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人有多環保?一盞“銅風燈”看漢代環保文化

今天,到訪合浦縣漢代文化博物館,合浦這個地方歷史文化傳這方面做得還是很到位的。

漢代人有多環保?一盞“銅風燈”看漢代環保文化

在博物館外的廣場就可以感受到漢文化的歷史氣息,別看只是一個縣博物館,卻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裡面出土的文物更是讓人為之讚歎!但在眾多的文物中,筆者對一件造型奇特的展品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這件文物展品叫做“銅鳳燈”。

跨越千年的環保巧思——羽紋銅鳳燈

銅鳳燈現世

漢代人有多環保?一盞“銅風燈”看漢代環保文化

1971年在廣西北海合浦縣望牛嶺,考古人員正在發掘西漢晚期一號漢墓,突然,一名考古人員大叫了一聲,其他隊員聞聲而來,當大家看到眼前的這盞銅鳳燈時,都不約而同的發出讚歎。出土的這一對銅鳳燈,高33釐米、長42釐米、寬15釐米,外形仿鳳鳥,雙足並立,昂頭回望,尾羽後曳下垂與足共同支撐全身,顯得十分穩重。鳳通體細刻羽毛,頭、冠、頸、翅、尾、足,比例勻稱,輪廓清晰,栩栩如生。鳳背部有一圓孔,放置燈盤,頸內空,由兩節套管相連,可以折開和轉動,腹腔可以盛水,嘴銜叭形燈罩,正好罩在燈盤上方。

漢代人有多環保?一盞“銅風燈”看漢代環保文化

銅鳳燈可是合浦漢代文化博物館的鎮館之寶。銅鳳燈製作精巧,造型逼真美觀,具有極高的文化藝術觀賞性。是西漢古代青銅器中不可多得的精品。這對銅鳳燈曾經可是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土文物展覽”飄洋過海,到過日本、羅馬尼亞、南斯拉夫、墨西哥、荷蘭、比利時等國展出的。1995年,再次跨出國門,隨“中華文明珍寶展覽”赴挪威等國展出,令北歐觀眾讚歎不已,而名揚四海,載譽而歸。

銅鳳燈的環保理念

漢代人有多環保?一盞“銅風燈”看漢代環保文化

一、鳳鳥背部有一個圓孔,用來放置長柄燈盞。當蠟燭燃燒的時候,油煙通過鳳鳥嘴裡銜著的喇叭形燈罩,進入頸管,再導入腹腔。它的腹部是空的,可以放水,腹部上空放著一個活動的圓形燈盤,這樣燈盤上的蠟燭點燃時,油煙可以通過喇叭口燈罩到達頸部,然後再溶入腹腔水中,從而保持室內的空氣清新。

二、鳳燈採用了漢代分鑄法,燈盞、燈罩以及頸部、身軀分段鑄造,這種設計容易拆卸,方便加水和清理煙垢,組裝也十分簡單。

漢代人有多環保?一盞“銅風燈”看漢代環保文化

三、它的照明功能設計得也很科學,燈罩是反射和聚光的裝置,轉動它就可以有效地調節燈光照射的範圍和角度,非常實用。

銅鳳燈,其構思新穎,顯示了2000年前我國工匠們的精湛手藝和高度智慧,是我國古代燦爛文化和勞動人民高度創造才華的歷史見證。

漢代人有多環保?一盞“銅風燈”看漢代環保文化

環境汙染問題已成為當今世界的一大公害,引起全球人類的廣泛關注。原來不止現代,我國古代人民在2000多年前的漢代就已考慮到防止空氣汙染問題,還設計製作了許多精妙絕倫的消煙燈具,實在難能可貴。

其他漢代環保燈具

當然,合浦出土的銅鳳燈是為一絕,但我們漢代是燈具發展的繁榮期,造型多元,製作精良,奉死如生的喪葬觀念盛行,墓葬中的燈似乎起到與神靈界溝通聯繫的作用,各種燈在隨葬品種佔據極其重要的地位。當然漢代的環保意識也貫徹始終,在各式燈具上都有很好的體現。我們接下來就來欣賞漢代的各式環保燈具。

