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業自救:客戶戴口罩在平臺相親,戶外拓展公司賣農產品

摘要:疫情期間的隔離,阻斷了病毒的傳播,也令依賴“接觸”的服務業受到巨大沖擊。一面是延期復工,一邊承受著房租、薪資的壓力,一些公司面臨停業,更多公司開始轉型、自救。

從事了十幾年上海本地婚戀交友平臺服務的王韜,把線下交友活動拉到了線上,有“望梅止渴”之感;“深漂”蔣生在戶外拓展領域創業不到一年,不得不靠賣家鄉特產、地方誌等來補貼高額的支出;雲南邊陲小城某公司房產銷售員小宇,已經拿了兩個月的底薪了,她的主要工作不再是賣房子,而是說服客戶簽約、接受延期交房。

當下,服務業最大的變化是業務轉入線上。相關從業人員意識到,手裡要留有足夠的現金,除了主業,還要靠多條腿走路。

以下是三位服務行業從業人員的口述:

轉入線上“相親群”速配,客戶戴口罩見面

王韜,上海UYuan單身白領社交圈創始人(主營線下單身活動,一對一相親):

交友或相親,大家一開始肯定要看這個人長得怎麼樣,再去了解性格、實力和內涵,但疫情爆發後,大家都沒出門,整個二月份,我們的生意都停滯了。

我從2006年就開始做上海本地的交友活動,2009年成立了文化傳播公司,現在全職員工有十幾個人,兼職主持和活動助理有六七個人,一年下來,平臺上的客戶人流量有三萬多人次。

疫情開始前,我們有兩塊業務,線下活動和定製的一對一相親。週五和週六一般是一百人的活動,週日有兩百人的專場活動,比如上海話專場、大齡專場、高端認證專場。一對一相親會有老師引導、介紹,雙方的第一次見面在我們公司,後續約會看自己意願。

服務業自救:客戶戴口罩在平臺相親,戶外拓展公司賣農產品

去年12月開展的一場線下活動。受訪者供圖。

疫情把大家阻隔在了家裡,沒有活動,我們的收入損失了約60%。2020年本來的計劃是初一休息,初二到初六排滿了活動,後來沒辦法弄,只能跟會員解釋一下,把大家的預付款都退了,大家也比較諒解。

疫情前我們的精力全放在線下,策劃過線上活動,但從沒有開展過,因為線下太忙了。正好因為這次漫長的“假期”,我們把線下活動轉到線上,到現在有30場了。

大家報名,加群。在群裡,主持人給男女生編號,男1號、女1號、男2號、女2號……每個人按我們提供的模板做自我介紹,包括年齡、籍貫、職業、學歷之類的基本信息,寫上擇偶標準,再發1到3張自己的照片。

主持人都是“久經沙場”的。比如有男生說自己是哪個名校畢業的,主持人就說學霸啊,和某某女生是校友;有人在自我介紹裡寫有房,主持人就會問房子在哪個區、是不是大平層呀、客廳能不能放下一架三角鋼琴呀,這樣來暗示房子的價值、點出會員的經濟實力。

自我介紹完了,大家投一個心儀的異性,當時不公佈結果。然後有紅包遊戲環節,主持人帶頭髮紅包,搶到最多的嘉賓,有機會對一位異性提問,再發紅包來接龍。也會做話題討論、成語接龍之類的小遊戲。

第二天揭曉前一天的心儀對象投票結果,看誰和誰速配了,每個人得票多少,又掀起一波熱潮。我們一個線上交友群保持48小時就解散,一是免得淪為不說話的殭屍群,二是後續管理也需要人力。

正常一個群就50個人,最多100人,人多的時候還要分成兩撥人、兩天來介紹,配比基本都是男女1:1,有時候群裡會進來我們的一些贊助商,介紹珠寶、鑽石,做鑑賞知識的講座,也進來過一個律師,他非常專業地給大家講講怎麼處理復工之後的勞資關係。

我們怕有些騙子進來,所以要登記個人資料,提供近照一張,必要的時候要提供身份證的截圖,個人關鍵信息可以隱去,但是如果參加青春專場有年齡限制、本地專場有地域限制,我們必須看到這些相關信息的真實性。

線下活動轉到線上群之後,有很多侷限性,一是人多了會雜亂,互動效果不好,二是比起線下活動,線上大家少了感性的認識,打字、發照片,有點像“望梅止渴”那樣。

服務業自救:客戶戴口罩在平臺相親,戶外拓展公司賣農產品

現在開展的線上交友群聊天截圖。受訪者供圖。

有的會員不喜歡這種形式,根本不會來報名,但也有人會覺得比較便利,足不出戶,還不用打扮,穿個睡衣、拿了手機就能跟大家交流。

我的計劃是,線下活動恢復了以後,一週保留一場線上活動。在我們這個行業,始終是重線下的,只能說線上交流群為大家的接觸提供了一種形式,但是最終它的目的還是要落地線下。

