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果:從女神教授到“萬人炮轟”;央視上將“耄耋”讀成“毛至”

陳果:從女神教授到“萬人炮轟”;央視上將“耄耋”讀成“毛至”

不知道並不可怕和有害。任何人都不可能什麼都知道,可怕的和有害的是不知道而偽裝知道。——托爾斯泰

世人皆知無知的可怕,它有如黑夜無燈,或如身處迷霧之中無所自拔。可相較於無知更為可怕的是,假借世俗精神力量的偽裝來充實自己。

一定時間內,或許自己尚能感受到填補了精神匱乏的滿足,可理性思考過後,只剩餘內心的空洞和無盡的虛無。世上最不缺乏的便是此等停留在表象的精神灌溉,一旦有所提升便幡然醒悟。

伴隨中國現代社會的不斷髮展,如今眾人的生活便逐漸與互聯網及相關文化牢牢綁定。需要承認的是,通過互聯網或更多相關的媒體平臺,可以使世人便捷的獲得精神愉悅和澆灌。藉此由來,也衍生了眾多以便於理解的文化知識為核心內容的網紅。

陳果:從女神教授到“萬人炮轟”;央視上將“耄耋”讀成“毛至”

甚至日前,有一位來自於復旦的思修老師,她的課程就一度遭人追捧。通過生動形象的描述,愛情等情感問題在她口中儼然成為了通俗易懂的淺顯道理。可日後學生及社會大眾深究她的觀點,卻又將其嚴厲責備,這背後又有何種原因呢?

這位曾經名聲在外的復旦教師就是人稱"網紅"的陳果教授。原本身為復旦大學哲學系博士的她,自從任教以來,便與"網紅"結下了不解之緣。

"網紅"教師的成名之路

如今已然是37歲的陳果,此前的生活似乎過於平靜。外表出眾,氣質超群的復旦哲學博士,何以成為了備受爭議的網紅,或許還要從幾年前她任教的科目尋找根源。

不論是國內的頂尖高等院校,或是普通高校,在學校接受培養的學生難以避免接觸的科目之中,就有一門課叫做"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陳果:從女神教授到“萬人炮轟”;央視上將“耄耋”讀成“毛至”

該課程的由來還要追溯到多年前國家在商討對於大學生思想道德培養的往事。如今該科目已成為所有中國大學生的必修之一。可因為其中的內容過於枯燥、平淡,多年來也飽受學子非議。

而陳果的走紅正是源於她開始任教這門科目。原本身為哲學專家的陳果,在開始任教思修課之時,並非採取一般教師任教的方式。憑藉出眾的口才和善於分析的思想,陳果將自己上課的內容轉換為當前社會學生樂於傾聽的內容。

其中最為出名的當屬她對於愛情觀念的分析。初入大學生涯的眾多學子,本就對愛情一無所知;加上陳果巧妙的言論轉換,很快,陳果的課程就成為了眾多校內學子奉若至寶的精神食糧。

當時的一眾學生,並未在第一時間理性思考陳果講述愛情觀念的正確與否。反之,更是選擇了第一時間大力推崇。久而久之,陳果的課程也逐漸聲名遠播。而她成為網紅的契機,也恰好在此時成熟落地。

起初源於課程進展過程中學生錄製視頻的上傳,

陳果的形象也藉此成功在互聯網上掀起了波瀾。當時對於國內"網紅"的審美傾向還停留在對於美貌或者獵奇心理的表面程度。而陳果關於愛情觀點的講述瞬間與一眾"網紅"形成了天壤之別。

陳果知性成熟的氣質和她身為博士教師的身份都給予了大眾廣泛的好感。以至於同很多學生一樣,未及思考她講述觀點的正確性,眾人便普遍選擇了接受陳果的理論和形象。

從受人追捧到遭遇"炮轟"

前些年裡,陳果在中國互聯網中的形象一度形成了萬人追捧的熱潮。而她本人的形象也逐漸被廣泛的讚揚。最火的那段時間裡,陳果的思修課程無一不是座無虛席,甚至人潮湧動。她也毫無疑問成為了一代大學生和成人心目中的愛情導師。

可單單憑藉個人形象和人格魅力所支撐的精神內容往往難以存留過久。很長一段時間以來,陳果備受追捧的原因也源自於她吸引人眼球的特異性。正因如此,當世人對此完全認知清楚之後,陳果的"網紅"生涯也來到了終點。

陳果:從女神教授到“萬人炮轟”;央視上將“耄耋”讀成“毛至”

原本追捧陳果的大多數民眾集中於涉世未深的大學生和處於社會低下階層的中年群體。他們在精神匱乏的人生階段恰巧契合了陳果授課的觀點,才有了當時的社會轟動。而對於這種停留在表面的"心靈雞湯"式的安慰理論,很容易就受到了旁人的質疑。

同時,陳果講述的愛情觀念更是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當所有人發現她表達的內容與現實存在差異的時候,她也自然跌下了神壇。

原本的追捧因為價值觀的對立受到了社會的廣泛批評,甚至被學生"炮轟",認為她傳遞了虛假的精神內涵。

再加上她走紅之後,經常身處於各大節目之中,可她竟在一檔央視節目上錯誤將"耄耋"一詞讀成"毛至",更是讓人不解和懷疑。帶著巨大的輿論壓力,陳果終於走下了神壇。

陳果:從女神教授到“萬人炮轟”;央視上將“耄耋”讀成“毛至”

課程被質疑背後的真相

從"女神教授"到"萬人炮轟",陳果似乎從未改變她原本的立場和觀念,陳果在自己熱度消退之後,也默默回到了大學校園做起了她最初的授課工作。而如今,外界仍有無數的學者甚至各大媒體熱烈討論著陳果走紅前後巨大反差的原因。

從莫衷一是的聲音之中,世人尚可接受的是,陳果並非欺世盜名的學術騙。相較於當今社會殘酷而明顯的現實,陳果提出和崇尚的或許只是一種她精神世界的理想觀點。她給予學生的思想文化更多集中在樂觀生活和理論化的愛情層次,這也是最初她的課程走紅網絡的根本原因。

反觀接受她觀點內容的普通大眾,真正迫切需要的是可以實際應用於現實生活的信息,這也就造就了陳果很快跌下神壇的結局。作為普通大眾,更多需要接受的是現實生活的打磨,而非理想的神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