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不鬆勁,徐州新沂“實實在在”!

春回大地,萬物生長。位於新沂市窯灣鎮許樓村2200畝花木產業基地,工人們正忙著給花木剪枝、澆水。


新沂市扶貧辦負責人說,窯灣鎮許樓村花木產業基地是新沂積極推進農業龍頭企業進經濟薄弱村建立生產基地的成果之一。該項目共在全市流轉土地2.3萬畝,帶動2100多名低收入戶脫貧增收。


據瞭解,截至2019年底,新沂已經完成7.8萬建檔立卡低收入農戶脫貧、36個經濟薄弱村集體收入超18萬元的目標任務,脫貧攻堅取得了明顯成效。

脫貧不鬆勁,徐州新沂“實實在在”!

脫貧不鬆勁,徐州新沂“實實在在”!

產業引領 讓致富有幹勁


脫貧不鬆勁,徐州新沂“實實在在”!


▲草橋鎮鮮花種植成為農民致富的新產業。


窯灣鎮許樓村2016年被定為省級經濟薄弱村。許樓村兩委抓住新一輪脫貧攻堅的機遇,積極爭取扶貧資金,與江蘇匯農天下有限公司合作,發展花木產業。如今,該村的花木產業從無到有,村集體收入成倍增長,低收入人口在家門口就找到了掙錢的工作。該村黨支部書記吳元府介紹說:“現在我們村有了主導產業,貧困群眾都願意出來工作了,目前共有50多名貧困群眾在匯農天下務工,每天能收入70塊錢。”


◆2018年,許樓村成功摘掉了貧困的帽子,村集體收入超過40萬元;

◆2019年,村集體收入一舉突破110萬元,81戶286名低收入群眾全部脫貧。


許樓村的變化僅僅是新沂市脫貧攻堅工作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新沂市堅持把產業扶貧作為脫貧致富的關鍵措施,大力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在經濟薄弱村發展有機稻米、優質糧油、綠色果蔬、花卉苗木、健康養殖等特色產業,構建“一村一品”格局。


◆先後培育了劉宅村有機魚養殖、雙井村葡萄產業等一批“一村一品”專業村;

◆建設了盧圩村四水農業綜合體、房莊村稻鴨共作等一批特色農業基地;實施“互聯網+”電商扶貧模式,培育了高流鎮嶺西村婚慶用品、時集鎮溫墩村多肉植物等電商扶貧典型。


累計投入產業發展資金1.57億元,實施扶貧基地、扶貧車間總數達到137個,促進了經濟薄弱村集體和農戶的“雙增收”。


脫貧不鬆勁,徐州新沂“實實在在”!

技能支撐 讓就業有著落


胡鳳是新沂市雙塘鎮雙井村人,她說:“我們村有好多種葡萄致富的,2016年,我也想學習種植葡萄的技術,村裡邀請市農業局專家來講授葡萄種植知識,我立刻就報名參加了。”掌握了葡萄種植技術後,自2016年起,胡鳳在村裡流轉了十多畝土地開始種葡萄,由於產量高、銷售好,每年能賺10多萬元。個人致富後,她將自己學到的葡萄種植知識教給村裡其他人,讓更多的人學到技術。


脫貧不鬆勁,徐州新沂“實實在在”!


雙井村土壤肥沃,有耕地面積7100畝。村兩委立足實際,把發展葡萄產業定為強村富民的主導產業。


目前,雙井村已形成上千畝葡萄產業園,每年在葡萄產業園務工的人數在260人左右,其中低收入戶約80人。每人每年務工時間大約5個月左右,人均收入8000元到10000元。雙井村黨支部書記侯尤衛說:“我們從浙江金華請了一名技術員過來指導,協調新沂農村商業銀行給種植葡萄的貧困群眾貸款,又幫助聯繫外地客戶,讓他們種植的葡萄不用出村就找到了買家。”


近年來,新沂市還因地制宜開展了農村電子商務、新型職業農民、月嫂等培訓項目,幫助貧困群眾儘快實現就業創業的夢想。2019年,共完成新生代農民工技能提升1852人。


脫貧不鬆勁,徐州新沂“實實在在”!

政策助力 讓日子有奔頭


在馬陵山鎮三合村的新型集中居住區,有一棟面積120平方米的小洋房,這是剛剛脫貧的困難群眾邢印虎的新家。邢印虎高興地說:“年前舊屋拆了換新家,現在這個新家又幹淨又漂亮,黨的政策對老百姓確實好,我們百分之百滿意。”


三合村原是省級經濟薄弱村,村內共有622戶,其中243戶是貧困群眾,90%的住房屬於上世紀70年代的建築。2018年,該村啟動了新型農民集中居住區建設,目前已有139戶貧困群眾住上了新樓房。今年10月工程全部完工後,還將有104戶貧困群眾搬入新居。


◆2018年至2019年,新沂市共啟動建設新型農民集中居住區項目44個,改善農民群眾住房條件1.2萬戶;

◆同時對已經建檔立卡的貧困危房戶以及低保戶、農村分散供養的特困人員、貧困殘疾人家庭等4類重點對象優先改善住房條件,2019年共改建危房1567戶。


脫貧不鬆勁,徐州新沂“實實在在”!


改善貧困戶住房條件只是新沂市開展精準扶貧工作的一個方面。近年來,新沂市實施了產業引領、就業創業、教育助力、健康援助、兜底保障、志願扶志、金融助推、企業幫村等“八大”專項扶貧行動,開展了“百千萬”結對幫扶、市直單位掛鉤幫扶、在經濟薄弱村派駐扶貧工作隊等工作;搭建了“扶貧超市”,讓全市1.7萬低收入農戶“每戶至少有一個脫貧項目”;2019年,會同農村商業銀行發放扶貧免息免抵押免擔保小額貸款2.75億元,扶持6780戶農戶發展短平快項目,實現增收。今年初,新沂市還開展“扶貧300”防貧保險業務,提升兜底保障能力,將有近6萬農戶在這項業務中受益。


通訊員: 趙娣 王夢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