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太慣著喜歡的人了”


“別太慣著喜歡的人了”

國民心理健康網,國家級心理助推平臺。

關注“國民心理健康網”公眾號,獲取更多心理資訊。


如何判斷一段關係值不值?


其實很簡單,在相處過後問問自己:


和他在一起你是變好了,還是變糟了。


“和她在一起我戒菸了,每天早睡。”


“戀愛2年,每天都吃外賣,把胃都吃壞了。”


“婚後他的壞脾氣暴露了,我也變得情緒不穩定。”

“別太慣著喜歡的人了”

當你選擇了和什麼樣的人親近,交往。


決定了未來一段時間,你的生活和情感質量。


心理學上稱這個為“鯰魚效應”:


一部分鯰魚被攪動,它身邊的魚也會被影響改變。


你和什麼樣的人在一起,你就有什麼樣的一生。

“別太慣著喜歡的人了”

情緒上,遠離負能量的人。


你身邊有沒有這樣一種人?


出現問題永遠第一時間逃避,撇開關係。


總是怨天尤人,覺得全世界都欠他的。


感情不順利,都是伴侶的錯;


工作沒做好,都是同事的鍋;


遲到怪堵車,感冒怪天氣,總有一百種理由開脫。


和這樣的人相處很危險,慢慢自己也會變得戾氣。


“他看待世界的視角,會影響你的三觀。”


有心理學教授做過測試,最後得出結論:


你身邊最親密的幾個人,對你造成的影響是無限的。


有的人積極,會讓你身邊的事物變得有秩序;


有的人頹廢,會帶著你一起荒廢人生。


少花時間攢局和混圈子,有些人的時間不值錢。


和他們相處久了,自己也會變廉價。


真正對你好的人,不會一味的慣著你。


他會逼你早起背單詞,好好吃早飯;


他會逼你好好生活,保持身材和健康;


他會逼你改掉拖延、好好照顧自己。


他有多希望你變好,就會有多在意你的人生。

“別太慣著喜歡的人了”

生活裡,遠離拖累你的人。


成年人必備的一個技能,是斷舍離。


斬斷拖累自己的人和事,輕裝出發。


後臺有個叫淇淇的女生,說自己真的太累了。


談了場戀愛,對方只知道宅家打遊戲,閒賦在家半年。


找關係給他介紹了工作,去了沒兩個禮拜又回家。


“我在家待著,能花你幾個錢?”


男生的態度徹底激怒了她,雖然有3年感情,還是分手了。


還有一個讀者,被老家的親戚一直拖累著。


忍住壓力讀書,好不容易從大山裡考出來了,讀研,深造。


本想在城市站穩腳跟,但家裡卻不斷催促她回家結婚。


家裡表弟要結婚,彩禮錢問她借;


遠方親戚要蓋房,也問她借錢;


她是個善良的姑娘,每次都狠不下心來拒絕。


到後來捉襟見肘借不出了,親戚們開始冷眼相對。


“呵,混出息了,忘了我們這些親人了。”


《婚姻故事》裡,妻子為了丈夫犧牲了事業。


她本來是個極具天賦的演員,但妥協了。


她移居到了紐約,把事業重心轉到了舞臺劇。


漸漸她意識到,自己不僅事業被拖累,就連家裡的話語權都被剝奪一空。


最後她下定決心離婚,去追尋自己的生活。

“別太慣著喜歡的人了”

感情裡最怕一方不斷付出,一方無動於衷。


你願意為了做很多改變,遷就他的喜好,為他妥協。


他卻覺得這是理所應當,看不見你的努力,也從不體諒你的難處。


不斷向你索取,不斷消耗你。


直到你心力交瘁,他還嫌你做的不夠。


面對這樣的人,及時止損真的很重要。


《請回答1988》的衚衕裡,連排住著五個家庭。


他們讓孩子們把自家炒的菜,給鄰居們送來送去。


每家餐桌上原本零星的幾道菜,最後都變成了滿滿一桌。


當我們的付出,得到積極的回應時。


也意味著,我們在這種對等的關係中共同變好。

“別太慣著喜歡的人了”

梵高曾經給他的弟弟提奧寫信:


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團火,路過的人只看到煙。


能讓你變好的那個人,正是能夠點燃你心中那團火的人。


不要談那種消極沉默、互相折磨的戀愛。


他應該是那個,在冷風中為你加外套的人。


而不是和你相互指責、抱怨天氣惡劣的人。


和能讓你變得更好的人共度餘生,能填補完整你的世界。


他會拓寬你的眼界,提升你的期望。


“最好的情話不是我愛你,而是:你讓我成為更好的人。”

“別太慣著喜歡的人了”

電影《窈窕淑女》裡,赫本只是一個賣花女。


剛開始平凡不起眼,直到後來遇見了紳士哈里森。


對方教會了她很多,慢慢地赫本開始改變。


逐漸充滿氣質與魅力,活出了讓別人傾慕的模樣。


和伴侶一起相互成長,這是一個很美妙的過程。


你可以完完整整地看到,兩個人變得優秀的過程。

“別太慣著喜歡的人了”

有些感情,遇見了,你會越愛越深。


有些驚喜,遇見了,你也會越變越好。


看完文章點個“在看”,提醒自己:


只有選擇遠離哪些人,才知道自己需要哪些人。


在你遇到真正合適的人,你才會發現:


原來,你可以做到多麼優秀。


作者:暢銷書作家,抖音短視頻紅人北海爺爺和末那大叔,每晚一篇文章,分享成功心得,共同成長。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唯一一個和你說話的公眾號,你的每條留言,我都會回覆。


由國家衛生健康委人口文化發展中心主管主辦的國家級心理行業助推平臺。以“為國民提供優質心理服務,促進人類健康與幸福”為使命,以“政產研學用”為思路,以“心理健康大數據”為基礎,依託國家級專家智庫,通過國民心理產業聯盟、產業基金、慈善基金、產業園等,集聚學術、資金、技術、項目等各方面的優質資源,支持心理機構、產品與項目落地,推動加強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促進中國心理行業發展。

國民心理健康網

國家級心理服務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