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歲寶寶獨立睡自己的小床,晚上總覺得擠,得知真相父母五味雜陳

寶寶出生後媽媽的時間,基本都給了寶寶,無論是白天還是夜裡。寶寶小夜裡需要吃奶,需要媽媽的安撫才能入睡,這個階段的媽媽,根本沒有精力去顧忌爸爸的感受。

終於等到寶寶長大了一點,父母可以選擇和寶寶分屋睡,既可以幫助培養寶寶的獨立能力,也可以把媽媽還給爸爸,過一過久違的二人世界。

4歲寶寶獨立睡自己的小床,晚上總覺得擠

小珍的兒子今年4歲半了,最近夫妻兩人給寶寶通過看繪本講故事,終於成功讓寶寶同意分房睡。而且兒子表現也很好,半夜不會醒來找媽媽,在自己獨立的房間裡還很開心。

可是最近今天兒子,卻要和媽媽爸爸一起睡,說晚上睡覺覺得床上特別擠,睡得不舒服。小珍嚇了一跳以為有什麼特別的東西,就在房間裡安裝了攝像頭看看怎麼回事。

4歲寶寶獨立睡自己的小床,晚上總覺得擠,得知真相父母五味雜陳

看完監控小珍和丈夫很無奈,原來是晚上孩子的奶奶趁著寶寶睡著去摟著寶寶睡覺,小孩的床尺寸本就適合孩子,再有個大人肯定是很擠了。

寶寶自從上幼兒園之後就很少和奶奶親近,對於學習和電子產品奶奶也不明白。可是奶奶喜歡孫子只能通過這個方式接近孩子。

孩子和老人有距離感的原因

1. 有代溝

老人對電子產品,智能手機玩的不是很明白,而孩子通過觀察父母掌握的比老人都多,孩子玩的玩具,學習的方式老人也很難跟上步伐,這樣代溝就產生了。

4歲寶寶獨立睡自己的小床,晚上總覺得擠,得知真相父母五味雜陳

特別是稍微大一點的孩子覺得和老人沒有共同語言慢慢就疏遠了。

2. 過分寵愛

孩子小的時候對老人都很喜歡,因為老人能滿足她們一切的要求。

可是孩子長大之後,老人除了做飯好像能滿足的要求越來越少,孩子對於學習的需求對於新生事物的渴望,老人滿足不了。

怎樣改善隔代關係

可以讓老人通過繪本、故事拉近和孩子的距離,對於電子產品父母教會老人,這樣和孩子也會有共同語言。

4歲寶寶獨立睡自己的小床,晚上總覺得擠,得知真相父母五味雜陳

寶寶分房睡的最佳年齡

建議從3歲開始就可以給寶寶鋪墊這個思想,最晚4-5歲之前一定要分房成功。

如果年齡太小容易讓寶寶缺乏安全感,以後在想分房更困難。年齡太大對寶寶的身心發展不利,而且年齡越大分房的抗拒心理也越強。

怎樣幫助寶寶分房成功

① 打造孩子自己的空間

4歲寶寶獨立睡自己的小床,晚上總覺得擠,得知真相父母五味雜陳

精心佈置寶寶自己的房間,讓寶寶有一個屬於自己的環境,甚至在設計或者購買材料時候,都讓孩子一起參與,孩子會特別有成就感,也會享受自己的勞動成果。對於分房也是很好的鋪墊。

② 陪同睡著後在離開

剛開始寶寶獨自入睡會比較困難,家長可以在睡前給寶寶講故事,哄睡後再離開。

4歲寶寶獨立睡自己的小床,晚上總覺得擠,得知真相父母五味雜陳

可以在房間準備小夜燈,如果半夜寶寶醒來,不會面對漆黑的環境,自然也不那麼害怕。

③ 半夜醒來不責備

寶寶剛開始有個適應過程,難免會出現半夜突然醒來找媽媽的情況。也有可能是做了噩夢或者想去衛生間。

不管什麼原因寶寶醒來找媽媽,都不要責備她們,給與安撫是最好的方式。

4歲寶寶獨立睡自己的小床,晚上總覺得擠,得知真相父母五味雜陳

培養寶寶的獨自睡眠也是一個過程,畢竟從出生開始,就是有媽媽陪在身邊的。甚至真的分房睡之後家長反而不習慣。

媽媽寄語

相信寶寶有能力解決自己的問題,畢竟這是他成長的一個過程,不用擔心孩子半夜會不會踢被,會不會掉下床,孩子總是要學會獨立的。媽媽放心吧。

今日話題:你的寶寶打算幾歲分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