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我們常用的茶具有哪幾大類呢?

茶具發展 | 現如今我們常用的茶具有哪幾大類呢?

茶具的歷史

茶具,古代亦稱茶器或茗器。據西漢辭賦家王褒《僮約》有"烹茶盡具,酺已蓋藏"之說,這是中國最早提到"茶具"的一條史料,到唐代,"茶具"一詞在唐詩裡初處可見,諸如唐詩人陸龜蒙《零陵總記》說:"客至不限匝數,競日執持茶器。"白居易《睡後茶興憶楊同州詩》"此處置繩床,旁邊洗茶器。"北宋畫家文同有"惟攜茶具賞幽絕"的詩句。南宋詩人翁卷寫有"一軸黃庭看不厭,詩囊茶器每隨身。"的名句,元畫家王冕《吹蕭出峽圖詩》有"酒壺茶具船上頭。"明初號稱"吳 中四傑"的畫家徐責一天夜晚邀友人品茗對飲時,他趁興寫道:"茶器晚猶設,歌壺醒不敲。"不難看出,無論是唐宋詩人,還是元明畫家,他們筆下經常可以讀到"茶具"詩句。說明茶具是茶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

發展

"美食不如美器"歷來是中國人的器用之道,從粗放式羹飲發展到細啜慢品式飲用,人類的飲茶經歷了一定的歷史階段。不同的品飲方式,自然產生了相應的茶具,茶具是茶文化歷史發展長河中最重要的載體,為我們解讀古人的飲茶生活提供了重要的實物依據。

茶具按其狹義的範圍是指茶杯、茶壺、茶碗、茶盞、茶碟、茶盤等飲茶用具。中國的茶具,種類繁多,造型優美,除實用價值外,也有頗高的藝術價值,因而馳名中外,為歷代茶愛好者青睞。

那麼如今我們常用的茶具有哪幾類呢?

瓷器茶具

瓷器茶具的品種很多,其中主要的有:青瓷茶具、白瓷茶具、黑瓷茶具和彩瓷具。這些茶具在中國茶文化發展史上,都曾有過輝煌的一頁。

青瓷茶具

青瓷茶具:青瓷茶具晉代開始發展,那時青瓷的主要產地在浙江,最流行的一種“雞頭流子”的有嘴茶壺。宋朝時五大名窯之一的浙江龍泉哥窯達到了鼎盛時期,生產各類青瓷器,包括茶壺、茶碗、茶盞、茶杯、茶盤等,甌江兩岸盛況空前,群窯林立,煙火相望,運輸船舶往返如梭,一派繁榮的景象。

茶具發展 | 現如今我們常用的茶具有哪幾大類呢?

白瓷茶具

白瓷以景德鎮的瓷器最為著名,其他如湖南醴陵、河北唐山、安徽祁門的茶具也各具特色。景德鎮原名昌南鎮,北宋景德三年(公元1004年)真宗趙恆下令在浮樑縣昌南鎮建辦御窯,並把昌南鎮改名為景德鎮。到元代,景德鎮的青花瓷聞名於世,並遠銷國外。

茶具發展 | 現如今我們常用的茶具有哪幾大類呢?

黑瓷茶具

宋代福建鬥茶之風盛行,鬥茶者根據經驗認為建安所產黑瓷茶盞用來鬥茶最為適宜,因而馳名。宋蔡襄《茶錄》說:“茶色白,宜黑盞,建安所造者紺黑,紋如兔毫,其坯微厚,久熱難冷,最為要用。出他處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盞,鬥試家自不用”,這種黑瓷兔毫茶盞,風格獨特,古樸雅緻,而且瓷質厚重,保溫性能較好,故為鬥茶行家所珍愛。

茶具發展 | 現如今我們常用的茶具有哪幾大類呢?

彩瓷茶具

彩色茶具的品種花色很多,其中尤以青花瓷茶具最引人注目。青花瓷茶具,其實是指以氧化鈷為呈色劑,在瓷胎上直接描繪圖案紋飾,再塗上一層透明釉,爾後在窯內經1300℃左右高溫還原燒製而成的器具。然而, 對"青花"色澤中"青"的理解,古今亦有所不同。古人將黑、藍、青、綠等諸色統稱為"青",故"青花"的含義比今人要廣。它的特點是:花紋藍白相映成趣,有賞心悅目之感;色彩淡雅幽菁可人,有華而不豔之力。加之彩料之上塗釉,顯得滋潤明亮,更平添了青花茶具的魅力。

茶具發展 | 現如今我們常用的茶具有哪幾大類呢?

