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念植入的祕密

一個流浪男孩來到一戶人家門前,他想要點吃的。

這個男孩估計19歲,瘦小的身軀,渾身的衣服又髒又破,讓人看了很難受。

一位慈祥的女士給他開了門,當她明白是要飯的時候,卻指著門前的一堆磚對他說:"請你幫我先把這堆磚搬到屋後去,可以嗎?"

男孩生氣地說:"你怎麼忍心要我搬磚?如果你不想幫助我,何必刁難我呢?"

女士並沒有生氣,她對小孩笑一笑,然後俯身抓起了兩塊磚。

當搬過一趟回來時,她溫和地對小孩說:"你看,我能幹,你為什麼不能幹呢?"

男孩怔住了,他用異樣的目光看著這位慈祥的女士,尖尖的喉結像一枚橄欖上下滾動兩下,終於伏下身子,用手搬起磚來。

他整整搬了半個小時,才把磚搬完。

他累得氣喘如牛,臉上有很多灰塵,幾綹亂髮被汗水濡溼了,斜貼在額頭上。

女士遞給他一條雪白的毛巾,男孩接過去,很仔細地把臉和脖子擦了一遍,白毛巾變成了黑毛巾。

女士又遞給他一杯水,一塊麵包,臨走的時候,女士遞給他20元錢。

男孩愣愣的看著她,女士說:"這是你憑力氣掙的工錢。"

男孩什麼都沒說,他向女士深深地鞠了一躬,轉身就走了。

幾年後,有個很體面的人來到女士家,他西裝革履,氣度不凡。他握住女士的手,俯下身說:"如果沒有你,我現在還是一個流浪漢。因為當年你讓我搬磚,今天我才能成為一個公司的董事長。"

女士說:"這是你自己幹出來的,與我無關。"

那人看著女士說:"是你幫我找回了尊嚴,找回了自信。就在那一天,我才知道,我還有能力做一些事情。"

信念植入的秘密

一位媽媽帶著兒子到早餐店吃飯,給兒子買回來一籠包子還有一碗粥,自己什麼也沒買,然後就催促兒子快點吃飯。

小孩子吃飯不老實,喜歡動來動去,剛開始還好好吃飯,吃一會兒就開始調皮,把每個包子都咬一口又不吃掉,把包子餡倒到粥裡攪和不吃。

媽媽抬頭一看孩子不乖乖吃飯就問:你是不是吃飽了,飽了媽媽就把剩的飯吃掉了。

這時候小男孩又說他還要吃攔著不讓媽媽吃,媽媽就只好放下又讓孩子接著吃,等小男孩真的吃飽了玩好了,才開始進行自己的早飯。

把這些被孩子倒騰的一團亂的早飯吃完了後,才帶著兒子離開。

長大後,孩子把媽媽送去了養老院,一個月去看一次。

信念植入的秘密

這是二個關於教育的問題,你給孩子植入什麼樣的信念和思維,它會伴隨並影響孩子的一生。

你有沒有想過,孩子來到我們生活中的時候,是不是很像那個流浪孩?

他們沒有能力,他們弱小,他們需要我們施捨,需要我們幫助……

我們應該怎樣幫助他們呢?

有的父母就真的把孩子當成了流浪孩,當成了乞丐,他們把衣服給孩子穿好,把碗筷端到孩子面前,把錢塞在他們手裡……

於是,孩子真的就變成了流浪孩和乞丐,在父母日復一日的施捨中,他們慢慢就失去自信,失去尊嚴,失去生存的能力。

我們在把孩子往哪個方向培養?

在給他們植入什麼樣的信念和思維?

這是一個浮躁的社會,一個攀比的社會,因為太多人都想著一夜暴富,一夜成名。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很多人奮鬥大半輩子之後,發現自己似乎很難成為人上人,就開始把一切希望壓在自己孩子身上,他們哪怕是堵上全部身家性命、排除萬難,也要賭出一個萬分之一的"人上人"出來,也要培養出一個天才出來。

於是他們千方百計的給孩子創造最好的條件,越普通的家長越渴求能培養出一個不凡的孩子,他們甚至把教育當成一種"忍辱負重",這是一種過度補償心理。因為過度的要求,孩子根本達不到,所以很多孩子的內心從小就被種下了自卑、仇恨的種子。

父母和孩子之間的對立從小就埋下了伏筆。這就是一個孩子的悲劇開始。

法律講堂《十五年的噩夢》的節目,真人真事,就是壓抑的教育讓一個學習優秀的孩子成為殺人犯。

看了之後,你以後就不會給孩子太多壓力,不能按照家長的意志去選擇他自己的生活,不能讓孩子從小就去追求人上人。

可以確定的一點是,如果不出意外,多數的孩子都會成為一個平凡的人,這是我們必須要知道的事實。

實際上一個孩子真正的成功就是:安全,健康,快樂的成長,能夠做自己喜歡的工作,過自己想要的生活,就是幸福平凡的一生。

貧困最可怕的,不是物質的貧乏,而是植入了貧困的思維模式。

貧窮思維就像遺產,不管孩子願不願意繼承,它都會被刻在孩子的人生裡。

那麼富足的思維也是一種遺產,只要你有意識的灌輸,都會伴隨孩子一生,這是你留給孩子最珍貴的財產。

你給下一代植入格局,眼界,思維,這就是他的財富。

信念植入的秘密

現實社會中,信念植入無處不在,我們需要被植入,植入本身並沒什麼問題,問題是我們選擇了什麼來植入!

為什麼我們的潛意識可以被別人侵入並植入新的想法。

現在,請你憑第一感覺說出一個你最相信的事實。你可能會說:"我相信的我的父母很愛我!"問題是,你是怎麼知道他們很愛你的呢?你可能會列舉出一大推之前他們做出的表達愛的舉動,然後你理智氣壯的說:"你看,這足以證明他們是很愛我的!"

