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莲:煨亮心中的火

煨亮心中的火


阿莲

经不住学武的几番电话邀请,遂决定这个周末去他家做客。依学武的再三嘱咐,我伙同雀跃不已的儿子说服了在农行工作的丈夫,拉着这个半推半就的信贷科长上路了。

陇上百村纪事|阿莲:煨亮心中的火

三年前走过一趟学武家,那时他患了严重的肠梗阻,在县人民医院住院治疗刚结束,提着大包小包立在医院门口准备回家。我在车里一眼认出花兰,那个初中三年的玩伴,猜测被她搀扶着的脸黄、发乱的瘦男人,肯定是她男人。下车几句简单问答,见病人太虚弱,我和司机小魏张罗他们上车,顺道送他们回陈井木厂村的家。通往村子的唯一一条山路,蜿蜒坎坷,像绑在半山腰的几束麦捆子,着实考验了一把小魏的车技。村里人家不多但住户零散,有些住户相互之间看得见人听得见喊话,但想见面得下沟上山很不容易。清一色的土门洞掩着两扇门,有的是树枝苞谷杆扎成的篱笆门,说是门其实是装装样子而已。巷道中豁着一条浅浅的排雨水沟,垃圾和污水中苍蝇出没。有人依着墙根或蹲或坐,大多叼着黄烟棒子,看见有车来只是转头探究,也不起身。后山坡上,三两只驴在吃草,羊群缓缓移动。由于路太难走,他俩只好提前下车,千恩万谢搀扶离去。车终究没到学武家门口。

回来的路上,望着窗外一片片浑黄的土地,那些拥着土脖子的洋芋树,匍匐在地上的扁豆苗,懒懒扯着丝蔓的青豆秧,在白白的阳光下蔫头耷脑迫切期待来一场大雨,好催开秧苗上的花骨朵,挂满一串串小手雷般的果实。

车在新修的柏油马路上轻盈飞驰,凭脑中的大概方向和车载导航,减速准备右拐,远远看见学武和花兰已经在马路边等我们。两人穿戴一新,容光焕发,满脸洋溢健康自信的笑靥,像久别重逢的姊妹紧紧握着我们的手,半天不松开。我暗暗舒了一口气。

岔向木厂村的路口,架着一副高阔彩门,颇有几分气派。近几年,乡村道路改造硬化工程整片持续推进,所到之处天堑变通途。记忆中盲肠一样的村落辐射成四通八达状,走在这样的道路上,觉得心底踏实顺畅稳当。上坡的路,红红的砖排列组合成一层层水波纹样,打问后才知道:这样做的好处是雨雪天防滑。统一的朱红墙砖大门,白墙、钢梁、钢柱组成的五大间,一排排一行行,整齐划一坐落在山洼中间坦阔大地上。村委会、幼儿园、健身场依次建在道路旁边。这样的布置和用心,让人心里热乎乎的。

山里山外,电线杆架着的线路,呲—呲—流动的是动力电。家家户户,遥控板启动,电视屏幕的内容从国内、国外一键转换。拧开水龙头阀门,水哗啦啦淌出来……看似一举手一投足轻易实现的事,在这样的小山村逐一实现,不知牵动着多少部门?相关部门为此付出了多少人力物力方面的代价?恐怕少有人追问、知道答案吧!

交谈中得知,学武两口子曾留下孤儿寡母去广州打工,由于母亲年事高两个孩子上学,哥哥学元又在这个节骨眼上出了车祸,造成腿骨折,他俩只好匆匆打道回府。期间,筹借亲戚朋友的钱投资置办了一个像样的养鸡场。当一切步入正规利润出现时,一场鸡瘟却让他血本无归。哥哥为了缓解腿伤疼痛慢慢喝上了白酒,以致后来三天一大醉两天一小醉,加之嫂子自小患有小儿麻痹行动不便,眼睁睁看着侄女侄儿步入辍学的境地。

