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愛》:拋開誇張的劇情,我們來談點實際的

《寵愛》在12月31號就上映了,由於豆瓣評分不怎麼高就一直沒看。一位朋友是陳偉霆的粉絲,她邀請我去為偶像貢獻票房,所以今天就去看了一場電影。

《寵愛》:拋開誇張的劇情,我們來談點實際的


說實話,電影如果是單純看著好玩的,氛圍確實很輕鬆舒暢,中間有很多笑點,後面有淚點倒也不會到難過的境界。如果不去追究劇情的合理性的話,這還算是一次愉快的體驗。整部電影都在渲染著寵物對人多麼忠誠、多麼友好,但是總感覺有一點不夠真誠。

《寵愛》:拋開誇張的劇情,我們來談點實際的


比如說,一隻普通的狗通過一個初中生兩個月的訓練就變成的導盲犬,狗狗能夠聽懂人講話還能給人帶路,豬會看動畫片還能看懂監控錄像……這些匪夷所思的事情確實電影的主線,這是在令人難以接受。但是拋開這些不談,我覺得電影在這些劇情中給我們傳達了一個很重要的點,那就是關於人與人之間相處的問題。

《寵愛》:拋開誇張的劇情,我們來談點實際的


最近幾年在中國掀起寵物熱的風潮,加上這兩年的吸貓文化盛行。在這一現象的背後,反映的是當代人的孤獨感和無寄託感。現在很多年輕人認為養寵物是一件投資回報率最高的事情。人與人的關係是不斷變化的,而且這些變化都是不可控的。而人與寵物的關係至少說不會惡化,寵物永遠都依附於主人,主人對寵物有一種天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寵愛》:拋開誇張的劇情,我們來談點實際的


在電影中,看似是探討人與寵物的關係,實則是在思考人與人與寵物三者之間的關係。電影的每一個小故事其實都不是單純的個人與寵物之間的關係。而是因為另外一個人的參與,原來的平衡關係就被打破了。人與人的關係就是這麼微妙,有時候參雜了一些其他因素就會走向兩個極端。

《寵愛》:拋開誇張的劇情,我們來談點實際的


電影中讓我感受最深的就是那對父女之間的故事。父親愛女兒的方式卻不能被女兒接受,女兒嫌父親不夠直接。這其實本身就沒有誰對誰錯,只是方式不對而已,現實中很多人都存在這樣的問題,可是在電影中父女和解了,但是現實中很多人終其一生都沒有與自己的家人達成和解。

有時候,事情總不會像自己想象的那樣發展,即便那樣,也不要原地不動,那樣有可能會將人推的更遠,人本身就很脆弱,卻總是因為愛才堅強。請守護身邊你愛的人,珍惜那些愛你的人,即使他們的表達的方式不對,但是你反過來想,人與人本身就是不同的,為什麼要求別人按照你的價值觀來待人呢?


《寵愛》:拋開誇張的劇情,我們來談點實際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