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巾竟比黃金貴?這位17世紀的神祕少女究竟是誰

研究人員使用了一系列現代成像技術,深入研究了約翰內斯·維米爾 (Johannes Vermeer)的《戴珍珠耳環的少女》(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但研究結果並沒有回答關於這幅世界神秘主題名畫的關鍵問題。

海牙毛利泰斯博物館館長馬丁·戈瑟林克星期二在網上介紹新研究成果時說:“劇透警告:並沒有。很遺憾,我們沒有發現這位年輕女士是誰,以及她是否真的存在過。但我們確實離她更近了一點。”

2018年的研究項目確實揭示了一些細節,包括這名黃金時代的荷蘭大師是如何作畫的,以及他是從哪裡得到顏料的。

他們甚至一次又一次地證實這個女孩有睫毛,並透露作畫時她坐在一面已經從視線中消失的綠色窗簾前。

頭巾竟比黃金貴?這位17世紀的神秘少女究竟是誰

人們對這幅畫的興趣如此之大,以至於就連畫中人物的面部毛髮(或明顯的面部毛髮缺失)都成了學術界爭論的話題。

研究人員發現,睫毛並不是畫上的唯一毛髮——顯微鏡掃描還發現,維米爾畫筆上的小碎片嵌在了女孩的皮膚上。

2018年初,這幅畫被放置在一個專門建造的玻璃房間裡,以便參觀者可以觀看研究人員和高科技設備對這幅作品的掃描結果。這幅維米爾在1665年左右完成的作品,有時也被稱為荷蘭的“蒙娜麗莎”。

然而,公眾將不得不等到他們可以前往博物館時,才能親眼見到這幅畫中明星,因為毛里塔尼亞美術館以及荷蘭所有其他博物館和美術館都因冠狀病毒限制措施而關閉。

所幸網上公佈了研究結果和相關人員的解釋。

通過掃描,可以看到繪製多年後顏料中形成的迷宮般的微小裂縫。他們將允許博物館使用這項研究作為基礎,以觀測畫布在未來幾年的健康狀況。

通過對顯微鏡下的顏料樣本進行分析,可以確定維米爾所用顏料的來源。

描繪耳環的白色鉛來自英格蘭北部的皮克區,深藍色是如今阿富汗的天青石,紅色是胭脂蟲,由生活在墨西哥和南美洲的仙人掌植物上的蟲子製成。

“令人驚訝的是,這個女孩的頭巾竟然使用了這麼多高品質的深藍色。”管理員兼項目負責人Abbie Vandivere說,“這種藍色顏料在17世紀比黃金還貴重。”

然而,維米爾並不需要遍尋世界才能得到所有材料,他很可能是在他的家鄉代爾夫特買到的。

這些發現不僅揭示了維米爾使用顏料的細節,還告訴我們17世紀的荷蘭和世界貿易的情況。

研究還發現了他在一塊灰色帆布上描繪少女的過程。

紅外成像研究結果表明,他用深淺不同的棕色和黑色來構圖,這就好像站在維米爾身後看他作畫一樣。

然後他用黑色線條勾勒出女孩的輪廓,然後從綠色背景到前景——她的皮膚,她的黃色外套,白色衣領,藍色頭巾,最後是構成珍珠的白色球體。

最後,他簽下了畫布左上角的簽名。

Gosselink說:“不幸的是,沒有透露這個女孩的身份,但是我們必須更好地瞭解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