那时候,大门都不敢出,怕巷道碰见人。即使人家不张口要钱,光瞅我一眼,我就心虚得浑身淌汗了,说实话死的心都有过。学武抹了一把眼泪,花兰眼里也溢满了泪。但我不能死啊,我娘、花兰、两个娃、我哥一家四口还指望我这个大男人哩!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庄稼人还有个诉苦的地方——乡镇府。反正咱一不偷二不抢,就是想把紧巴日子过松泛些嘛。养不成鸡,就养猪,乡政府的几个文化人给我出谋划策。一万元的启动资金就是杨书记批的,关键时刻县妇联的妇女自主创业贷款到手,加上五万元的扶贫专项资金,我的猪场这才慢慢活泛起来。当时,每逢母猪下猪娃,我和学武就住在猪棚里,方便随时查看母猪动静,忙着给母猪接生。说着花兰疼惜地看了一眼学武,学武紧紧抓住花兰的手。转头,看见家中科长神色凝重,抬头望着窗外山腰一丛丛或黄或红的秋叶,似有所想!

猪棚大门的一幅对联,引起我的注意:幸福不忘共产党,吃水不忘挖井人。党恩在心。猜测耳熟能详的对联内容肯定是学武撰写的,能把自己的心里话借助春节的庄重仪式,写到纸上粘到门上,一定是心底流淌的自觉指挥的结果!眼前的猪棚已初具规模,五十头肉猪,三头种猪在干净的圈里踱着方步。一头小猪伸嘴拱一拱寸巴长的塑料管,便有滴溜溜的清水出来,小猪机灵地张开嘴吧唧吧唧喝起来,那可爱俏皮的模样惹得我们哈哈大笑。喝够了,小猪摔着尾巴走开时,水自动停止流淌。我算了算:今年上半年,已出栏五十头,一头净赚七百元,赶过年前再出一批,全年销售一百头左右。今年净赚七到八万元。如果做好疾病防控,这是一笔好买卖。

学武的哥哥和嫂子正在打扫一号棚——看看,现在让他喝酒都不喝了,整天忙里忙外,像个陀螺似的,花兰高兴地说。这遍地的黄金白银不挣,谁还有闲工夫喝那马尿哩!学元停下手头的活:唉,这几年苦了学武和华兰。都怪我不争气,拖累了他们。哥,快别这门说,我能不顾你一家四口吗?那样,咱娘能闭眼吗?这几年,你帮了我多少忙?这猪棚除了你和嫂子,我能这么放心交给谁啊……听着他哥俩掏心窝子的话,脑中浮现一幅情景:学元和学武上山打柴时遭到三只饿狼围攻,哥俩情急中燃起柴草唬住狼。三只狼眼露凶光伺机进攻,两个少年背靠背双眼炯炯死死盯住狼,中间隔着一团噼啪燃烧的火。这样的对峙持续到两捆烧柴即将烧尽,东山顶上探出一抹亮白时,众狼冲天长啸一声消失在布满曙色的大山中。至此,我理解了学武在最难最苦最走投无路时心底的不舍不放弃,正是这些细微的亲情和不灭的责任心,以及对生活的不甘心,煨起了学武站起来的希望之火。只要每个人心底的那堆火不被浇灭,心就不会发凉。心不凉就有生活下去的勇气和希望!

新中国成立以来,政府就开始关注民生问题,投入专项资金帮扶农村贫困户。截止目前,扶贫已进行到第三阶段。2006年农业税取消,现在放开二胎。收公粮、抓计划生育两项基本工作的废止和放缓,很大程度让乡政干部腾出双手,全身心投入到精准扶贫的工作中。精准扶贫和以往的扶贫相比,本质区别在于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变被动“输血”为主动“造血”,以切断返贫的后路——乡政府片干部李干事的总结,一语中的,让人豁然开朗。

