常痛惜:南寧白話,彷彿漸漸地沒有了傳承,眼看再過個幾十年,可能就真的從耳邊消失了。

如果南寧堅持本土白話為主流語言,可能南寧發展就不是現在這樣了

南寧解放路

方言是一個地方的文明表現,也是一個地方的歷史傳承,方言的珍貴性以及它對當地人民日常的交流作用不可小覷。

但過於侷限於方言的城市,也會妨礙地方經濟的開放和發展,用一句話形容就是:進不去,出不來。

如果當年南寧一直堅持使用南寧白話成為本市的主流語言,那麼南寧今天的發展,可能就不是現在這個樣子了。

如果南寧堅持本土白話為主流語言,可能南寧發展就不是現在這樣了

氣象萬千的南寧五象新區

理由如下:

1、操持南寧白話方言的人群會形成一個地域圈層。

方言是身份認同的重要維度,一般情況下,人們更願意跟具有共同文化喜好的人交往,方言也是一種文化,共同的方言拉近了心理距離,溝通也更容易。

很簡單的道理,你說的話跟我說的話一樣,無論是詞彙還是句式,甚至是髒話的表達方式都一樣,就容易產生親近感、同類感,溝通起來也很暢通,說個冷麵笑話,別人能回你個黑色幽默,而不是外地人滿臉懵、頻道亂竄的狀態。

簡單地說,操持同種方言的人,就容易聚集在一起,形成話語集團和利益集團,形成更大的城市封閉群體。

如果南寧堅持本土白話為主流語言,可能南寧發展就不是現在這樣了

2、圈層形成後,就會產生地域優越感,對外排斥。

先不管其他方面的因素,首先在地域方言上,本地人就會覺得非常有優勢,無論是日常交流還是找工作。自己能說能聽,外地人來了聽不懂。於是就會慢慢產生地域排斥、語言歧視。

甚至不分場合,總是傲然地用本地話與外地人說話(著急上火時罵孃的那一句絕對是母語)。

如果南寧堅持本土白話為主流語言,可能南寧發展就不是現在這樣了

根據南寧白話諧音創造的七大“神獸”

因為排斥和傲視,很多對外地人的稱呼就出來了,比如“撈佬”、“撈仔”、“佬妹”、“撈松”……這純粹屬於在地域及方言上的一種自我清高和傲視。

即使在南寧白話圈層裡,也出現了正宗與不正宗的爭論,更何況,本土白話與其他方言之間的芥蒂。

如果南寧堅持本土白話為主流語言,可能南寧發展就不是現在這樣了

南寧火車東站

3、排斥外地人,等於排斥文化和資金的流入

當一個城市很排外的時候,外地人當然不會仍然熱臉貼冷屁股地跑進來。除非這個地方是個金礦,南寧是個金礦嗎?

退一步來講,如果南寧主流語言是白話,外地人迫於“語言勢力”,即使留下來創業的外地人,也不會有歸宿感,始終要帶著財富回到自己的家鄉。

比如在聚會上,你說你的,外地人聽不懂,也插不上嘴,會感覺備受冷落。方言的固執,會影響人際交往中的心理距離,進而影響信任與溝通。

如果南寧堅持本土白話為主流語言,可能南寧發展就不是現在這樣了

聞名全國的美食街南寧中山路,不欺生,有錢有胃就行

排斥外來人口或說外來文化,就等於排斥外來的資金和創新的動力。外來人口流入減少,外來資金及技術流入也相應減少,城市發展就會緩慢下來——本來不發達地區就會更落後。

在當今的世界,光靠一個地方自給自足是不太現實的,一個國家尚且做不到,更何況一個城市?

甚至優生優育都會出現問題(哈哈),大家不是常說嗎——地域相隔得越遠,後代越聰明。

如果南寧堅持本土白話為主流語言,可能南寧發展就不是現在這樣了

開放的南寧,日夜精彩

如果南寧堅持本土白話為主流語言,可能南寧發展就不是現在這樣了

夜拍南寧成為很多攝友的嗜好

4、流動性小-階層固化-更加落後

我們會發現,中國的縣城基本上都是操持方言的,企事業單位,任人唯親的情況很普遍,封閉、拼爹、潛規則、人情世故、不透明、地頭蛇盤根錯節,關係比能力重要,大大制約了當地經濟的發展,

偏見也比城市多,價值觀也不夠多元化。

外地人在這樣的地方很難爬上一個比較高的位置。

如果南寧堅持本土白話為主流語言,可能南寧發展就不是現在這樣了

南寧第一座超高樓·地王大廈

如果南寧堅持使用白話做城市主流語言,也同樣會出現不單是從語言上來排斥外地人,更會在文化、生活習慣甚至公司用人、合作伙伴上一律排外的情況,那就會導致缺少外來文化交流,發展單一,漸漸落後,成為一座故步自封的沒有活力的城市。

一個現代化的城市如果也像一個小縣城那樣階層和資源固化,很難想象這個城市有多大的發展前景。

南寧當初的經濟就相對薄弱,如果在語言溝通上再設置一重障礙,那就更難以謀求更長遠的發展。畢竟南寧的發展,不能玩光靠白話或說粵語地區的輸入。

如果南寧堅持本土白話為主流語言,可能南寧發展就不是現在這樣了

南寧是中國東盟博覽會永久舉辦地

舉3個例子

1、“北上廣深”改叫“北深上廣”