好!我們得出了我們之所以相信一件事的第一個原因:經驗!

還有其它原因嗎?當然有!想一下你上學之後最相信的是誰的話;想一下你和別人辯論時最經常引用的是來自哪裡的言論。不錯!是老師和書本!那為什麼你會相信它呢?我想你也已經想到了這個詞:權威!

有了"經驗"和"權威",就有了信任!如果你對某些人、某些物有了信任,他就可以進入你的意識和思維,或添或減、改變你的信念!

所以,給某個人植入一個新的意識其實很簡單,你唯一需要做的就是製造"信任",而"信任"只需要兩個元素,那就是"經驗"和"權威"。

我們現在去看看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或者別人是怎麼被他人植入信念的:

"好好讀書!好好學習!將來才能找到一份好工作!"

這句話你小時候應該都聽過吧。乍一看,這一句話沒什麼不好,可憐天下父母心,哪一個為人父母的不為自己的孩子好?又有哪一個為人父母的不是為自己的孩子日夜操心?

說你幾句還不行啊?可問題不在這裡,問題是這句話給自己的孩子植入一個什麼樣的信念!

在上面的分析中知道,孩子對父母是絕對信任的,這份信任既有來自經驗的支撐,也有來自權威的因素。小時候,父母說的話簡直就是真理!是毋庸置疑的!但打小就和孩子這樣說話,會給孩子植入一個什麼樣的思維、或者說信念呢?

可能你已經想到了,從小到大都這樣教育孩子就在不知不覺中給孩子植入了一個"長大後找工作,為別人打工"這樣一個病毒性信念。我們知道,信念決定行為。所以在這裡問下各位父母:"你是想讓你的孩子給別人打一輩子工呢?還是希望他自己做老闆呢?"答案就不用我說了吧……

"不準哭!男子漢大丈夫,整天哭哭啼啼的成什麼樣子!"

這句話,估計各位小時候也聽的不少吧。因為上面我們已經分析過,這裡就不繞彎子解釋了。一句話:這句話給我們植入了"不能哭泣"的錯誤信念。其實哭泣是與生俱來釋放情緒的本能反應,科學家已經證實哭泣對身體有益。為什麼不應該哭泣呢?就是因為很多人被教導不應該表達哭泣,這些負向的能量轉而向身體尋找出路,以致成為身體上的疾病。

還有很多人被教導——結果、勝利是最重要的,以致原本生命是可以成為一種享受,卻變成無休止的壓力,甚至不擇手段。

對了,還有下面這句話,危害更大!

"女兒啊,千萬別相信男人,男人沒一個好東西!俗話說:男人靠得住,母豬會上樹!"

可想而知,一個女人從小到大都在接收這樣的信息,在不知不覺中就被植入了"男人都不能信任"這個病毒性信念,大家想一下,一個抱著這樣信念的女人,日後結婚了,她的婚姻會幸福嗎?更不幸的是,遭遇不幸婚姻的她還會把這樣的信念告訴她自己的女兒,如果這個信念沒有被移除,就這樣一代一代的傳遞下去,影響的可是整個家族的命運!

那麼,我們從小到大被別人植入了這麼多的病毒性信念,怎麼做才可以把它順利移除掉呢?

信念植入的秘密

不可否認,移除固有病毒性信念、改變原有信念的方法有很多,今天要介紹的是如何用NLP的方法來移除你的固有病毒性信念。

NLP是關於人類行為和溝通程序的一套詳細可行的模式。

NLP是如何幫助你移除病毒性信念的呢?

大家知道,通過"經驗"和"權威",我們會產生信任,信任後自然會卸下原來的防衛和偽裝,這時,我們就有機會去移除他原有的病毒性信念,使其重獲新生!

那麼,如何才能讓他快速有效的卸下防衛和偽裝呢?

這裡,我們就用到了NLP三大學問源頭之一——催眠。人在被催眠的狀態下,就會卸下自己的防衛,繞過意識直接進入潛意識的覺察,這個時候,就是移除你病毒性信念的最佳時機!

當然,在NLP的文化中還有很多方法和策略來幫助你移除病毒性信念。

既然壞的信念可以被植入到你的意識中去,那麼好的信念也可以植入到思維中去,而且可以應用到生活以及工作中方方面面……

這就要我們每一個人覺察到自己思維意識中病毒性信念,找到它、移除它!並注入積極的信念!你才能去自如的駕馭自己思維。

比如,你對你的孩子說:"好好讀書,以後會有很多人靠你吃飯。"你的孩子長大成人後還會為別人打工嗎?

想象一下,如果有這麼一個信念——"無論發生什麼,他是真心愛我的!"存在於你和你的伴侶之間,你們的婚姻關係還有出現問題嗎?

想象一下,如果你的團隊每一個人都抱著"公司全體同仁共同努力、共同分擔"的信念,你的企業還會停滯不前嗎?

在這個過程中,你會發現,在不知不覺中,你已經改變了自己的命運、改變了家族的命運、改變了企業的命運、甚至已經影響到了整個社會!

而這一切的改變,都是從一個微小的不能再微小的信念改變開始的,緣起全在於你移除了一個錯誤的信念並植入了一個積極的信念……

請察覺:是誰在設計著你的夢,應該由誰來設計你的夢。

★:不是你自己覺到、悟到的,誰也給不了你,給了你也拿不住。只有你自己覺到、悟到的,才有可能做到,能做到的才是你的。

陸無城:lu2051921563(微信、QQ) ,歡迎一起探討,共同進步。

回覆:"信念"倆字,還可以索取《潛意識編碼技術:信念植入——自我催眠與洗腦》等7份內幕資訊。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