一、漢代鎏金青銅鹿燈

出土於一號墓南迴廊下層西部,鹿燈一組兩件,大小形制相同,通體鎏金。燈通高45釐米,全器從上至下由燈盤、支架、鹿座三部分組成,鹿昂首,口中銜支架,上承盤。

漢代人有多環保?一盞“銅風燈”看漢代環保文化

鹿燈一組兩件,大小形制相同,通體鎏金。燈通高45釐米,全器從上至下由燈盤、支架、鹿座三部分組成,鹿昂首,口中銜支架,上承盤。燈盤為環狀凹槽,盤徑22.2釐米,盤深2.1釐米,盤內置三隻圓錐狀燭釺。支架為靈芝造型,呈橫S狀,上有柿蒂紋花瓣和花苞。鹿座通高30釐米,長24.5釐米,鹿作向後蹲踞狀,昂首向上,鹿角單獨鑄造,可自由拆卸,鹿尾貼地成為除足之外的另一支撐點,增加了整個燈的穩定性。該燈造型優美,鑄造精良,集實用性與藝術性於一體,為漢代燈具中罕見精品。

二、西漢長信宮燈

西漢長信宮燈,中國漢代青銅器,1968年於河北省滿城縣(今河北省保定市滿城縣西南約1.5公里的山崖上)中山靖王劉勝妻竇綰墓中出土。該宮燈有"長信"字樣,為竇太后居所長信宮中使用,故名"長信宮燈"。現藏河北省博物館。

漢代人有多環保?一盞“銅風燈”看漢代環保文化

宮燈燈體為一通體鎏金、雙手執燈跽坐的宮女,神態恬靜優雅。燈體通高48釐米,重15.85公斤。長信宮燈設計十分巧妙,宮女一手執燈,另一手袖似在擋風,實為虹管,用以吸收油煙,既防止了空氣汙染,又有審美價值。長信宮燈上部燈座底部周邊刻有"長信尚浴,容一升少半升,重六斤,百八十九,今內者臥"的銘文,仔細觀察,其字跡稍嫌潦草,可能是後來才刻上去的,故"長信尚浴"似乎並不是此燈的最初所有者,最初的所有者應當是先刻上去的,且字跡比較工整,所以燈體上6處"陽信家"字樣的銘文說明宮燈原本是屬於陽信夷侯的劉揭之家。

三、東漢錯銀銅牛燈

東漢青銅器,1980年出土於江蘇邗江縣甘泉2號東漢墓,現收藏於南京博物院。

漢代人有多環保?一盞“銅風燈”看漢代環保文化

銅牛燈由燈座、燈盞、煙管三部分組裝而成,燈座是一俯首站立、雙角上聳的黃牛。牛腹中空,揹負圓形燈盤,燈盤一側設置扁平把手,便於轉動燈盤,盤上飾兩片可以靈活轉動的燈罩,其中一片刻鏤空菱形斜方格形紋,起到散熱、擋風和調光的作用。

四、東漢胡人俑陶座燈

東漢時期的陶瓷器,俑座為男性,頭部仰視燈盤,右手撐地,左手舉託燈盤,跣足盤腿而坐。現收藏於合浦漢代文化博物館。2008年12月廣西合浦縣寮尾M13b出土。

漢代人有多環保?一盞“銅風燈”看漢代環保文化

俑座為男性,髮髻置於前額,頭部纏巾,深目鼻高,尖下巴,絡腮鬍須。頭部仰視燈盤,右手撐地,左手舉託燈盤,跣足盤腿而坐。腹內中空。燈盤敞口,直腹,下部折收與男俑左手相連,盤內支釘缺失,僅見支釘洞。

五、銅牛燈

銅牛燈是國家一級文物,漢代文物的精品。

漢代人有多環保?一盞“銅風燈”看漢代環保文化

出土於睢寧劉樓的漢代墓穴,為水牛馱燈的形象,由牛身、燈座和燈頂組成。水牛昂首站立,牛體中空,牛背中心有圓洞,上置圓筒至燈座,燈座有頂蓋,牛兩角作為通道,與頂蓋相連,煙可進入兩牛角進行水解,起到環保作用。銅牛燈反映了當時銅器加工的工藝水平和人們的環保意識。

環保、美觀的漢代燈具,至今仍能大放異彩

一盞銅風燈,帶我們穿越千年,讓我們瞭解漢代的生活理念,感受到大漢的環保文化的興盛。歷經兩千多年的歲月洗禮,羽紋銅鳳燈仍在用它豐富的內涵,為我們提供源源不斷的文化靈感。直至今時今日,我們看到這些精美的漢代文物,仍會不由得發出讚歎!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我們也應該不斷提高文化自信,講好文物故事,共同讓文物真正的活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