因為深圳的GDP總量上來了,從最近連續三年超越廣州。

廣州就是那個本地人非常頑固堅持說純正粵語的地方,去年流入人口城市的前十名,全部屬於本省。

深圳最近連續三年都超過廣州。當然不是說,是方言的因素直接導致這樣的結果,更重要的原因是,廣州偏重於傳統產業,深圳偏重於高科技產業,更具創新和活力,超越是遲早的。

如果南寧堅持本土白話為主流語言,可能南寧發展就不是現在這樣了

在深圳奮鬥過的記憶,恐怕要深烙一輩子

深圳從一出生落地,它就不得不包容,包容那些從天南海北過來打拼的人,比如大家所熟知的企業家董明珠、任正非、王石、王傳福等那一撥。

廣州的《外來媳婦本地郎》做了三千多集,也只能在兩廣地區流傳,理由很簡單,非粵語地區的人聽不懂,勉強聽得懂也聽不到話語裡的精髓。

如果南寧堅持本土白話為主流語言,可能南寧發展就不是現在這樣了

老廣州

2、重慶人就愛說重慶話,怎麼還照樣發達?

四川話(重慶話)與國語很接近,就算沒在重慶呆過的北方人,也基本上能聽得懂,甚至能馬上學著說,這個跟北方人到粵語地區的感覺是完全不同的。

比如北方人要學好南寧白話,沒有個十年八年是不行的,即使那樣說出來的話音跟原住民的白話都還是有差別的。從小學英語,都不覺得難,但白話要發音準確確實很難。

如果南寧堅持本土白話為主流語言,可能南寧發展就不是現在這樣了

安逸的重慶居民

另外就是,重慶這個城市它是具有先天優勢,就好比說它天生或者說越長越像個美女,就算清高,也還是有很多人願意去高攀的。

對於南寧而言,如果也學著這樣清高,是不可理喻的事情。

如果南寧堅持本土白話為主流語言,可能南寧發展就不是現在這樣了

南寧國際馬拉松比賽

3、香港曾經是粵語和英語並重

香港因為歷史原因,大部分人說的是廣州話,英語也成為其第二大通用語言,而英語是全世界通用語。所以,別以為香港人只會說粵語,還位居亞洲四小龍之一。

香港迴歸之後也開始推廣普通話,老一輩的人說得比較困難,新生代就說得比較溜了。

如果南寧堅持本土白話為主流語言,可能南寧發展就不是現在這樣了

南寧東盟方特神畫

另外,香港的粵語歌和粵語片之所以廣受內地歡迎的原因,不是因為這種粵語大家聽不懂,所以喜歡,而是因為香港早年作為國際性開放都市的文化魅力,深深吸引了還不夠開放的內地。

發達城市的移民色彩都很重,比如香港、深圳,還有美國的紐約。

如果南寧堅持本土白話為主流語言,可能南寧發展就不是現在這樣了

南寧園博園

反對消滅方言

以上分析和結論可能會刺痛南寧白話熱愛者和留守人士的心。但沒有辦法,當初全國上下推廣普通話的目的,也是為了全國各地更好的交流,各地更好的發展。

當然,我本人是堅決反對人為地消滅語言的多樣性的。一種方言的形成經歷了幾千年的沉澱和發展,並一直為人們提供交流的便利,它算是名副其實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如果南寧堅持本土白話為主流語言,可能南寧發展就不是現在這樣了

南寧的市井生活

不但不能搞消滅戰,還應該適當地扶植和培養珍稀方言掌握者。從長遠來看,還可以將其打造成文化旅遊中的一個重要的項目。

本人堅決反對消滅方言,一個人沒有方言的人,他是很沒有歸宿感的。一座沒有方言的城市,也失掉了它獨特的氣質和歷史氛圍。

如果南寧堅持本土白話為主流語言,可能南寧發展就不是現在這樣了

南寧保愛路的老街坊

去一個地方旅遊的時候,喜歡聽那個地方的方言,聽一聽當地的方言,也是一種美的享受和新鮮的體驗。方言也是當地一種流動的歷史。

別忘了,旅遊就是視聽聞味觸五官的旅行。

如果南寧堅持本土白話為主流語言,可能南寧發展就不是現在這樣了

在南寧要聽正宗的粵劇,得來新會書院

結論

當一座城市沒有外來文化輸入的時候,就會慢慢沒落、凋零,因為,歷史告訴我們,所有的那種自我滿足的優越感,都會在封閉自守、故步自封中,最終落後於時代的煙塵裡。

南寧也只有繼續拓展更大的包容性、更大程度地接納外來人口、外來文化,才能形成更為牢固的創新階層,促動南寧經濟的創新發展。

如果南寧堅持本土白話為主流語言,可能南寧發展就不是現在這樣了

南寧·廣西藝術中心

如果南寧堅持本土白話為主流語言,可能南寧發展就不是現在這樣了

南寧·廣西新媒體中心

外來人口也才會更主動地融入這座城市,視這座城市為第二故鄉,熱愛這座城市,努力為這座城市付出,為這座城市的輝煌而感到傲嬌。

心安即是家,不必懂方言。

幸好,當下的南寧,就是這樣做的。

如果南寧堅持本土白話為主流語言,可能南寧發展就不是現在這樣了

南寧五象新區

擴展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