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利機長》:航空英雄創造飛行奇蹟?其實沒那麼了不起

最近上映的影片《中國機長》中,面對萬米高空突遇駕駛艙風擋玻璃爆裂脫落、座艙釋壓的險情,機組人員臨危不亂、正確應對,保證機上全體乘客的生命安全,感人場面圈粉無數。尤其振奮人心的是,電影改編自真實事件,2018年成功處置特情的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機組正是影片中英雄的原型。

看過《中國機長》,就不得不提另一部取材自真實事件的美國電影——《薩利機長》。

剛起飛一分鐘就遭到大雁撞擊、兩臺發動機同時失靈、地面塔臺發出指示命令又難以執行,面對一系列緊急情況,薩利機長當機立斷,將客機緊急降落在哈德遜河上,機上155名人員全部生還。“哈德遜河奇蹟”也因此得名。

《薩利機長》:航空英雄創造飛行奇蹟?其實沒那麼了不起

事發後,薩利機長成為紐約市民乃至全美國民眾心中“英雄”的化身,無數人感佩他鋼鐵般的意志、超人般的飛行技巧,以及拯救飛機上全體人員的“奇蹟”。然而,事實並沒有這樣浪漫。

帕特里克·史密斯作為一名真正的美國機長,他告訴大家,薩利機長值得尊敬,卻不必崇拜。

權威性何在?史密斯機長足跡遍佈全球80多個國家。他把極其豐富的飛行經驗全部寫進《請教機長》

這本書中,講述了很多親身經歷和行業內驚心動魄的飛行故事,解答了人們關於航空旅行的種種迷惑和好奇。

這本書之所以精彩,更在於作者沒有呆板地敘述飛行員術語,而是結合真實經驗、通過清晰幽默的筆觸揭開高空飛行的神秘面紗。史密斯機長關於空中旅行的專欄文章常常發表在《紐約時報》等知名媒體上,他也被《時代》雜誌評為“25位最佳博主”之一。

伴隨史密斯機長的講述,我們可以更近距離觀看薩利機長的真實故事:

01“沒那麼了不起”。

2009年1月15日下午3點26分,全美航空1549號班機,從紐約拉瓜迪亞機場飛往北卡羅萊納州的夏洛特。但起飛一分鐘左右,飛機遭遇加拿大黑雁撞擊,兩臺發動機都失靈了。機長沙林博格(Chesley Sullenberger III,簡稱Sully)向機場塔臺報告事件情況,要求立即折返機場。在得到機場方面同意折返的指示後,薩利機長髮現飛機不能掉頭。於是,準備安排客機飛往新澤西的泰特伯勒機場作緊急降落。但其後,機長又發現當時飛機的高度及下降速率,無法讓客機安全降落到泰特伯勒機場。於是決定避開紐約市區人煙稠密地帶,冒險在曼哈頓哈德遜河冰冷的河水中降落。這是綜合各大媒體報導,當日“哈德遜河奇蹟”的始末。

在作者看來,飛機保持完整、機上所有人生還確實值得慶祝;而且,在疏散乘客時,薩利機長還兩度檢查機艙,確保沒有乘客被困才最後一人離開機艙,職業操守令人尊敬。但是機上乘客並非依靠“英雄”之舉或“奇蹟”才得以生還。

《薩利機長》:航空英雄創造飛行奇蹟?其實沒那麼了不起

在哈德遜河迫降的意外中,薩利機長面對突發事件保持了一貫的專業性操作。但根據作者的意見,水上滑行迫降並非極其困難,如何在水上降落在業內已經變成常識,飛行員受訓時甚至不用模擬機練習這種情況。

同時,副機長和機組另外兩名飛行員都在事故中挺身而出,空服員的工作同樣值得肯定。但他們所做的,是訓練內容,同樣情境下其他飛行員都會同樣操作。此外,還有第一時間聞訊趕來的紐約警察、河道巡邏員,大家齊心協力,在冰冷的寒風和河水中救下了所有乘客。事件中的每個人,都正確履行工作職責,盡到了自己的本分,才成就了“哈德遜河奇蹟”。

正如“中國機長”的原型,四川航空機長劉傳健所說,英雄的定義其實很簡單,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工作的人都是英雄。

另外,當時哈德遜河上發生的每一件事,都可以被合理地解釋,並非“奇蹟”。事發時正是白天,天氣也頗為晴朗,飛機降落中不會受到能見度的困擾;同時,飛機的左面正好是12英里長、貫穿紐約市的河流,水流平穩,可以充當跑道;紐約作為國內最大的城市,哈德遜河處在救生艇隊游泳可以到達的範圍內,降落後可以及時得到救援。

這確實需要運氣。如果飛機在城市上空另外的地點被大雁撞到;或者相撞時高度不夠,造成滑行距離不足無法到達哈德遜河;再或者當時的天氣狀況很差,結果恐怕會是一場災難。

其實,在事後媒體的採訪中,薩利機長也提到了以上論點,表現出適度的謙遜,同時特別強調了副機長的功勞。但民眾卻把這當成一種行事低調的性格魅力,副機長也沒有得到應得的表彰。

這裡所說“沒那麼了不起”並非質疑機長的專業和操守。實際上,每一個搭乘飛機的旅客,所享受的安全性其實都相當高。

02 誰更了不起?

