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石頭咋鋪不平神祕老人一鋪就行扶余萬善石橋背後的傳奇故事

一塊石頭咋鋪不平神秘老人一鋪就行扶余萬善石橋背後的傳奇故事

建於民國初期的松原扶余市原石橋鄉萬善石橋,曾經是我省最早的公路橋樑。萬善石橋建在扶余縣有名的賈津溝子上。

就是這座三孔石拱橋的背後,有一個流傳了近百年的故事。就在萬善石橋竣工那天,橋旁邊的大戲臺上鑼鼓齊鳴,戲臺上更是人來人往,好不熱鬧。

可誰知,就在這節骨眼兒,橋上出了差子。

原來,橋面正中間有一塊磚頭大小的石頭咋鋪也不合適,你說怪不。

一塊石頭咋鋪不平神秘老人一鋪就行扶余萬善石橋背後的傳奇故事

大家這頓忙呼啊。

張石匠、李石匠鋪了半天,勞而無功。

那石頭不是大,就是小;不是薄就是厚,這可咋整。

幾個石匠急的那天是一腦門的汗哪,還是白搭。

最後,大家沒招了,去找老把頭去吧。

老把頭來了,他左看右看,中間又看。只見他哈下腰,從地上拿起一塊小石頭,然後說出一番話來。

老把頭到底說出什麼有份量的話來呢?咱接著往下看。

老把頭說呀,這塊石頭就是咱今天建的這座橋的中間石,為啥咋安也不合適呢?

是呀,是呀。眾石匠附和著。

咱們得先給橋起個好名,這塊石頭它才能落戶。

一塊石頭咋鋪不平神秘老人一鋪就行扶余萬善石橋背後的傳奇故事

於是,老把頭將當地的幾戶大財主請到橋上。一石二鳥,既要踩新橋,又要給橋起名。

哎,這任務艱鉅呀。

老把頭舉起手中那塊石頭,掃了那幾個財主一眼,大聲說道:“誰把這塊石頭鋪上,就用誰起的名。”

好主意,好主意。財主們都叫著好。

老把頭沉吟了下又說:“不過得先起名,後鋪石頭。”

家住在橋東的財主石老拱首先站了出來,他先清清嗓子,然後從他那公鴨嗓裡說出幾句話來。

“石老拱踩新橋,走一步來笑三笑;橋西兩旁三畝地,歸我老拱別爭吵;要問起個什麼名,名正言順石拱橋。”

石老拱唸叨完自己的幾句話,拿起那塊石頭就鋪,可是咋鋪也是不合適,頓時滿臉通紅,灰溜溜地退到了一邊。

一塊石頭咋鋪不平神秘老人一鋪就行扶余萬善石橋背後的傳奇故事

接下來輪到橋西財主姚老三出場了。只見他走在橋上,嘴裡振振有詞。

“姚老三踩新橋,走一步搖三搖;千人萬馬把橋過,留下金錢歸老姚;要問此橋叫何名,名正言順搖錢橋。”

姚老三滿心希望他能如願以償,可是偏偏不遂人願。無論他咋鋪,依然是沒啥效果,急得他滿腦門兒汗珠啊,那是噼裡啪啦往下掉啊。

看著一臉羞愧的姚老三敗下陣來,大家都吃吃地憋不住笑。

老把頭掃視了一下那幫財主,又問了一句:“誰再來試一試?”

無人應答,土財主們一個個大眼瞪小眼,亂了分寸。

一塊石頭咋鋪不平神秘老人一鋪就行扶余萬善石橋背後的傳奇故事

就在財主們無計可施的當口,不知從何處走來了個窮老頭。

看到擠到跟前的窮老頭子,財主們那是格應的直撇嘴,一付瞧不起的神情。

心中都在說:看你那窮嗖嗖的模樣,上這得瑟啥呀。

誰知這時候,窮老頭髮話了。

“窮老頭子踩新橋,它不姓石來不姓姚;黎民百姓橋上過,永保石橋堅又牢;要問此橋叫什麼?千古垂名萬善橋。”

窮老頭子唸完這幾句嗑,大步流星地走到那塊石頭前,嘴裡振振有詞。

一塊石頭咋鋪不平神秘老人一鋪就行扶余萬善石橋背後的傳奇故事

“萬善橋,這回你可完善了。”說著只見他用腳踢起石頭,就看那石頭,在地上轉了三圈,然後就聽“吧噠”一聲,正正好好落到誰也鋪不明白的橋面上。

看那石頭,真是可釘可鉚,嚴絲合縫,如同開始就長上的一樣。

好,好。

在眾人的一片叫好聲中,老把頭和石匠們都走上前去,向窮老頭子道謝。

窮老頭子卻頭也沒回,揚長而去。

在場的人誰也不知道他姓甚名誰,家住何方。

有人猜測,窮老頭也許是神仙也說不定呢。

一塊石頭咋鋪不平神秘老人一鋪就行扶余萬善石橋背後的傳奇故事

前面所說,不過是一個民間傳說而已。但真正的石橋至今依舊座落在扶余縣城西北,長春嶺鎮西南。

這座民國元年募捐修建,民國十年竣工的石橋,為人類可是做出了老大貢獻了。

石橋結構和石工藝術精良,三個橋孔設計高度適中。

如此設計不僅減輕橋身重量,節省建築材料,還可以分洪緩流,穩固橋身。

橋墩呈船型,迎水面鑿成分水尖,可以起到抵禦洪峰,保護橋墩的作用。

三個橋孔都是荷花瓣形,邊緣上雕襯荷花形,一方連續紋飾,中間橋孔上方正中雕嵌一個作噴水狀龍頭。真是別具一格。

橋身南側鐫刻“天地同休”,“萬善石橋”,八個大字,北側則刻有“流芳百代”四個大字,筆鋒渾厚有力。

如今,富有民族風格的萬善石橋早已光榮退休,經過修繕後,已徹底被保護起來,名列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列。

想看扶余市萬善石橋嗎?那就早點出發吧,交通便利,挺好找的。

一塊石頭咋鋪不平神秘老人一鋪就行扶余萬善石橋背後的傳奇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