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什麼“為母則強”,只不過是打牙吞血式的硬扛


哪有什麼“為母則強”,只不過是打牙吞血式的硬扛

01

一起工作的同事孟姐今天突然告訴我她打算離開這座城市,回老家了。

想到她是一個單親媽媽,每天都在拼命工作和接送孩子之間來回奔波,因此,我便自然而然的以為她是出於方便照顧孩子的緣故。

“回老家的話你或許會輕鬆一點,而且,點點(她兒子)也能被照顧的更好一些,這樣的話,你再也不用因為覺得沒能給他提供良好的條件而自責和內疚了。”我如實的告訴她自己的想法。

誰知聽到我這樣說,她只是輕聲的抽了抽鼻子,並未回話。

覺察到她的不對勁,我便小心翼翼的問她是不是還有什麼難言之隱。

“嗯……覺得自己在這座城市混不下去了。很多次我都給兒子說咱回去吧,可是他不願意。呵呵,我也知道大城市挺好,但卻不是我們孤兒寡母該呆的地兒。”她搖著頭嘆了一口氣。

正當我打算說一些安慰她的話時,她反而樂觀的開導了我。

“你可不要以為我這是打退堂鼓了哈!我是衡量了在兩座城市生存的利弊後才做的決定。而且,回去的話,可以時不時的讓我媽幫我照看一下點點,我也能更加全身心的投入工作。放心吧,不管在哪,我一定都會給兒子一個好生活!再苦、再累、再怎麼折騰我都能堅持下去。”

聽她說完這一席話,我豎起大拇指誇讚了她,並表示她一定會如願以償。

接下來,我又告訴她,雖然她總是自責陪孩子的時間很少,但年幼的孩子卻非常聰明懂事,而且她們娘倆的相處也如同朋友一般。

我說的確是真心話。

這兩年,儘管孟姐在工作中猶如拼命三娘,有時還會因為工作而耽誤接送孩子,但兒子的教育問題她確實一點也沒落下。

孩子打小就比同齡人聽話和懂事不說,有很多次孟姐晚上加班,因為一時拖不到人照顧他,便將他帶到了單位。

有次,我們從晚上六點一直加班到凌晨一點,她家孩子非但一點都不鬧騰,還特別安靜的趴在她旁邊寫作業,直至最後竟不聲不響的趴在桌上睡著了。

也正因為兒子對自己工作的理解,但凡提及到他,孟姐總會一臉驕傲地表示,“兒子就是我心中的指明燈,只要有他在,我永遠就會有前進的動力!”

哪有什麼“為母則強”,只不過是打牙吞血式的硬扛


02

其實,每次只要看到孟姐,我腦海中總是會閃現“女子本弱,為母則強”這句話。

我曾多次看到她因為被客戶刁難而委屈到落淚,但只要幼兒園打來電話,她總是瞬間就能把眼淚收下。

除此之外,遇到其他人不願意談的客戶,或者我們都覺得太過胡攪蠻纏的業務,她也總是想盡一切辦法去爭取拿下,甚至她曾為了籤一個單子,帶著兒子在客戶樓下等了整整一個晚上。

也會有同事覺得匪夷所思,認為她為了賺錢“不擇手段”,完全不疼惜自己年幼的孩子。

但,事實上,哪會有母親不心疼自己的孩子呢?只不過對一個女人來說,賺錢和帶娃兩者有時不能兩全罷了。

抱起磚就沒法再抱孩子,放下磚就沒法去養孩子。

為人父母,不僅多了一份責任和擔當,更得把生活拋過來的諸多難題打牙吞血式的硬抗。

即便是因為工作而疏忽了孩子,或者是由於照顧孩子而給工作帶來諸多不便,他們也得咬緊牙關,絲毫不敢怠慢。

哪有什麼“為母則強”,只不過是打牙吞血式的硬扛


03

前幾天去醫院檢查身體,在排隊掛號的時候,遇到了一個兩個孩子的媽媽,當時她後背背了一個孩子,胸前還“戴”了一個,一個人氣喘吁吁的左顧右盼。

許是感覺到她的不易,沒多久,過來了一個醫院的志願者,問了她一些就醫信息後,便在自助機上熟練的一陣操作,接著把彈出的掛號單給了她,並囑咐她到診室門口隨時關注著廣播叫號。那位媽媽道了謝,接過自己的掛號單,便急匆匆地走了。