3月我們開始復工,在一個聯合辦公區域,這一棟樓有幾十家公司,進辦公樓要登記、量體溫。我們現在限流接待到店的客人,進店前洗手,還預備了口罩和消毒液。

一對一相親這塊業務基本恢復到之前的水平了,甚至有點小反彈。我們在開放式的座位安排會員們交流,男生女生隔著一米多的距離,先把口罩摘了,看看長什麼樣,然後把口罩戴起來,再說話。

遠足旅行改本地徒步,賣地方誌與農產品

蔣生,深北探旅公司CEO(主營企業團建,戶外旅行):

我們公司退掉或推遲了全部的訂單,有20多個。最大頭的開支是店面租金和員工薪資,一個月花掉7萬左右,但我捨不得裁員,大家都是一起打拼的年輕人,關係不錯,現在還是在家辦公,也沒有固定坐班。

春節本來有一筆大單子,有一個公司找我們帶隊,30多個人要去巴厘島,根據他們的預算,我們找了巴厘島的地接,還給他們安排好了景點路線和下榻酒店,預計是大年初六(1月30號)出發,去玩一週。

因為經常在戶外,我特別留意各種緊急事件,12月底,我關注到了肺炎相關的信息,一直在跟進新聞。巴厘島出發前一週,我就很擔心回程的問題,所以主動跟客戶提出,不要去巴厘島了。

剛開始的時候客戶不理解,有錢不賺,是不是看不起他們?而且取消了,相當於他們少了一次旅遊的福利。我的態度很堅決,寧願賠4萬的違約金也不去。後來證明決定是對的,客戶還主動退了一些違約金給我們。

本來4月1日也有一場活動,但上週客戶就跟我說要退掉,我只能勸他們推到5月初再看形勢。

沒有疫情的話,我們在3月份基本上每個星期都有訂單。去年很多公司放假都比較早,回來之後員工有假期綜合症,正好出來活動活動,調節調節心態。

服務業自救:客戶戴口罩在平臺相親,戶外拓展公司賣農產品

2019年11月,為某公司策劃的大型趣味運動會,增進團隊感情。受訪者供圖。

我們在深圳的客戶主要在電商和金融行業內,五月到九月是旺季,因為這期間節日比較多,國慶過後,一些電商要準備“雙十一”和“雙十二”,況且下半年天氣冷,不適合開展戶外活動。四月開始,各行業逐步復工,我也擔心下半年的經營。

我從2019年6月辭職,開始創業。我們公司很年輕,但在我之前做銷售的時候,就一直搞戶外的兼職,在這個行業也6年了,算老資格,團隊的各種戶外證也齊全,包括指導員證、領隊證、急救證等等。

這一行不好做,很多旅行社也有公司集體短途旅行的項目,而員工都只是想著去玩,忽略拓展的意義,所以市場比較小,我們是新公司,也在夾縫中生存。最開始創業的時候,我想的是堅持兩年就不錯了。

因為疫情,一些同行會率先打價格戰,我們公司也在考慮之後降價,比如減少人力開支,如果隨行的團隊已經帶了一個醫生,就減少一個支持或者是領隊。

服務業自救:客戶戴口罩在平臺相親,戶外拓展公司賣農產品

2019年8月,深北探旅公司自行組織的雀兒山攀登,也進行攀登技巧和戶外知識的教學。受訪者供圖。

我們公司也開始做一些副業。去年7月份我們團隊去過一趟武漢,拍了一些片子的素材,這次把它剪輯出來,還沒放上網。

客戶出不了門,我們會向他們推薦一些地方誌、農副產品。新疆和西安的風俗文化地方誌比較受歡迎,我自己是廣西人,也會推一些廣西的農副產品比如馬蹄膏、芋頭,我們和當地的農民聯繫,賺個差價。

我們也在飛書上開展一些戶外培訓課程,一週三次,如何安全快速地搭建帳篷,如果進入森林,把電子設備全都丟到一邊,怎麼去根據樹的年輪、植物朝向分辨東南西北。

這次疫情其實讓大家更珍惜健康,也更渴望戶外了,雖然之後出門,大家可能很長一段時間都會盡量避免人多的地方,但是會去自駕遊、野餐等等,這就需要帳篷、炊具之類的,所以我們也會把這一塊業務推出來。

現在,各個公司基本都復工了,我們有一個訂單,客戶本來想去江西旅遊,不得不改成深圳本地的戶外徒步,等到景區解禁了,我們就帶客人去踏春。

樓盤大多延期交房,協調銀行飛各地面籤

小宇,雲南騰衝某地產公司銷售人員:

