吆喝出來的民間歌曲

勞動號子

是我國產生並應用於勞動的民間歌曲,具有協調與指揮勞動的實際功用。數千年來,它伴隨著勞動大眾在與自然的搏鬥中發揮了巨大的社會功能,創造了人類戰勝自然的一個又一個奇蹟。同時,號子又是人與自然和勞動相結合又相碰撞而產生的最早的精神、藝術之花。具有永恆的歷史文化價值。

勞動號子是在生產勞動過程中,尤其是集體協作性較強的勞動中,為了統一步伐,調節呼吸,釋放身體負重的壓力,勞動者發出的吆喝或呼號。

這些吆喝、呼號聲逐漸被勞動人民美化,發展為歌曲的形式。從最初勞動中簡單的、有節奏的呼號,發展為有豐富內容的歌詞、有完整曲調的歌曲形式,勞動號子體現出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並通過勞動號子表現出勞動人民的樂觀精神和大無畏的英雄氣概。

號子類別的劃分,主要依據是不同的工種和傳唱環境。

吆喝出來的民間歌曲

吆喝出來的民間歌曲

吆喝出來的民間歌曲

吆喝出來的民間歌曲

吆喝出來的民間歌曲

可以分為:

1.搬運號子。

搬運號子是在以人力直接負擔重物的運輸勞動中使用的,例如裝卸、扛抬、挑擔、推車等。特別是在集體性的運輸勞動中,統一步伐、調節呼吸、振奮情緒,就直接與勞動的安全和效率相關聯。這時,勞動號子就成為達到上述目的的有效的手段。

黑龍江是我國木材蘊藏量最大的省份,林區中需大量的運輸勞動,搬運號子也就很多。

這些號子沒有固定的唱詞,全由領唱人,也就是集體勞動的指揮者即興創作。一人領唱,眾人應和,有時領與和相交迭,形成多聲部的歌唱形式。

吆喝出來的民間歌曲

2.工程號子。

工程號子在打夯、打硪、伐木、採石等勞動中使用。

勞動的強度和速度,決定了工程號子的歌唱性和節奏。

勞動強度較小時,號子的曲調瀟灑而豪爽;當勞動強度較大時,號子的曲調就顯得粗獷而沉重。

強度大而節奏緊張的勞動中,號子音樂的節奏快而有力,旋律簡單,有時甚至出現單純的呼號。

曲調的藝術性與勞動強度成反比,這是號子音樂的普遍特點。

吆喝出來的民間歌曲

a.硪--------是砸地基或打樁時使用的一種工具,一般為一塊圓形石頭或鐵餅,周圍打眼後系幾根繩子。打時數人拉著繩子將硪舉起,再砸到地上。

湖南常德的《打硪歌》高亢嘹亮,歌詞根據勞動情況即興編唱,既有指揮勞動的作用,又注意調節每個勞動者的情緒,以調動大家的積極性.

吆喝出來的民間歌曲

3.農事號子。

農事號子在一般的農業勞動,如打麥、舂米、車水、薅草時歌唱。相對來說,農業號子所伴隨的勞動強度不那麼大,因此,農事號子的節奏感往往不那麼沉重,旋律較優美,歌詞內容豐富多樣。

吆喝出來的民間歌曲

4.船漁號子。

船漁號子在水運、打漁、船務等勞動中使用。

由於船上勞動種類多樣,水路和氣候情況多變,因此許多地區往往都形成了適應不同情況的、成系列的漁船號子。

在水上謀生風險很大。船工們不僅要像其他工種的勞動者那樣克服各種各樣的艱難險阻,而且時時面對死亡的威脅。

真正行船時的船工號子是相當驚心動魄的,它們把英雄的各個側面活生生地展示在人們面前。

一般來說,風平浪靜時唱的號子旋律性比較強,常表現出船工們的自信和豪放的性情,號子的歌唱方式,主要是“領、合”式,即一人領,眾人合,或者眾人領,眾人合。

吆喝出來的民間歌曲

勞動號子的歌唱形式有獨唱、對唱、齊唱等,一領眾和是最常見、最典型的歌唱方式。

領唱者往往是集體勞動的指揮者。

領唱部分常常是唱詞的主要陳述部分,其音樂比較靈活、自由,曲調和唱詞常有即興變化,旋律常上揚,或比較高亢嘹亮,有呼喚、號召的特點。

和唱的部分大多是襯詞或重複領唱中的片段唱詞,音樂較固定,變化少,節奏型強,常使用同一樂匯或同一節奏型的重複進行。

勞動號子作為民歌的一個主要體裁,早在原始時代人們開始從事集體勞動時就已產生,而直到現代社會某種機器取代某種集體勞動才逐漸消失。

數千年來,它伴隨著勞動大眾在與自然的搏鬥中發揮了巨大的社會功能,創造了人類戰勝自然的一個又一個奇蹟。同時,號子又是人與自然和勞動相結合又相碰撞而產生的最早的精神、藝術之花。因此,它具有永恆的歷史文化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