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相信這個世界上“善有善報”嗎?

你相信這個世界上“善有善報”嗎?

你相信這個世界上“善有善報”嗎?

對不起,今天的內容可能有一些喪


你相信這個世界上“善有善報”嗎?

1963年,一位叫瑪莉·班尼的女孩寫信給《芝加哥論壇報》,因為她實在搞不明白,為什麼她幫媽媽把烤好的甜餅送到餐桌上,得到的只是一句“好孩子”的誇獎,而那個什麼都不幹,只知搗蛋的弟弟,得到的卻是一個甜餅。

她問西勒·庫斯特先生:上帝真的是公平的嗎?

後來,無所不知的西勒·庫斯特是這樣回覆她的:“上帝讓你成為好孩子,就是對你的最高獎賞”。

與之對應的:讓惡人成為惡人,就是上帝對他們的懲罰。

你相信這個世界上“善有善報”嗎?

“殺人放火金腰帶,修橋補路無屍骸。”

電影《無間道2》的開頭,警司黃秋生跟古惑仔曾志偉在餐館吃飯,黃秋生講起往事,不禁感慨:殺人放火金腰帶,修橋補路無屍骸。

“世界不應該是這樣的,人不應該是這樣的,阿琛。”

你相信這個世界上“善有善報”嗎?

你相信這個世界上“善有善報”嗎?

最近,接二連三的負面新聞壓得人透不過氣。

先是韓國爆出的N號房事件,再是最近的“某跨國石油服務集團副總裁涉嫌性侵養女”。

最新,“n號房”事件主犯趙主彬被爆出曾威脅韓國電視臺導演:“要製造更多受害者”。

你相信這個世界上“善有善報”嗎?

隨著鮑毓明一次又一次聲明的發出、媒體持之以恆的挖掘,更多細節披露,更多相關的潛規則和真相讓人不寒而慄。

前段時間艱難讀完《房思琪的初戀樂園》的窒息感再度襲來,有感而發撰寫的一篇文章彷彿還是昨天才成文。

然後今天在地鐵上,一則消息又跳了出來:北大女生包麗去世。

熱度持續了很久的“江歌母親與劉鑫”相關話題,最近也頻頻在網頁上挑動人的神經。

關於以上這些事件前後來龍去脈,原諒我已經沒有再次轉述的力氣。

熟悉的人都知道,曾經在讀到這些新聞的時候,內心被折磨得有多痛苦。

瀏覽這些消息,就像四周有銅牆鐵壁朝自己一寸一寸地襲來,五臟六腑都被擠壓變形,最終無法呼吸。

你相信這個世界上“善有善報”嗎?

媒體把負面消息一遍一遍潮水般拍打著觀眾的神經,我們藉由鍵盤的力量憤憤不平之後,結果呢?

三色幼兒園事件已經偃旗息鼓、再無風波,受害幼兒家屬們的哭泣聲漸行漸遠;

PUA渣男繼續頂著光環在最高學府裡,風光無限;

劉鑫一面在公眾面前扮無辜,一面在江歌母親面前窮兇極惡,而她可以繼續穿自己喜歡的衣服、吃喜歡的食物,還能看到初升的朝陽、璀璨的星空。

······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誌銘。

這個世界很多時候並不是按照真善美的軌跡運轉。

你相信這個世界上“善有善報”嗎?

我曾經看過的一部電影叫《黑暗中的舞者》。

你相信這個世界上“善有善報”嗎?

這個看上去如同黑天鵝一般文藝的名字,講了一個令人心碎的故事,用冰冷無情的記錄片手法一幀一幀呈現給觀眾,殘忍得讓你猝不及防。

努力掙扎著看完,我只給了一個字的評價“虐”。

如果是多年以後的今天,也許我還會因著自己多年的人生閱歷,再多一些整理成句的影評。

這是一部怎樣的片子呢?讓你中途每每想按下暫停鍵喘息片刻,或者直接點擊播放器右上角的叉退出眼前的音畫世界。

整部電影裡,似乎沒有出現過一個壞人,主人公塞爾瑪卻日漸落入生活的“圈套”,最終在絞刑架上向所有觀眾直播了自己生命的終結。

她是個可憐人,患有先天性眼疾,視力逐漸喪失。

她有一個遺傳了眼疾的兒子。為了給他在13歲之前攢足治療費,她在環境艱苦設備簡陋的鄉村工廠裡打工,每天都要花費半條命那種辛苦。

她有一個喜歡自己的工友傑夫,但是每天疲於奔波的生計問題,以及只剩一絲絲視力的眼睛,已經無法讓她看見傑夫默默放在自行車框裡的花。

她堅守自己和房東之間的承諾,即使房東利用她的同情心和微弱的視力偷走為兒子治病的積蓄,即使她被出賣成了被告站在法庭上,她依然選擇緘默:我答應過他不告訴任何人。

她放棄為自己爭取改判的機會,要把請辯護律師的錢全部留給兒子,她怒斥:你們把這麼多錢用來給大半輩子都呆在監獄裡的一個女人簡直是瘋了!

最後,這個身材矮小、臉上常常帶著微笑,視力有問題卻選擇相信身邊的人、一心一意愛著自己兒子的偉大母親,為了不拖累別人選擇婉拒真摯愛情的可愛女人,哼唱著自己喜歡的歌劇,將生命交付了冰冷的絞刑架。

你相信這個世界上“善有善報”嗎?

很多時候,規章制度只是用來約束好人。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未嘗不是統治階級研發的一款馭民術。

曾經聽一個做HR的朋友聊起:當公司不得不在資源分配上“厚此薄彼”的時候,老實人分到的一定是大家都不想要的。

因為只有老實人才不會掀起滔天巨浪,他們不會像那些“刺兒頭”員工一樣跑去跑去領導辦公室大聲申訴,而是忍氣吞聲,避免整個公司雞飛狗跳。

清規戒律只是約束真正的佛門弟子,酒肉和尚照常花天酒地。

你相信這個世界上“善有善報”嗎?

作家阿城的中學時代還未結束,十年浩劫就開始了。

他的父親被打入牛棚,玉樹臨風的一名學者,一日一日變得萎靡不振。

阿城曾經對父親說過這樣一句話:你不要等到別人給你平反的時候,才覺得自己沒罪。

如果那樣,你這些年就白過了。

你相信這個世界上“善有善報”嗎?

很早的時候,荀子就告訴了我們“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的道理。

因為心裡存了善惡有報的執念,所以對現實世界裡脫離這條法則的現象無法接受。

當自己有所付出卻沒有收到意想中的回饋;

當面對怙惡不悛的壞人日子過得有滋有味,自己一籌莫展、無可奈何。

佛教講究“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三國時劉備在他的遺詔裡也規勸“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你相信這個世界上“善有善報”嗎?

祈求因果報應,不如仍然堅持自淨其意。

我們選擇行善,並非為了善良之後的“善報”,而是更多出自本能的下意識。

我們不會因為有幾個敗類侮辱了善良、踐踏了正義,就對人類的普世價值觀失去信心。

我們更不會因為看到這些敗類短時間內逍遙快活,道德甚至典律都沒能做到將他們繩之以法而選擇站到他們的陣營裡。

我們忿忿不平,我們時有懷疑人生,但我們始終清醒:不做罪惡的幫兇。

而那些選擇了惡的人,可憐卻不自知。

-------- END --------

你相信這個世界上“善有善報”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