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位女皇武則天當皇帝時期做的五件大事

一代女皇武則天臨朝稱制以來,主要做了以下幾件事情:

一是改組中央。在立了唐睿宗之後,武則天就把李旦豫王府的高級幕僚補充到重要崗位上來,文明元年(公元684年)二月二十五日,以太常卿、檢校豫王府長史王德真(據《大唐新語》稱,他是裴炎的舅舅)為侍中;以中書侍郎、檢校豫王府司馬劉禕之同中書門下三品。武則天還重用以武承嗣、武三思為代表的武氏集團,閏五月,提拔禮部尚書武承嗣為太常卿、同中書門下三品。武則天在晉升韓王、定州刺史李元嘉為太尉,霍王李元軌為司徒,舒王、青州刺史李元名為司空的同時,又晉升滕王李元嬰為開府儀同三司,魯王李靈夔為太子太師,越王李貞為太子太傅,紀王李慎為太子太保,這七位都是活著的唐高宗的叔父輩,是李唐宗室的代表人物,武則天給予他們高官厚祿,表面上以示尊崇,但實際上是欲擒故縱,麻痺他們。因太尉、韓王、定州刺史李元嘉和魯王李靈夔是同父同母兄弟,武承嗣和武三思等人就屢屢勸說武則天先拿他們兩位兄弟開刀。武則天招來宰相商議,劉禕之和韋思謙閉口不言,而裴炎從大局出發,極力反對,武則天雖然內心不悅,但還是沒有動手。

二是樹立個人和家族權威。唐睿宗即位後,二月十二日,武則天駕臨武成殿,唐睿宗率領文武群臣給武則天上了個尊號;十五日,武則天又臨朝,派遣禮部尚書武承嗣冊封李旦為嗣皇帝。此後,武則天就經常臨朝聽政,武氏搖尾系統開始爭相奉獻符瑞,為武則天改朝換代製造輿論。高宗晚年委任尚書左丞馮元常,百官奏事,高宗經常會說:“朕身體不佳,你們稟報給元常平章。”馮元常曾經秘密對高宗說:“中宮(指武則天)威權太盛,宜予以壓制。”雖然唐高宗沒有實施,但卻深以為然。嵩陽令樊文獻上瑞石,武則天命於朝堂上予以展示,馮元常說:“有獻媚欺詐的嫌疑,不可以此來糊弄天下。”武則天很不高興,將其貶為隴州刺史。等到八月把唐高宗埋葬到乾陵之後,武承嗣又請求太后武則天追贈武氏祖宗,建立武氏的七廟,裴炎勸諫道:“太后母儀天下,應該顯示大公無私,不可對自家親戚過於偏袒。難道沒有看到西漢呂太后的覆轍嗎?”武則天說:“呂雉把大權交給了自己家的人,所以才導致反抗。如今,我只是追尊我家祖先,又有什麼關係呢?”裴炎又說:“什麼事都該防微杜漸,把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裴炎的話完全與武則天的心思是南轅北轍,武則天自然是聽不進去。九月二十一日,武則天追尊自己的五世祖武克己為魯靖公,其妻為夫人;高祖武居常為太尉、北平恭肅王,其妻為王妃;曾祖武儉為太尉、金城義康王,妻為王妃;祖父武華為太尉、太原安成王,妻為王妃;父親武士彠為太師、魏定王,其妻為王妃。又在老家文水縣修建五代祠堂。根據《唐大詔令集》記載,武則天還下詔追尊李唐宗室的祖先老子李耳的母親為先天太后,此舉的暗示意義非常明確,那就是追尊你們李唐祖先的母親,提高其地位,是為了身為當今皇帝母親的武則天自己服務的,讓其與兒子並立於朝堂之上找到一個合理的依據。

