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很多人心不坏、就是脾气不好?李玫瑾:和早年的粗放养育有关

生活中,我们总是会遇到身边一些脾气很大的人,他朝我们乱发脾气之后会说一句话什么话?他们会说:"我这人心眼挺好,就是脾气不好"。然后我们就会发现,确实是有很多人其实TA人不坏,可是你不能刺激TA,一刺激就会乱发脾气且情绪激动。

为很多人心不坏、就是脾气不好?李玫瑾:和早年的粗放养育有关

对于"我这人心眼挺好,就是脾气不好"这句话,有些人认为,这是坏脾气人给自己撒野找开脱。但是李玫瑾教授在一期节目采访里曾说过:一刺激马上就爆发脾气的人,他们心眼不坏就是脾气不好,这种情况基本和早年的养育,叫"粗放养育"有关。

为很多人心不坏、就是脾气不好?李玫瑾:和早年的粗放养育有关

其实仔细想想还真是这么一回事,我们刚开始迎接小生命的时候,大概给孩子会三个小时一次奶,到了一岁、半岁的时候大概4个小时喂一次,这期间孩子有排泄和胀气,孩子在这个过程当中,几乎都是分分钟钟离不开大人的照顾。


有些家长还会主张让孩子哭,哭可以锻炼孩子的肺活量,哭了还可以长劲儿,有些孩子哭到最后可能是气通了,但是我们要知道哭只会加重孩子的痛苦。而孩子一岁之内很多痛苦的记忆,都会记忆在我们的自主神经系统上,也就是刻印在我们的内脏当中。

为很多人心不坏、就是脾气不好?李玫瑾:和早年的粗放养育有关

也就是说,孩子的哭闹在早期看护的过程里极为重要,每减轻孩子的一次痛苦,就会让孩子有一个舒适的身体记忆。能够得到及时呼应的孩子,TA的痛苦就会迅速解除,解除之后整个内脏神经系统是放松的,那么久而久之孩子的内脏就会非常放松,也就不容易积攒并且一受刺激就容易爆发。

为很多人心不坏、就是脾气不好?李玫瑾:和早年的粗放养育有关

如果一位孩子从小不能翻身,也就是半岁、一岁之内,孩子呼喊的时候大人根本不理他,那么孩子就会很痛苦,这种情况孩子的内脏记忆全是痛苦的,等到成年之后只要一个信息引发就很容爆发情绪,成为别人眼中爱乱发脾气的人。


所以说,在孩子早期的哭闹看护过程极为重要,但并非是孩子一哭闹就捧在手心里哄。那么小宝宝哭闹的时候我们需要做些什么呢?

为很多人心不坏、就是脾气不好?李玫瑾:和早年的粗放养育有关

首先,了解孩子哭闹的原因。在孩子不能自主翻身、表达意识的时候,哭就是孩子唯一向外界求助的信号。


其次,根据孩子的需求针对性止哭。小月龄宝宝的需求,无非就是饿了、渴了、拉了、困了,也就是人体最基础的吃喝拉撒睡需求。想要正确止哭,一定要正确了解孩子的需求是什么。

为很多人心不坏、就是脾气不好?李玫瑾:和早年的粗放养育有关

有些妈妈在孩子一哭的时候就给孩子吃母乳,这样的做法是不对的,虽然宝宝对妈妈的母乳没有抗拒力,但是一哭就给母乳的方法,只会让孩子真正的需求得不到妥善解决,不舒服的记忆同样会体现在内脏的痛苦记忆里。


当孩子哭闹的时候,妈妈首先不要用母乳止哭,先检查孩子的尿布是否拉了尿了,有很多小宝宝从小就生活的不将就,尿了拉了都会通过哭闹来发泄不满,直到监护人换上干净的尿布。

为很多人心不坏、就是脾气不好?李玫瑾:和早年的粗放养育有关

最后,止哭归止哭,疼爱归疼爱,溺爱的捧在手心呵护同样不可取。


孩子刚生下的时候纯洁如白纸,倘若孩子一哭就被父母捧在手心呵护,就会让孩子抓住底线滋生一些坏习惯。如果孩子的需求是胡搅蛮缠的话,对于这种无理取闹的哭不必理会,因为这并非是向外界求助的哭闹,而是无理索取的坏习惯,这一点父母千万不可忍让、娇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