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低風險區解除社區封閉式管理 12類人員應檢盡檢

●強化口岸疫情防控,實施省外、省內,航空、海港分類管控

●低風險地區或未發現病例社區,應解除社區封閉式管理措施,不再設置“硬隔離”“物理隔離”。除疫情防控重點人員外,原則上不限制人員流動和進出社區,不得超範圍實施人員隔離措施,允許外來人員和車輛進入,繼續實施人員和車輛出入登記、體溫檢測、健康碼查驗

●加強入境人員閉環管理,實現從“國門”到“家門”的無縫對接與全鏈條管理

為進一步抓緊抓實抓細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鞏固拓展疫情持續向好發展態勢,加快推進正常生產生活秩序全面恢復,日前,山東省委疫情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印發《全面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方案》要求,保持組織領導機制不變,保留現有各級新冠肺炎疫情處置領導小組(指揮部),設置精簡高效的實體化辦事機構。保持聯防聯控機制不變,嚴格落實防控工作屬地責任和部門責任,進一步健全完善全社會協同的防控體系。保持“四早”“四集中”機制不變,繼續全面落實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措施,堅持集中患者、集中專家、集中資源、集中救治的原則。保持專家指導與科學決策機制不變,進一步完善專家會商與技術指導機制,更好地發揮專家在科學決策、風險防範、科研攻關等方面的專業支撐作用。

《方案》明確,強化口岸疫情防控,實施省外、省內,航空、海港分類管控。強化特殊場所衛生治理,嚴格人員出入管理,做好健康監測,加強日常消毒、環境衛生和個人防護。強化學校防控措施落實,認真落實“一校一案”,嚴格學校開學核驗,加強疫情應急處置和日常防控,強化聯防聯控和工作聯動。強化醫療機構管理,做好患者救治,加強重點部位、重點環節管理和醫療物資儲備,嚴防醫院交叉感染。

《方案》要求,低風險地區或未發現病例社區,應解除社區封閉式管理措施,不再設置“硬隔離”“物理隔離”。除疫情防控重點人員外,原則上不限制人員流動和進出社區,不得超範圍實施人員隔離措施,允許外來人員和車輛進入,繼續實施人員和車輛出入登記、體溫檢測、健康碼查驗,按規定有序恢復社區綜合服務。完善公共場所常態化防控,全面落實環境清潔、消毒通風、人員防護、檢測篩查等常態化防控措施,採取多種方式優化提升查驗通行效率,做好節假日期間疫情防控。

《方案》明確,加強入境人員閉環管理,實現從“國門”到“家門”的無縫對接與全鏈條管理。加強重點地區來魯人員服務管理,嚴格排查登記和健康檢測,做好關愛幫扶,嚴防疫情輸入。加強無症狀感染篩查和管理,繼續堅持“五個一律”,強化新冠肺炎出院患者管理,實行住院治療和出院管理全閉環。加強居民個人防護,增強健康意識,減少外出活動和人群聚集,做好消毒防護,保持良好衛生和健康習慣。加強核酸檢測服務,做到四類人群(確診病例、疑似病例、無症狀感染者及上述人員密切接觸者)、發熱門診患者、入(住)院患者及其陪護人員、境外入境人員、疫情重點地區入魯返魯人員、學生摸排重點人員、特殊場所(公安司法監管場所、社會福利和養老機構等)人員、醫療機構醫護人員、教師、公共場所服務人員、口岸檢疫排查人員以及醫療衛生和疫情防控機構建議排查的人員等12類人員應檢盡檢,廣大群眾按照“自願、自費”原則願檢盡檢。

《方案》明確5月底前每個縣(市、區)至少有1所縣級醫療機構和縣級疾控中心能夠開展核酸檢測。提出開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保障地方立法,實施疾控中心標準化建設工程,啟動省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建設,建立特殊群體、特定疾病醫療費豁免制度和醫保基金應急預付制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