陇上百村纪事|阿莲:煨亮心中的火

对学武,李干事算了一笔帐:三亩百合、两亩脱毒马铃薯和草食畜,外加双垄沟玉米的收入,学武不再是原来那个在乡政府淌眼泪抹鼻涕的学武了!他现在的日子比我这个尕干部服坦多啦。学武挠着头,有些不好意思: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呗。你看,我们山里人虽然满山满洼的土地,但自古都是靠老天爷吃饭,所以这饭吃的难心啊。好在党和政府是及时雨,只要自己吃苦耐劳自强不息,我相信小康的日子不会太远。抬眼,看见学武眉宇间透出一股胸有成竹的自信和坚定,若不是亲眼所见,我绝对不相信这就是三年前那个病怏怏的男人。他身上散发出来的不放弃不服输的气场,恰恰在不经意间感召带动着花兰、学武以及周围的人。

跑外面的次数多了,学武见识渐长思路活泛,依托互联网的强大信息流和知识面,在侍弄好养猪场的同时,他有两个计划:一是用玉米杆加工一次性碗碟,碗碟使用后回收加工成饲料,成为食草类牲畜的理想选择;二是用本村及周边村子的马铃薯加工粉条,这是就地取材、自产自销。目前,这两个项目正在进一步考察和可行性探讨中。如果上马,他要办全村人合作的加工厂,一把在外面打工的人拉回来,不让贫穷拆散原本和睦的一家人;二把村中一部分人脑中尚存的等、靠、要念头打消,甚至把有前科、赌博、吸毒的懒散分子逐步吸引、改造、整合进来,让他们成为厂子的主人。这样,厂里的事就是自己的事,自己的事谁不操心?我看见科长嘴角上翘,频频点头。

“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只要煨亮人心底的火,捂热每个人的心,做个不被低看、堂堂正正的人,即使被苦难绊住手脚,人也不会被轻易打垮,轻言放弃。听着学武的这些心里话,眼里湿湿的。一抬头,丝丝秋雨在清凉的山风中飘飘洒洒,温润的烟雾弥漫着周围,依稀身处仙境。

一位捂着宽大雨衣的老人堵在眼前。七爷,捂这么严实,太玄乎了吧,好像老天爷下刀子呢!哈哈,龟孙子,真像你说的就不出门挨刀了,五大间哪里容不下你七爷!这你就不知道了吧——秋冬交替又下雨,感冒就会找上门,我的气管炎来犯!不过,老慢支真犯了也没事,没有门槛费的新农合我有哩。就是儿女不养我了,也不害怕,自有国家养我哩。你看,现在养老金我有哩,退耕还林和移民款我都有哩。所以,得好好的活小心的活,这么好的世道,咱老百姓过的是赛神仙的日子。搜寻着帽檐下那双奕奕有神的眼睛,好想握着老人的手,和他盘腿坐在撒发着炕焦味的热炕上,红红的火炉上浓浓的熬茶咕咚咕咚翻着跟斗,七爷一边吸着羊脚把,一边说着过去焦渴而古老的农事……

回来的路上,科长大人满脸熠熠宛如秋菊盛开,话匣子自动打开:其实学武的两个加工厂可以考虑和西山联合起来搞,东西山的农作物、地理条件、村民成长背景和结构都有很多相似处,我的扶贫对象正愁没有好项目可上,这下可好了。嘿!这个想法我和儿子举双手赞成。他还有一个大胆而花钱不多的设想:利用村子的闲置空地,进行农村闲置物件的互换。大到手扶拖拉机四轮子,小到锅碗瓢盆课本书包。这个想法一经说出,有人已经笑倒在后座里。后来细细一琢磨,还真有点对路。

陇上百村纪事|阿莲:煨亮心中的火

田间地头的所见所闻,让我坚信了盘亘在脑海的思考:所有的理论都应该是从土里长出来的,土地是实践,理论是种子。植根土地,种子才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冬去春来,待种子重新回归土地,又一次开始在土地里孕育: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如此反复,土地愈来愈肥沃,果实愈来愈丰盈。更坚信的一点是:扶贫没有脱离大地,精准扶贫更加深入黄土大地的深处,它注定在这片土地上开花结果,笑迎四方来客。


陇上百村纪事|阿莲:煨亮心中的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