紅瓷茶具

明代永宣年間出現的祭紅。嬌而不豔,紅中透紫,色澤深沉而安定。古代皇室用這種紅釉瓷做祭器,因而得名祭紅。因燒製難度極大,成品率很低,所以身價特高。古人在製作祭紅瓷時,真可謂不惜工本,用料如珊瑚、瑪瑙、寒水石、珠子、燒料直至黃金,可是燒成率仍然很低,原來"祭紅"的燒成仍是一門"火的藝術",也就是說即使有了好的配方如果燒成條件不行,也常有滿窯器皆成廢品之例,故有"千窯難得一寶,十窯九不成"的說法。

茶具發展 | 現如今我們常用的茶具有哪幾大類呢?

紫砂茶具

紫砂茶具屬陶器茶具的一種。它坯質緻密堅硬,取天然泥色,大多為紫砂,亦有紅砂、白砂。成陶火度在1100-1200攝氏度,無吸水性,音粗韻長。它耐寒耐熱,泡茶無熟湯味,能保真香,且傳熱緩慢,不易燙手,用它燉茶,也不會爆裂。因此,歷史上曾有"一壺重不數兩,價重每一二十金,能使土與黃金爭價"之說。但美中不足的是受色澤限制,用它較難欣賞到茶葉的美姿和湯色。

茶具發展 | 現如今我們常用的茶具有哪幾大類呢?

玻璃茶具

在現代,玻璃器皿有較大的發展。玻璃質地透明,光澤奪目。外形可塑性大,形態各異,用途廣泛,玻璃杯泡茶,茶湯的鮮豔色澤,茶葉的細嫩柔軟,茶葉在整個沖泡過程中的上下穿動,葉片的逐漸舒展 等,可以一覽無餘,可說是一種動態的藝術欣賞。特 別是沖泡各類名茶,茶具晶瑩剔透。杯中輕霧縹緲,澄清碧綠,芽葉朵朵,亭亭玉立,觀之賞心悅目,別有風趣。而且玻璃杯價廉物美,深受廣大消費者的歡迎。玻璃器具的缺點是容易破碎,比陶瓷燙手。

茶具發展 | 現如今我們常用的茶具有哪幾大類呢?

金屬茶具

用金、銀、銅、錫等金屬製作的茶具,尤其是錫作為貯茶器具材料有較大的優越性。錫罐多製成小口長頸,蓋為筒狀,比較密封,因此對防潮、防氧化、防光、防異味都有較好的效果。唐代時皇宮飲用顧渚茶,金沙泉,便以銀瓶盛水,直送長安,主要因其不易破碎,但單造價較昂貴,一般老百姓無法使用。

茶具發展 | 現如今我們常用的茶具有哪幾大類呢?

竹木茶具

在歷史上,廣大農村,包括產茶區,很多使用竹或木碗泡茶,它價廉物美,經濟實惠,但現代已很少採用。至於用木罐、竹罐裝茶,則仍然隨處可見,特別是作為藝術品的黃陽木罐和二簧竹片茶罐,既是一種饋贈親友的珍品,也有一定的實用價值。中國歷史上還有用玉石、水晶、瑪瑙等材料製作的茶具,但總的來說,在茶具史上僅居很次要的地位。因為這些器具製作困難,價格高昂,並無多大實用價值,主要作為擺設,用來顯示主人富有而已。

茶具發展 | 現如今我們常用的茶具有哪幾大類呢?

石茶具

石茶盤,顧名思義,是取材於天然石頭,雕刻一些比較含蓄有意義的題材加為裝飾,附加在有實用功能的茶盤上,而形成一種新的茶具新型產品。石雕茶盤的製作,是根據石頭的天然特性,設計加工精雕細琢而成。因為石頭具有硬度大,密度強,顏色天然,遇冷遇熱不變形,不開裂、不褪色,磨光後不會吸茶色等優點。所以用石頭雕刻製作而成的石雕茶盤,美觀大方,經濟實用。實乃賦石頭之靈性,兼水土並容,五行相行,讓茶葉迴歸自然。用石雕茶具品茶,賞心悅目,修身養性。

茶具發展 | 現如今我們常用的茶具有哪幾大類呢?

漆器茶具

漆器茶具始於清代,主要產於福建福州一帶。福州生產的漆器茶具多姿多彩,有"寶砂閃光"、"金絲 瑪瑙"、'釉變金絲"、"仿古瓷"、"雕填"、"高雕"和"嵌 白銀"等品種,特別是創造了紅如寶石的"赤金砂"和 "暗花"等新工藝以後,更加鮮麗奪目,逗人喜愛。

茶具發展 | 現如今我們常用的茶具有哪幾大類呢?

結語

水乃茶之母,器乃茶之父。如今很多人不知為何飲一杯茶要用到如此之多的茶具,但對於古人來說是一種禮儀,是讓品茗至好至精的一種必經過程。茶藝離不開茶具,有了茶具,茶藝之美才得以表現的淋漓盡致,茶道之精髓便可知曉一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