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原《宋史》記載的陳橋兵變史實

《宋氏》記載了陳橋兵變的整個過程,好像沒有什麼猜測的成分,一切都在趙匡胤不知不覺之間進行的,而且趙匡胤好像被迫當上了皇帝,只能勉力為之,其實是史官為尊者諱,避免戳穿趙匡胤的陰謀而為之。為搞清整個事情的真相,有必要還原整個陳橋兵變的過程。

還原《宋史》記載的陳橋兵變史實


周世宗七年春天,北漢勾結契丹侵犯後周領土,周恭帝即位後,命令趙匡胤出兵抵抗契丹。趙匡胤當時已經成了歸德軍節度、檢校太尉,手握重兵。他一步一步做大做強全靠周世宗的提拔,當然和他作戰勇猛分不開,就拿他和南唐軍隊作戰的來說吧,南唐軍隊駐紮在河對岸的灘塗上。周世宗正商量讓駱駝帶著士兵渡河的時候,趙匡胤一個人騎著馬,橫穿河流過去,他的手下跟著他一起渡過去,打敗南唐軍隊。可見,趙匡胤部下有很多自己的親信,已經成了鐵桶一塊,完全把周世宗柴榮架空了。當他被提拔為歸德軍節度、檢校太尉的時候,已經沒有人能制住他了,這時他要不做皇帝,就會痛失時機。

他帶兵駐紮在陳橋驛,按兵不動。軍隊中有一個善於觀天象的人叫苗訓,苗訓帶著門吏楚昭輔觀察太陽下面又有一個太陽,發出黑光,摩擦動盪了很久。當夜五更,軍士們到驛門集合,揚言要讓點檢做天子,有人阻止,大家都不聽。真的有那樣的天象嗎?不一定。很顯然,苗訓是趙匡胤特意安排的人,或者是趙匡胤的弟弟趙光義特意安排的,故意讓他那麼說,還要有一個見證人楚昭輔。為什麼別人看不到兩個太陽呢?因為苗訓是善於觀天象的,只有他能看見,而別人不是善於觀天象的人,當然就看不到兩個太陽了。憑他怎麼說,人們就怎麼信。而兵士們集結驛門,顯然是受了某些人的指使。兵士們都沒什麼文化,聽說兩個太陽的神蹟,一定會躁動不安,再加上有人鼓動,就會鬧出點事情,請作為點檢的趙匡胤做天子。

還原《宋史》記載的陳橋兵變史實


說起點檢這個官職,還有一段周世宗的故事,也能說明趙匡胤做天子是天命所歸。平定關南以後,周世宗在路上,閱覽各方面的文書,得到一隻皮革口袋,裡面裹著三尺多長的木簡,木簡上寫著“點檢做天子”。周世宗覺得怪異,當時張永德做點檢,莫非張永德日後要做天子?趕上週世宗生病,回到京城,他為了避諱,任命趙匡胤為檢校太傅、殿前都點檢,代替張永德。如此一來,趙匡胤就做了點檢,正好應了木簡上的文字。不知道是誰口風不嚴,把這段故事洩露出去,讓兵士們都知道了木簡上的讖語,以為趙匡胤做皇帝是天命使然,所有人都應該順天而行,於是就有兩人士兵集結驛門,揚言要讓點檢做天子。那麼,是誰把周世宗閱讀木簡的事情洩露出去的呢?當然還是趙匡胤兄弟。當時能夠接近周世宗的只有趙匡胤兄弟,或者說只有趙匡胤自己,他可能知道代替張永德做點檢的原因,也早有做皇帝的野心,並非是什麼天象預警,而是他握有兵權,籠絡了一幫死黨。當他想做皇帝的時候,只要對部下說明情況,就會有了陳橋兵變那一幕戲劇上演。