現在,我們騰衝當地每家房地產公司都有負面消息,首先就是延期交房,開售的樓盤當中80%的都延期交房了,延期時間兩個月到一年不等。

3月初,我們公司確定會延期交房,我簡單和客戶說了一下,讓他們有個心理準備。在正式的通知之後,有些客戶很著急,房子已經簽好了,為什麼不能交房?為什麼要延期那麼久?有客戶就來質問說是不是公司就不行了,要倒閉了?有的客戶說這房子我不要了。

因為是文旅項目,我們的房子是面向全國的客戶銷售的,本地客戶和外地客戶各佔一半,對於延期交房,外地客戶一般能接受,但是很多本地客戶就不能理解,因為延期交房也許意味著他們要承受多幾個月的房租。

服務業自救:客戶戴口罩在平臺相親,戶外拓展公司賣農產品

疫情期間,不少購房者收到開發商延期交房的通知。圖源網絡。

我們銷售團隊也很無奈,本來定好大年初三上班,想著年後賣房好好賺錢,但現在只能拿底薪,一個月四千。很多人看我們賣了那麼多房子,應該拿很多錢,但其實都是做的按揭,客戶向銀行申請的貸款沒有打到公司這邊,我們就做不了佣金提成。

因為疫情,年前簽下的單子2月份面籤不了,積壓到4月,我年前有十幾個客戶,現在簽了一些了,還有七八個沒簽。

有一個客戶,年前訂了房,說年後來付尾款,但因為他去過大理和昆明,坐過高鐵,有點發燒,一直隔離,好不容易隔離完,他們小區又發現一個感染的,他又被要求隔離。公司這邊有回款任務,我也不好意思催,很委婉地問,你身體好一點沒有?能不能來付款?他開玩笑說,就算我現在來了,你們也不敢接待我。

有一些外地客戶過不來,我們也協調銀行去外地做面籤。銷售人員和客戶確認好資料、時間,按揭專員,銷售主管,再去和客戶面籤,本地客戶一般是約在銀行,如果出行不便,我們可以安排司機接送,實在有特殊情況不能到,我們就直接上門。前段時間,去了一個懷孕的客戶家裡簽約,這段時間也在安排團隊出差外地和客戶簽約。

2月底,我們開始回門店上班,幾組同事輪流坐班,有客戶來售樓部,他說我也不買房,就是來逛逛,在家裡面待太久了。有同事接了一個武漢的客戶,剛見完人,整個售樓部就很警惕,房管局那邊也打電話來問,我們就去查他的情況和行程,還好沒事。

最開始一天就是1到2組客戶(注:一組三人左右),2月底做了活動,人多了一些,有網上帶看的,有到現場看的,還有親戚朋友來幫看的。現在價格出來了,跟之前差不多,客戶看沒有跌到他們預期的,所以客流量又下降了。

服務業自救:客戶戴口罩在平臺相親,戶外拓展公司賣農產品

廣州某售樓處復工,購房者戴著口罩看房。圖源網絡。

因為騰衝這邊社區拿地的價格,年前最高的是400萬一畝地,成本價在這,降價肯定是降不了的。

為了吸引客戶,我們還第一次推出了“認籌”,往常,客戶看了房覺得滿意,是先交5萬元認購金,一個星期內付清首付或全款,這次因為疫情,我們新推出認籌,客戶去看房,覺得好,可以交五千塊的認籌金,相當於是意向金,這錢也可退。

上一個月我這裡有11個客戶來認籌,但是已經退了8個了。有個同事的客戶交了認籌金,但後來明確表示,不會要這個房子。我同事說,那我幫您走流程退錢。但客戶說我就不退,你們活動到4月30號結束,要到那天才退,留著這個好位置,誰讓你們價格那麼高。同事哭笑不得。

我有一個本地客戶疫情期間也來看房,夫妻倆帶著孩子來了兩次,親戚來了兩次,昨天又來了一次,糾結了很久,看了快一個月了,但就是不著急交錢,就說房子是喜歡的,給他留著。

我們還搞過買房送精裝公寓的活動,以及三個月內免費更名1次的便利,但是這些活動帶來的客流量也不多。

疫情期間,全國都在“雲看房”,我們也有和售房平臺聯合做一些活動,但其實從在線看房再到買房,轉換率很低,房子是大資產,必須現場看。我自己入行兩年,賣了那麼多房子,只接待過一例在線成功的例子。

這次疫情,我們銷售團隊沒有人離開,因為編制在這,但公司其他部門有同事已經離職了,走之前說要還自己的房貸,到處跟人借錢,一人借幾百塊,到底是不是去還房貸了也不得而知。

(文中“小宇”為化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