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履不停》豆瓣8.8分: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早有小津安二郎把女兒要出嫁,父母期待又難捨難分的主題拍攝的惟妙惟俏。後有是枝裕和,不僅在本土頗具影響力,更將日本家庭電影推上了世界的舞臺。

馮小剛上高曉松的節目談《芳華》,講到自己的風格,內心的柔軟,對溫暖的、善良的東西的追逐。馮小剛受女兒的影響喜歡上說是枝裕和的電影。

馮小剛說是枝裕和的電影表面上是日常生活的流水賬,但在流水賬裡有一種"湧"的感覺。那種"湧"就是一種潛在的、巨大的力量,能讓人久久不能平靜,久久難以忘懷。

人生路上步履不停,為何總是慢一拍,為何有太多遲了一步的遺憾……

《步履不停》豆瓣8.8分: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是枝裕和以細膩的手法,探觸了生命中需要溫柔以對的本質問題。故事通過一次家庭聚會,精準地捕捉家人間珍貴的情感。母親擅長的料理、煮飯時家人的對話,將對於整個家族的回憶一一喚出,在看似簡單平凡的生活裡,讓人細細品味屬於每個家庭共有的故事,關於誤會與諒解,親情與寬恕,還有珍惜--人生就是不斷的失去,而時間終將帶我們找到諒解的出口。

是枝裕和說:" 因為我想要寫一個什麼事都沒發生的故事……一個什麼事都沒發生,但卻很有趣的故事。"

《步履不停》豆瓣評分8.8,靜默而漫長,故事很平凡。講述了橫山家的次子良多在大哥純平的忌日攜曾為寡婦、帶有孩子的妻子返家滯留一日的日常生活。

《步履不停》豆瓣8.8分: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是枝裕和一向擅長用瑣碎的日常互動,以及平淡的鏡頭來營造空間中微妙的氣氛。

是枝的高明之處在於拍出了生活的"漣漪效應"。一個在電影裡自始至終沒有出現的人,他的死亡卻成為了這個家庭的中心,在漫長的15年來冥冥之中影響著相關的人。

01、誤會與諒解:忘不了過去,我無法釋懷

父親恭平是一個退休的老醫生,卻心繫診所的事務;長子純平在15年前因為救了落水兒童而溺水身亡;次子良多並不希望繼承父親的事業,關於未來,他有著自己的期許。

女兒和母親關於父親不做家務,保持"醫生"的"體面"進行了玩笑式的討論。一個父親"希望體面""在乎名聲""極其看重自己醫生事業"的鮮活形象就出現了。這也為父親與良多因為彼此對待事業的理念不同,而埋下了矛盾的伏筆。

是誰也理解不了彼此的感情。姐姐千奈美覺得弟弟良多還是多年前的性格,最親的人,心裡還有愛,就這樣越走越遠。

良多固執地選擇遠離家鄉,在異地當起了繪畫修復師。可即使他步履不停地打拼,多年忙碌之下還是換來了失業,生活困頓。

良多知道父親永遠不會理解他選擇的道路,兩人之間有一條深深的"鴻溝",在父親在世的日子裡,他兩之間常常陷入尷尬的對話中。

良多總是被父母和純平弄混,想要辯駁最終又沉默的悵然。

父子倆之間的溝通越來越少,誤會、不解越來越深,良多很久沒有回家。

良多從小生活在優秀哥哥的陰影裡,他認為父母一直把大哥掛在嘴邊當作理想的標準,對於必須活在現實裡的人來說是一種折磨。

由香裡帶著前夫的孩子淳史與良多結婚,在家人團聚時時她竭力表現為一個好媳婦,最後卻發現始終有著難以親近的隔膜。

《步履不停》豆瓣8.8分: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不被父親認可沒有人在乎想法的良多,沒有辦法融入吵鬧日常的爺爺,被奶奶各種有意無意帶出來的語言諷刺的由裡香,早熟的小墩……那一種明明就很想把一切都說出來,可是嘰嘰喳喳到一邊發現沒有人在聽於是安安靜靜閉了嘴,難免有些蒼涼。

父親希望兒子成為醫生繼承診所,兒子卻跑去做油畫修復。父親年輕時的出軌,原來母親一直都知情。母親對待兒媳客氣的宛如客人,盤問什麼時候生孩子。正如妻子說的那樣,每個人都有偷偷聽的歌。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想法、秘密,並不會因為親密的身份關係而自動共享,這些只被自己瞭解的想法反而會成為家庭關係的隔閡。

電影《海邊的曼徹斯特》男主角有一句臺詞:我忘不了過去,我無法釋懷,打敗不了生活,打敗不了命運,我沒有能力打敗它,我知道。

良多也知道他心中的那道坎並沒有邁過去。

02、親情與寬恕:終於原諒父親,接納自己

大哥純平的去世是這個家庭最大的傷口,一下擊垮了對兒子寄予極大期望的父親和深愛他的母親。

一家人的聚會上,大哥如何優秀始終是繞不過去的話題,這讓身為良多非常苦悶。良多生活在優秀大哥的陰影下,在畢業後選擇了一份和"醫生"毫不相干的職業。

母親與父親均對兒子良多娶了一個寡婦並帶著孩子的事實感到不滿。

但母親的表現與父親卻大大不同,這也是兩個人物性格塑造的精妙之處。母親一直用最禮貌的語言,熱情地招待、體貼地照顧著尤香裡。看不出一絲討厭的情緒,臨走時,還將一身漂亮的和服送給了由裡香。

