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的八月十五

農村的八月十五
農村的八月十五
農村的八月十五
農村的八月十五
農村的八月十五

陰曆八月十五是我國傳統的中秋佳節,每到這一天,家家相聚團圓,吃月餅,賞月亮,其樂融融。

我是土生土長的農村人,記得在八九十年代,出外打工的很少,在城市買房的幾乎沒有,那時過中秋節非常熱鬧,也特別有意思。

中秋節到來的十幾天前,妻子就騎上自行車

帶著麵粉和紅糖,和同村的嫂子和嬸子一起去到集上加工月餅,這可是真正純正的手工月餅,圖案精美,無汙染,綠色環保,吃著香甜可、酥脆,母親也提前三五天趕會買回家了蘋果、石榴、柿子、葡

萄、西瓜等新鮮潔淨瓜果,以備中秋之用,中秋節那天,妻子和母親還會蒸上一大鍋糖包饃。村上還有鑼鼓隊、擔經挑等文娛表演。

八月十五到了,天不黑,家家戶戶放起了鞭炮,爆竹聲聲慶團圓,母親在當院點起香燭,用小桌擺上西瓜月餅葡萄蘋果柿子,全家大小站好對著月亮,母親先對月亮扣頭,祈求月神保祐五穀豐登,家人平安幸福,然後全家扣拜月亮,儀式結束,母親就會用小筐拾滿糖包月餅蘋果柿子等,讓我們小的給嫂子家和本家大娘嬸子家送去,當然回來時也會又拿回滿滿一筐,只不過交換了東西而已,但這如同走親戚,越走越近,增加了親情和感情。接下來,全家人共圍一桌,吃月餅,飲灑賞月,酒足飯飽後,就可以到大街上玩了。想起那個時候的八月十五,就會充滿美好的嚮往。

這幾年,在外打工的幾乎家家都有,在城市買房的也佔了一多半,村上有好些戶成了空巢,八月節味也越來越淡,十年前,每逢八月十五,在外打工的還不遠千里回家團圓,五年前,每逢八月十五,在外的無論買房有無,都會開著小汽車回家團圓,而最近幾年,開著汽車回家團圓過中秋的明顯少了,很多人全家在城市過起了中秋,老家也很少有人再加工月餅,蒸糖包,放鞭炮,互送禮物;隆重的拜月儀式也免了;文娛活動更是絕了,有的連八五十五親戚也不走了,唯一值得欣慰的是走親戚的拿的禮物高檔了,大氣了,豐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