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力的遊戲:太子傳奇

一、繼承人

太子,是中國古代帝王的繼任者的稱謂,被定為王位、皇位繼位者的人。需要注意的是秦始皇之前的太子,不能稱皇太子,僅帝制時代的太子,才可稱皇太子。

商周時期天子及諸侯的法定繼承人,稱太子或世子。

兩漢,皇帝與諸侯王的繼承人皆稱“太子”,但惟皇儲稱“皇太子”。漢以後,諸侯王的繼承人改稱“世子”,“太子”成為了皇位繼承人獨有的稱呼。封建社會的太子,其地位僅次於皇帝,擁有監國的權利,並擁有類似於朝廷的東宮官。

需要指出的是,“太子”並非與生俱來的身份,而是皇帝賦予的身份。只有獲得“冊封”,才會取得太子的身份。

因被冊封者與皇帝關係的不同,與太子類似的的稱謂有“太孫“、”太叔“、”太弟”等。太子多為皇帝的兒子,少數為皇帝的侄子或養子。元代不諳中國禮法,鬧了弟弟是哥哥“太子”的笑話。

立太子的方式主要有三種,即“立嫡立長”,也就是說,繼承順序是以嫡子優先、年長優先。或者“立子以賢”,就是說,要看諸位庶子的德行而定。最次的是皇帝“立儲以愛”,就是皇帝最喜歡哪個兒子,就立他為太子。

由於可以冊立的方式有多種,所以每個兒子貌似都有機會,這就埋下了太子之爭的隱患。

權力的遊戲:太子傳奇

二、太子之爭

歷史上太子和皇帝之間的關係極其複雜矛盾。

一方面,皇帝需要有繼承人,但繼承人的存在又會對皇權構成一定威脅。由於皇太子有極大權力,所以往往會和皇帝發生衝突,從而導致被廢或被殺。

另一方面,由於覬覦皇太子儲位,皇帝的兒子們往往相互傾軋、甚至兵戎相見,這樣的例子就更加平常了。

由於以上種種原因,皇太子順利冊立、順利繼承皇位的並不多見。一般情況下,太子總會遇到以下幾種尷尬:

1、上不讓位

正常邏輯下,皇帝在自己年齡較大,且欽定的太子成年以後,就應該安排自己退休,做個太上皇去享福。

但是權力這個東西,很容易上癮。一旦當了一把手,誰也捨不得放棄,於是最終在歷史上的呈現,是必須要等到前一任皇帝駕崩,太子才能繼位。

好在歷史上皇帝絕大多數短命,不僅是太子可以成年繼位,甚至少年、幼年就要繼位。

比如一統天下的秦始皇嬴政,十三歲就繼位,二十二歲親政;

而康乾盛世的開創者康熙,八歲繼位,十四歲親政;

清朝末代的皇帝,則是爭相刷新繼位年齡記錄:同治6歲,光緒4歲,宣統(溥儀)3歲。

但是,終究有一些太子運氣不好,上面的人活的比較久,就是不想讓位子。

拋開篡政的武則天和慈禧不說,就是那個“十全老人”乾隆,因為活的太久,以致於嘉慶皇帝36歲才“名義上繼位”,乾隆繼續以太上皇實際執政,最終把嘉慶搞成了唯唯諾諾,胸無大志的一個庸人,清朝的命運自乾隆起就開始急轉而下。

權力的遊戲:太子傳奇

古代用皇帝短命的方式,來安排定期接班,也算是命理奇觀。

如果皇帝不短命,太子又有實力,那就只能兵刃相見,親人相殘,以武力逼迫老皇帝讓位。


2、手足相殘

上面已經說過,由於對權力的覬覦,所有可能有繼承權的兄弟、叔伯們,都有可能對太子下狠手。

這裡舉最著名的三例,以時間順序:

(1) 煬帝奪位

開皇元年(公元581年),隋文帝立長子楊勇為太子,次子楊廣為晉王。

楊廣不甘於王位,通過與朝中重臣楊素聯合,一番運作,於開皇三十年(公元600年),成功說服隋文帝下詔廢太子楊勇為庶人,改立楊廣為太子。

仁壽四年(公元604年),隋文帝突然死去,於是楊廣即位,是為煬帝。

隋煬帝即位後,假傳文帝遺詔,派人縊殺楊勇。楊廣的弟弟漢王楊諒不服,於幷州起兵造反,被楊素率兵鎮壓,在投降以後被幽禁死去。

最後煬帝又派人毒死楊勇諸子,完成了太子之爭。

這裡插一句:重臣楊素不僅僅是個軍事家,還是個詩人,“漠南胡未空,漢將復臨戎。飛狐出塞北,碣石指遼東”“橫行萬里外,胡運百年窮”這樣大氣的出塞名句,就是由其所作。

權力的遊戲:太子傳奇

(2) 玄武門之變

大業十三年(公元617年)五月,太原留守、唐國公李淵在晉陽起兵,在長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等人支持下,十一月佔領長安後,李淵擁立隋煬帝的孫子代王楊侑為帝,改元義寧,即隋恭帝。李淵自任大丞相,進封唐王。

義寧二年(公元618年)五月,李淵篡隋稱帝,定國號為唐,並立長子李建成為太子。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庚申日(公元626年7月2日),秦王李世民率親信部隊在玄武門設伏,殺死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