後來,我在取完自己的掛號單在等待上樓的電梯時再次遇見了她,只不過,她那時除了身上的兩個孩子,右手裡還用手提袋拎了一大包寶寶用的物品,整個人佝僂著身子挨著牆站著。

見此狀,我便走過去幫她拎起了手提袋,她羞澀地向我道了謝,而後和我閒聊了起來。

原來,她是一個全職媽媽,不滿八個月的小兒子當天發燒,丈夫又恰巧出差在外,她不放心把大兒子扔在家,只能把兩個孩子一同帶了過來。

我告訴她,自己真的對她既傾佩又訝異。

傾佩的是一個女人獨自帶著兩個孩子在醫院裡來回奔走實屬不易,訝異的是看起來那麼瘦削的她,卻能拿著那麼多東西,又帶著兩個孩子,一個人樓上樓下一刻也不停息。即便是一個男人,這樣折騰下來也會是很累的吧。

不過,她倒是看得很開,“呵呵,不用把我說的那麼偉大!沒有女人天生就那麼堅強,只不過都是因為孩子,只能咬著牙硬扛罷了。”

哪有什麼“為母則強”,只不過是打牙吞血式的硬扛


04

有一句話叫,“女人有了孩子,就有了軟肋和鎧甲。

每一位母親都是百鍊成鋼的聖鬥士。

她們堅韌不拔,不管經歷怎樣的酸甜苦辣,都能用柔弱的臂膀支起一片天下。

彷彿是一個超人一樣,她們總是看起來無所不能,即便遇到再苦再難再累的事情,她們也都能見招拆招的解決。

因此,但凡提起“母親”二字,我們總是忍不住感嘆著偉大!

然而,我們是否忘記這樣一個事實:所有的母親,她們也曾是一個懵懂柔弱的小女孩,也曾擁有美麗的外表,有過恣意的青春,過得舒心自在,她們會因為遇到困難而無助,也會因為怕黑而哭鼻子。

席慕蓉曾說過一句話:“每一個女孩都曾住在星河之畔,她們織虹紡霓,藏雲捉月,她們幾曾煩心掛慮?……而有一天,她的羽衣不見了,她換上了人間的粗布,她已經決定做一個母親。

有人說她的羽衣被鎖在箱子裡,她再也不能飛翔了,人們還說是她丈夫鎖上的,鑰匙藏在極秘密的地方……是她自己鎖住那身昔日的羽衣的,她不能飛了,因為她已不忍飛去。”

沒有女人天生就懂得帶娃、養娃,也沒有女人生來就是母親。

生活對她們來說,一樣的不易和曲折,只不過,她們所有的懂事和堅強無非是有了孩子之後,賦予自己特殊的“能力”罷了。

哪有什麼“為母則強”,只不過是打牙吞血式的硬扛


05

電視劇《請回答1988》中有這樣一段話:

“聽說神無法無處不在,所以創造了媽媽。即使到了媽媽的年齡,媽媽的媽媽仍然是媽媽的守護神。媽媽這個詞,只是叫一叫,也覺得喉間哽咽。媽媽,最有力量的名字。”

或許,正是由於母親們看似無所不能,遇到任何事都能“力挽狂瀾”,以致於我們時常會忘記:她們其實也是獨立的一個女人,也有自己的思想,也曾在孤寂的時候渴望交流,渴望被他人關心和愛護。

我們常說,女子本弱,為母則強。

也總是喜歡用這句話稱讚一些母親遇事的百折不撓。

但如果可以,哪一個女人不願意從從容容地享受著歲月靜好。

只是在成為母親的那一刻,她們便不再只屬於自己。

縱然是打牙吞血式的硬扛,她們也只能一如既往的堅持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