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飛被稱為“萬人敵”,為何遇上這個曹軍小將卻未戰即走

帶你認識不一樣的三國

ID:shuosanguo


張飛被稱為“萬人敵”,為何遇上這個曹軍小將卻未戰即走


張飛被稱為“萬人敵”,為何遇上這個曹軍小將卻未戰即走

張飛是我國曆史上的知名武將,在三國之中創造了很多輝煌的戰績,他和關羽曾被稱為“萬人敵”。從這個稱號足可以看出,張飛的戰鬥力是非常強的。更重要的是,張飛渾身是膽,無論面對多麼強的對手,他都不會露出畏懼之情。呂布的武藝令人聞風喪膽,可張飛卻不以為然,還多次叫囂呂布。可就是這樣驍勇善戰的張飛,在遇到一個小將的時候竟然轉身就跑,這是為何呢?

張飛被稱為“萬人敵”,為何遇上這個曹軍小將卻未戰即走

在小說中,張飛被描述成性情粗魯之人,而且行事也十分魯莽。但是他為人仗義,為兄弟兩肋插刀、在所不惜。可以說,張飛是個性格十分鮮明的人。

但是在正史中,張飛是很有謀略的,否則他也不會在三國眾多武將中脫穎而出。當年劉備被曹操追打,張飛僅率領數十人斷後。如果沒有足夠的智慧和強大的內心,肯定會被曹操看出破綻的。可張飛卻憑藉當陽橋上了這一聲怒吼,嚇退了曹操的千軍萬馬。由此可以看出,張飛是個粗中有細的人,同時也是人臨危不亂的強將。

張飛被稱為“萬人敵”,為何遇上這個曹軍小將卻未戰即走

在漢中之戰的時候,關羽正在荊州駐防。此時張飛倒成了主力干將,他和黃忠、趙雲等人相互打配合,與曹操大軍展開對峙之勢。

這一戰對曹操和劉備都至關重要,所以在劉備派出吳蘭屯兵之時,曹操就讓曹洪和曹休帶兵攻打。劉備深知吳蘭不是曹軍的對手,於是他趕緊派張飛前去支援。當然,在戰場上硬拼是不可取的,張飛是個經驗豐富的老手,但曹休也是有名的“千里馬”,絕對符合“後生可畏”這四個字。如果不熟悉對方的套路,還說不準誰會是最後的贏家!

張飛被稱為“萬人敵”,為何遇上這個曹軍小將卻未戰即走

為了轉移曹休的注意力,讓吳蘭等到援軍,張飛故意製造聲勢,說自己的主要目標是曹軍的後路。如果放一般的小將,肯定會亂了陣腳。可曹休卻覺得其中有詐,如果張飛真想斷了自己的後路,那他為何還是聲張呢?曹休堅定了自己的想法,他沒有上張飛的當,仍然心無旁騖的攻打吳蘭,順利完成了自己的任務。

張飛未能救出吳蘭,直接撤退。不得不說,曹休真是沒有辜負曹操的信任,他年紀輕輕就能識破張飛的計謀,而且還讓對方知難而退。

張飛被稱為“萬人敵”,為何遇上這個曹軍小將卻未戰即走

要說張飛撤退,其實也是形勢所迫。要說單打獨鬥,張飛真是沒有怕過誰。但戰爭並非兒戲,也不是個人的生死問題,關乎全局利益的事情,張飛怎麼能任性而為之呢?小說中的張飛經常會有氣急敗壞的一面,倘若他真是那樣的人,劉備和關羽又怎麼甘心與他稱兄道弟呢?

這場敗仗確實有些不光彩,但從大局來說,張飛的做法也沒有錯,戰爭總要有個輸贏,同時也要看利弊。張飛能知難而退,這也是很難得的。反觀曹休,他能力克張飛,這項戰績足夠炫耀的了,畢竟萬人敵不是浪得虛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