李建成的兒子安陸王李承道、河東王李承德、武安王李承訓、汝南王李承明、鉅鹿王李承義,李元吉的兒子梁郡王李承業、漁陽王李承鸞、普安王李承獎、江夏王李承裕、義陽王李承度等幼兒也都被殘忍殺害。

權力的遊戲:太子傳奇

公元626年7月5日,即“玄武門之變”3天以後,唐高祖立秦王李世民為皇太子,又頒佈詔書:“從今天起,軍隊和國家的各項事務,無論大小,全部委託太子處理和決定,然後再報告給朕。”

武德九年(公元626年)9月3日,高祖頒佈制書,將皇帝位傳給太子李世民,自為太上皇,仍居於大內皇宮正殿——太極殿。

次日,即9月4日,太子李世民在東宮顯德殿即皇帝位,是為唐太宗。

唐太宗即位第二年正月初一乙酉日(627年1月23日)改元貞觀。太宗在位期間文治昭昭,武功赫赫,史稱“貞觀之治”。


(3) 靖難之役

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時把兒孫分封到各地做藩王,藩王勢力日益膨脹。

因太子朱標早逝,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皇太孫朱允炆繼位,是為建文帝。

建文帝與親信大臣齊泰、黃子澄等採取一系列削藩措施,並在明太祖第四子燕王朱棣所在的北平周圍及城內部署兵力,又以防邊為名,把燕王的護衛精兵調出塞外戍守,準備削除燕王。

朱棣於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起兵反抗,隨後揮師南下,史稱“靖難之役”,於建文四年(1402年)攻下帝都應天(今南京)。

戰亂中建文帝下落不明,或說於宮中自焚死,或說由地道逃去,隱藏於雲、貴一帶為僧。

同年,朱棣即位,是為明成祖。

權力的遊戲:太子傳奇

朱棣進入南京後,大肆殺戮曾為朱允炆出謀劃策及不肯降附的文臣武將。齊泰、黃子澄、景清等先後被殺,方孝孺更是被誅十族。

所以,太子之位兇險異常,身家性命繫於一身,順利繼位全靠運氣。


3、母后臨朝

女權主義其實在古代就已經樹大根深。

從河南安陽殷墟考古,就已經發掘出商王的夫人“婦好墓”,不僅僅是女將軍,也是權傾一時的王后。

西漢末年,王莽篡政的根源,即在於外戚勢力把持朝政。

所謂外戚,就是指母后這一邊的親戚勢力,母后臨朝的時代就此走上了歷史舞臺。

第一位長壽母親是王政君(前71年-13年2月3日),是漢元帝劉奭皇后,漢成帝劉驁生母。

中國歷史上壽命最長的皇后之一。其身居後位(包含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時間61年(公元前49年-公元13年在位),僅次於清朝的孝惠章皇后(63年)。

這位母親倒是沒有干政,但顯然沒有教育好自己的兒子。漢成帝劉驁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雙飛皇帝”,最後暴死在趙合德的宮裡。成語“燕瘦環肥”說的就是趙合德的姐姐趙飛燕,此時趙飛燕是皇后。

權力的遊戲:太子傳奇

再往後的武則天,慈禧太后,就不用多加解釋了。

太子們遇到這樣與自己爭權奪利,甚至直接要了自己性命的母后,也是實在心裡苦。


三、現代的太子

隨著皇權統治在全世界大多數國家的消亡,太子繼承不再神秘。

我們的鄰居日本國,就在2019年4月30日,舉行了明仁天皇退位儀式。皇太子德仁於2019年5月1日即位成為新天皇,新年號為令和。

日本皇太子繼位時已經59歲高齡,但是比起來英國查爾斯王子,還算幸運。

英國查爾斯王子,全名查爾斯·菲利普·亞瑟·喬治·蒙巴頓-溫莎,現任英國王儲。查爾斯王子是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和愛丁堡公爵菲利普親王的長子。

查爾斯王子出生於1948年,幸運的他僅僅十歲時,就在1958年被立為王儲。

不幸的是,已經過去了至今足足62年,他仍然是王儲。

權力的遊戲:太子傳奇

尾聲:圈裡的“太子”

BAT三家企業,是最容易傳出“太子傳奇”的八卦陣地。

4月27日,阿里巴巴傳聞中的“太子”蔣凡,因為太子妃和社交名媛爭風吃醋,被從“合夥人”組織除名,也就是被剝奪了大統繼承權。

權力的遊戲:太子傳奇

而在他之前的,已經有“太子”陸兆禧下崗。那次,身為集團CEO的陸兆禧,離繼位已經近在咫尺。

通常, 隨著皇帝權力的不斷加強,皇太子的權力越來越被削弱。但是反過來,正是由於皇太子的權力不再對皇帝構成威脅,皇帝有足夠的權力來約束他的其他兒子們,所以後期的皇太子順利繼位的反而比較多。

只是,在立太子的三種方式中,“立嫡立長”“立子以賢”還是“立儲以愛”,皇帝們的心思,還得費勁去猜。

阿里的太子到底會是誰,你猜猜看?


作者:張棟偉(市場營銷專家、資深互聯網人士、“酷實習”大學生就業創業平臺創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