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行就秒光,人人都在搶的“收益憑證”是個啥?

資管新規下發後,銀行理財不再允許剛性兌付。在這種情況下,有小夥伴問文書君,還有沒有本金保障型的理財產品?還真有,它就是券商收益憑證。那麼券商收益憑證是什麼?下面簡單跟大家介紹一下。


發行就秒光,人人都在搶的“收益憑證”是個啥?

1、收益憑證是什麼?

收益憑證是一項場外市場的債務融資工具,是證券公司以私募方式向(合格)投資者發行的,約定本金和收益的償付與特定標的相關聯的有價證券。

收益憑證作為債務融資工具,其背後是以發行方,即整個證券公司作為信用支撐。

它不是券商代客理財,而是券商以自己的信用作擔保,跟投資人借錢,拿到錢後再去做投資。券商收益憑證可以看做是一張債券,券商承諾到期償還本金和固定收益,安全性有一定保障。

通俗點說,收益憑證類似短期債券,證券公司向客戶借錢,然後約定期限還本付息。某種程度上,你可以理解成這是證券公司的“存款業務”。


發行就秒光,人人都在搶的“收益憑證”是個啥?

2、收益憑證的優勢是什麼?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收益憑證明確保本

原因是,證券公司發行的收益憑證,募集的資金是用於補充公司的運營資金,不指向具體的某一資產或業務,由證券公司負責本息兌付。對於券商而言,收益憑證是表內負債,以券商的信用為依託,是帶有法定責任的。

換言之,只要券商不破產,固定收益型的收益憑證到期都能還本付息。


發行就秒光,人人都在搶的“收益憑證”是個啥?


券商收益憑證分為兩類,一種是約定了固定的收益的,另一種是固定收益加上一部分浮動收益,這兩種都是保本的。

固定收益類產品在封閉期內不能贖回,它的收益大部分在4%以上,期限越長的產品,收益越高;浮動收益類產品一般支持轉讓,有保底收益+浮動收益。它的浮動收益一般跟高風險標的有關,比如期權。期權類似於賭博,猜對了拿到收益,猜錯了這部分浮動收益就沒了,但是保底收益還是有的。


發行就秒光,人人都在搶的“收益憑證”是個啥?

2019年上半年,證券公司合計發行收益憑證18146只,發行規模達4022.58億元。

除了保本付息之外,收益憑證還具有認購起點較低、封閉時間可以靈活選擇等特點。收益憑證類產品都是5萬起投,可以選擇的投資期限也很多,短則7天、14天、半個月,長則364天、546天、728天等,期限短的產品收益率在3%-4%,半年以上的預期收益率達到5%以上,而且不需要交納任何管理費和手續費。

這樣的產品替代銀行理財也是不錯的選擇,您瞭解了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