相比關注水上迫降這種形式和結果,很多本質上更嚴重的問題才是緊急狀況發生的癥結所在。比如起火、比如多引擎失效、以及其他災難性故障。書中還提到了兩個緊急情況下成功降落、機上全體人員毫髮未傷的真實案例:

2004年4月,維查機長率領機組成員駕駛聯合航空854班機,從布宜諾斯艾利斯飛往邁阿密。凌晨3點鐘,當他們飛行到安第斯山脈上空時,飛機完全斷電,包括所有通訊和導航設備在內的駕駛艙儀器全部或者瀕臨關機。機組成員在一片黑暗中,在四面環山的哥倫比亞波哥大成功緊急降落。

美鷹航空的兩名機長面臨相同的困境。兩人駕駛巴西航空工業公司製造的區域飛機,從緬因州班戈起飛。不久,系統就出現了意外故障,導致飛機方向舵徹底偏向,無法復原。當時天氣狀況越來越差,能見度降低至1英里。這架37人座飛機飛向跑道入口時,機長必須把方向盤打到底,並維持不動,讓副翼保持完全偏移,避免飛機偏航撞進樹林。

《薩利機長》:航空英雄創造飛行奇蹟?其實沒那麼了不起

我們看不懂飛行領域的術語,只能憑藉媒體的報導來評判事件的嚴重性。山地、樹林可不如迫降在水面上聽起來高難度。現實是,安第斯山脈周遭的山峰使得附近機場的起降模式特別複雜,作業量密集。當然,受過專業訓練的飛行員能夠勝任在當地機場降落,只不過更具挑戰。但在能見度很差的情況下緊急迫降,機長們才是真正的隨機應變、即興發揮。

我們之所以沒有聽過這些故事,僅僅因為它們並沒有登上報紙頭條。然而,機組所面臨的難題同樣不可想象。這或許是因為,航空公司並非真正的信息提供者,而記者和電視臺又喜歡以簡化卻轟動的方式報道信息。相比在紐約這個世界媒體大城中伴隨一片水花降落的薩利機長,另外兩位拯救者的故事衝擊力著實有限。

03 飛行員最害怕的緊急情況是什麼?

對咱們普通人來說,除了在電影和故事中感受驚心動魄的情節外,自己乘坐飛機可千萬別遇到危險才好。針對大眾的焦慮,史密斯機長提到了自己最害怕的4種狀況:

第一,飛機被鳥撞究竟有多危險?

實際上,飛行過程中鳥撞上飛機很常見,對於飛機的損傷微乎其微。史密斯機長曾經親身經歷過幾次這種意外,最糟糕的情況也只不過是飛機表面輕微凹陷或者彎曲而已。可以說,飛機身上各部位都能夠承受鳥的衝擊。

《薩利機長》:航空英雄創造飛行奇蹟?其實沒那麼了不起

那為什麼還會發生哈德遜河迫降呢?因為鳥撞到了引擎。飛機上的現代渦輪引擎雖然很耐用,但當“異物”高速撞到旋轉扇葉上,有可能弄彎或者撞裂扇葉,造成動力損失。這時,越重的鳥造成的傷害就越大。

那在引擎前面加個保護屏是不是管用呢?真要裝保護屏,不但要夠大,還要極端堅固。否則一旦保護屏被撞碎,引擎裡除了鳥,還多了一堆金屬碎片。真的堅不可摧,又會擋住部分空氣流入。這樣看來,加保護屏的設計其實沒有什麼現實意義。電影體味一下就好,搭飛機時不必過分擔心。畢竟,鳥一次撞壞好幾個引擎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第二,鋰電池起火。

從90年代開始,超過70起鋰電池起火事故被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記錄在案。

客艙內的火苗可以立即撲滅,行李艙或者貨艙內的大火根本看不見。2006年費城UPS公司DC-8客機幾近致死的起火事件和2010年迪拜附近UPS公司747客機致命墜機事件,都是由貨艙中的大型鋰電池引起。

《薩利機長》:航空英雄創造飛行奇蹟?其實沒那麼了不起

而且,有測試結果顯示,鋰電池引起的火災,用商用客機貨艙中的滷代烷滅火器,根本沒辦法撲滅。

因此,相比擔心飛機撞上鳥,乘客們還是聽從航空公司的要求,隨身和托運行李中不帶散裝鋰電池最穩妥。

第三,“跑道入侵”和重大機械故障。

“跑道入侵”事件,是指飛機或其他交通工具未經空中交管許可而誤入或穿過跑道,產生相撞的風險。這個問題,更多是因為美國一些建設年代較久的機場容量太小。不過,運行有風險並不代表舊機場不安全,機組人員對此可能要面臨更多挑戰。同時,聯邦航空管理局正在實施一系列新計劃、不斷投入新設備來減少失誤的發生。

“重大機械故障”,其實是相當概括的說法,包括方向舵、升降舵、副翼在內的控制設備失效,反轉裝置自行運作,以及其他妨礙飛行的糟糕情況。術語聽不懂?就對了,這都不是咱能操心的事兒。對於飛行員來說,這些實際發生過一兩次的情況均屬罕見。

史密斯機長提出這4種情況並不是為了嚇唬大家乘飛機有多危險。就出行方式而言,關於“飛機比汽車更安全”的論點早就經過科學驗證。實際上,任何一家航空公司都不會用安全性作為營銷的工具。這樣做本身就破壞了搭乘飛機很安全這個假定,無異於自殺行為。

《薩利機長》:航空英雄創造飛行奇蹟?其實沒那麼了不起

如果非要問哪家航空公司最安全、哪種機型最可靠?這段話直擊要點:

基本上,每一家正式成立的航空公司、每一架經過認證的商用客機,從各種有參考價值的角度來看,都是安全無虞的。

對乘客來說,票價、航班時間,和航空公司提供的服務才是真正應該費心關注的。

《請教機長》這本書從專業角度教大家看清了飛行中的種種危險信號,真正搭乘飛機時,大家不必過分為安全焦慮,還是要聽從空服人員的指揮。再引“中國機長”劉傳建的一句話,飛行是一件非常嚴謹的工作,在飛行員平時的訓練中,也有相關的培訓和相關的程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