母親最真實的寫照,她對兒媳婦的好並不虛偽,那是出於她本真的善良和友愛,但作為母親,她仍舊希望兒子有個"世俗標準"的妻子。

《步履不停》豆瓣8.8分: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良多的父親,則顯得嚴肅而刻薄,父親驕傲式的自尊、不友好與不接納顯得那麼直接。

母親不希望良多娶寡婦是因為她心裡有個心結。父親在良多小時候出軌,母親沒有點破父親的風流韻事,直到父親去世,母親毫不留情的將父親的衣物燒燬。隱忍不發,其實早已把人生看透。母親並沒有寬恕父親。

母親和父親是認為是芳雄害死自己的長子純平,每年純平的忌日都要芳雄前來,目的是要芳雄良心不安,永遠記住純平為就他而死。

對於父母來說,在父母眼裡純平那麼優秀、將來會成為一個救死扶傷的醫生,卻因為救了這個各方面極其平庸的孩子而失去生命不值得。"對父母來說都一樣。"如此平淡彷彿不講道理的話,卻恰恰是無數父母真正的共鳴。

母親也始終沒有寬恕那個讓兒子純平失去生命的芳雄。對於母親來說要原諒芳雄,要大度的釋然說一句沒有關係,她不能接受所以沒有辦法原諒。

父子之間的冷戰與爭吵終於迴歸於原諒,因為良多體會到,父親終究是父親,對於無法見到兒子最後一面這事,無論身為父親或醫生都一定是後悔且自責的。

對於母親過分在意大哥的逝去,良多有了自己的女兒後,他理解母親的做法。他延續了母親的做法,像她一樣用長柄勺給墓碑上澆水,回程路上指著看到的蝴蝶向女兒說:"聽說啊,只要紋白蝶活過了冬天,第二年就能變成黃色的蝴蝶飛回來呢……"

故事中,父母與孩子的隔閡,似乎在慢慢的消解,然而總是慢了一拍。

《步履不停》豆瓣8.8分: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與帶著渺茫希望與自我安慰的黃蝴蝶傳說一樣,親子代際之間的溫暖也會帶著無法避免的傷痛不停傳遞下去,只是或許會慢了一拍。

03、失去與遺憾:最令人痛心的,就是來不及好好告別

正如托爾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開篇寫道的:幸福的家庭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影片中的母親是一種傳統奶奶的形象,操持家務,疼愛(孫)子女,親切慈祥,但當看到蝴蝶時的突然的神經質,無聲地告訴了觀眾這個母親其實依然活在長子離世的悲傷下。

純平是家中的長子、標準的"上進青年"卻因下海救人永離人間,給父親留下巨大的傷痛和遺憾。

作為醫生和父親的他沒能見到自己長子的最後一面,讓父親一生都在自責並後悔。

這世間的許多種悲傷中,子欲養而親不待堪比切膚之痛,令人神傷。

母親想和良多一起去購物。

父子在海邊短暫相處,關係得到短暫的和解,他們說有空要一起去看球賽。

《步履不停》豆瓣8.8分: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三年後,父親離世,不久以後,母親也跟著走了。

當然,最後良多也沒陪父親去看過一場球,更沒有開車載著母親陪她去購物。

人生,步履不停,而我們總是慢半拍,讓遺憾變成了終身遺憾。

很多年之後,"當初若是這麼做的話"的感傷仍會不時地襲上良多的心頭。

當局者迷,良多一直沒有想通。

父母中年失子,是何等痛心。作為留在他們身邊的兒子,不僅沒有體諒他們,反而一直被去世的人所困擾,這豈是一個兒子應有的胸襟。可惜,直到很久以後,良多才覺悟出來。

《步履不停》:每個人的內心,都隱藏著旁人不能理解的傷痛。

電影《步履不停》裡,良多一家最後一次照全家福,父親在發脾氣,良多不理解父親為何發脾氣。

當其時的他,為迴避內心的痛苦,對父母選擇疏遠,一年只回一次家。直到父親去世、母親發病的時候,良多才驚覺,自己是多麼多麼地愛他們。

父親與良多關係的緊張,揭示了無數家庭當中那本"難唸的經";母親與父親的愛,揭示了"大風大浪"最後釋然的無奈;母親對良多的愛,揭示了"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悲哀。

用是枝裕和自身的話說,他在母親去世後倍感後悔,他想透過良多的眼睛,呈現和家人相處的日常,捕捉最細微的情感跌宕。

《步履不停》豆瓣8.8分: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有人這樣評價這部片"日本的家庭電影已經是世界巔峰了,步履不停是巔峰中的佳作。"

特德·姜《你一生的故事》那本書裡這樣說:

"我的一生都將淺嘗輒止。跟隨大小事件隨波逐流,為這些事件所裹脅。這是無可避免的。

從一開始我就知道結局,我選定了自己要走的路,也就是未來的必經之路。我循路而前,滿懷喜悅,也許是滿懷痛苦。"

良多的餘生,似乎會永遠回憶起在父母家的那一天。"因為正是在這一天,我第一次感覺到父母不可能永遠都像以前一樣。這是件理所應當的事情。但即便我眼看著父母年華老去,我卻什麼都沒有做。我只能不知所措地遠遠看著同樣不知所措的父母。"

白居易的《送春》詩:"人生似行客,兩足無停步。……唯有老到來,人間無避處。"每個人自出生起便向終點步履不停地前進,《步履不停》的良多來不及和父母和解與告別,沉默而苛責的父親,嘮叨太盛的母親,倍感壓抑的聚會,彷彿都是良多曾經逃離的正當理由,只有到最後,良多才逐漸看清了這裡面父親的慈愛,母親的隱忍,家人的互相包容和默默付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