還原《宋史》記載的陳橋兵變史實


黎明時分,兵士們逼近趙匡胤睡覺的地方。趙光義進去說明情況,趙匡胤起來,校官們亮出兵器在庭上列隊,他們說:“各軍無主,願意以太尉為天子。”趙匡胤還沒來得及回答,有人就把黃袍加在他身上。眾人圍繞著他下拜,呼喊萬歲,扶著趙匡胤騎上馬。趙匡胤攬著馬轡對將軍們說道:“我有號令,你們能服從嗎?”將軍們全部下馬說:“惟命是聽。”趙匡胤說:“太后、主上,我們都曾經侍奉他們,你們不能驚動冒犯;大臣都與我一般高下,不能凌辱;朝廷府庫、土庶人家,不得侵犯搶掠。遵守命令有重賞,違犯就逮捕殺了你們。”將軍們擁護下拜,整隊進城。副都指揮使韓通想要抵抗他們,王彥昇很快就把韓通殺死在他的住宅。

整個過程似乎是趙匡胤被迫或者說不得已而為之的,實則有人策劃,有人表演。趙匡胤部下們都是結連一氣的死黨,在趙匡胤兄弟散佈天命所歸思想的同時,早就有了擁護趙匡胤為天子的想法。因為趙匡胤做了天子,他們都會官升很多級,成為開國功臣,仕途平步青雲,享受高官厚祿。如果趙匡胤做不了天子,他們還都是戰場出生入死的將官,要拼了死命立軍功,才能換取高官厚祿,說不定還會戰死沙場,還不如擁戴趙匡胤為天子呢。再說了,誰做天子和他們自己有什麼區別呢?只要誰能讓他們得到好處,他們就擁護誰做天子。

還原《宋史》記載的陳橋兵變史實


趙匡胤和自己弟弟趙光義密謀以後,讓趙廣義搞策劃,帶領眾將搞兵變。趙匡胤為什麼不直接參與呢?因為趙匡胤是周世宗柴榮一手提拔起來的,並被委以重任,一步一步走到現在這個地步,不能吃誰打誰,做反了主子的奴才,應該有一種高姿態,哪怕做做樣子,表演一下,也可以掩人耳目,不至於被後代人罵為篡位之臣、謀逆豎子。所以,趙匡胤就成了表演的人,趙光義成了策劃和帶動執行的人,可是衝在前面的是那些大將們,趙光義只是在大將們要擁戴趙匡胤為皇帝的時候,先進去見了趙匡胤一面,或許兩個人已經密謀了,下一步該怎樣演的問題。

整個事件沒有細節,也沒有什麼心理刻畫,或許和史書的體例有關係,但不可否認的是,趙匡胤一點也不驚慌失措,也沒有受到良心的譴責,甚至連推辭一下的表演都沒有,而是順坡下驢,上馬發佈命令,直接就做了皇帝。

還原《宋史》記載的陳橋兵變史實


雖然手握重兵的趙匡胤被部下黃袍加身的表演有點拙劣,但是完全可以掩當時人的耳目,還能讓手下把反對他當皇帝的副都指揮使韓通殺死在家裡,可見兵變的策劃早就密謀好了。韓通不同意趙匡胤做皇帝,是誰走露了消息?是不是眾將已經被趙氏兄弟蠱惑,決定了趙匡胤做皇帝的兵變策略,然後合謀殺死反對的將領?

很有可能。陳橋兵變不是那麼簡單的事,而是早有預謀,並且以讖語、神蹟做先導,以群體軍事行動為手段,以趙匡胤做皇帝為目標,發動的一場軍事政變。在這場軍事政變面前,將領們受了蠱惑,當然他們可以獲得很大的利益,擁戴趙匡胤做皇帝的之後,他們會穩賺不賠的。

由此觀之,黃袍加身的表演就是面子,而軍事政變才是裡子,政變的主要領導人就是趙匡胤自己,發動政變的是他的弟弟趙光義。雖然建國以後,趙匡胤以“杯酒釋兵權”的表演剝奪了很多大將的兵權,可是並沒有剝奪趙光義的權力,而且趙光義促使發動了整個陳橋兵變事件,能讓趙匡胤做皇帝,也能讓自己做皇帝,這就難怪他日後要取代趙匡胤,做一朝皇帝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