三是消除隱患。武則天擔心長安方面會出現問題,她給西京留守劉仁軌寫信道:“昔日,漢高祖劉邦把關中託付給蕭何,如今我把關中交給你也與此相仿。”時年已八十三歲的劉仁軌上書,推辭自己年邁,請求辭職,又舉出呂雉覆滅之事給武則天敲一敲警鐘。武則天專門命武承嗣攜帶親筆信前去安撫,她在信中寫道:“如今,因皇帝還在服喪,我才代替皇帝處理朝政,您的教誨令我既感到羞愧,又覺得寬慰。大人忠貞的操守,始終不渝,正直的氣節,古今少有。我剛聽你的話,還非常茫然,仔細回想起來,實在是良藥啊!您是先朝的舊德,為四海所仰望,希望您能以匡救天下為懷,不要再提年老了。”劉仁軌在朝中威望甚高,他又年事已高,根本不會再產生非分之想,武則天對其進行拉攏要比打壓有利得多。然而,對於能夠危及到自己統治的人就不是這樣了,就算是自己的兒子,武則天也好不手軟。二月九日,武則天命令左金吾將軍丘神勣(丘行恭的兒子)前往巴州,名義上是查看前太子李賢的住宅,以免受到危害,但實際上卻暗示丘神勣殺掉李賢。二月二十七日,丘神勣來到巴州後,將李賢囚禁起來,逼迫李賢自殺。《鄴侯外傳》記載,唐肅宗時,宰相李泌曾談及往事,稱,李賢當上太子後,李顯、李旦也是日夜憂慮恐懼,在父母面前,什麼話都不敢說,李賢曾寫了一篇《黃臺瓜辭》,希望能讓唐高宗和武則天回心轉意,歌詞為:“種瓜黃臺下,瓜熟子離離。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三摘尚自可,四摘抱蔓歸。”即便寫了這,也無法避免自己的被廢被殺。李賢被害後,武則天歸罪於丘神勣,將其貶為疊州刺史,但這不過是為了掩人耳目,不久,丘神勣又官復原職了。三月十六日,唐朝政府在顯福門給李賢舉行哀悼儀式,次日,追封其為雍王。四月十日,武則天又把畢王李上金改為澤王,任命為蘇州刺史;葛王李素節改為許王,拜為絳州刺史。二十二日,把廬陵王李顯押往房州(今湖北省房縣),二十六日,又將他遷往均州(今湖北省丹江口市),令其住在過去濮王(唐高宗哥哥李泰)的房子裡。

四是進行改革。九月六日,武則天下令大赦天下,再次改元為光宅元年。武則天不惜一年改三次元,把年號改為光宅,意味著什麼?武氏自稱出自姬姓,而洛陽則是東周的舊都,重造舊都,令其光宅四方,最後實現武周的革命,這是武則天改元光宅所蘊含的重要暗示意義;與此同時,武則天又下令把東都改為神都,洛陽宮殿的名稱改為太初宮。旗幟以金色為最尊貴,以紫色修飾,畫以雜文;八品以下,過去穿青色的官員改穿碧色。改變官衙名稱:尚書省為文昌臺;尚書左右僕射為左右相;六部為天、地、春、夏、秋、冬六官;門下省改為鸞臺,長官由侍中改稱納言;中書省改為鳳閣,長官由中書令改稱內史;御史臺改稱左肅正臺,專管中央,又增加了一個右肅正臺,負責地方巡視;其餘部門的名稱也都換一個遍。

五是防禦東突厥。如今,東突厥已儼然成為唐朝最直接的威脅了,其兵鋒時常及於今河北、山西、陝西、寧夏中部一帶,直接威脅到了唐朝的統治,武則天命程務挺擔任單于道安撫大使,對東突厥採取安撫、打擊、瓦解、防禦結合的策略,以期穩定帝國的北部邊境。

武則天的這一系列舉措,讓明眼人一眼都看出了她意欲奪取政權、改朝換代的用心,當時,朝中武氏集團飛揚跋扈,李唐宗室子弟人人自危,朝中上下的正直之士個個心懷不滿,在這種情況下,一群失意之人就聚集在一起,決定以擁護廬陵王李顯復辟為名,起兵討伐武則天!這群人主要包括:眉州刺史、英公李敬業(李勣的孫子)及其弟弟、周至縣令李敬猷,給事中唐之奇,長安主簿駱賓王,詹事同直杜求仁,周至縣尉魏思溫,監察御史薛仲璋等等。李敬業因故被貶為柳州(今廣西省柳江縣)司馬,李敬猷被免官,唐之奇被貶為括蒼(今浙江省麗水市)令,駱賓王被貶為臨海(今浙江省臨海市)丞,杜求仁(杜正倫的侄兒)被貶為黟(今安徽省黟縣)令,魏思溫原本擔任御史,也遭到貶謫。

開始了她一生的傳奇生涯。

中國第一位女皇武則天當皇帝時期做的五件大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