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太后伊麗莎白:《國王的演講》原型,歐洲最具威脅性的女人

談到伊麗莎白,很多人都會想起現在的英女王,其實女王的背後的女人——王太后伊麗莎白也是一個了不得的女人。


王太后名叫伊麗莎白·鮑斯-萊昂,一般人們直接稱呼她為伊麗莎白,而把她的女兒伊麗莎白二世稱為女王。伊麗莎白於1900年出生在英國一個顯赫的家庭,父親是蘇格蘭格拉姆斯勳爵,母親是英國首相和印度總督的後裔,她在家裡10個孩子中排行第九。


王太后伊麗莎白:《國王的演講》原型,歐洲最具威脅性的女人

年輕時的伊麗莎白和母親Cecilia


她的童年在格拉米斯城堡裡度過,後來被送到倫敦的私立學校,從小就很聰明,對語言、文學和聖經都十分擅長。


王太后伊麗莎白:《國王的演講》原型,歐洲最具威脅性的女人

童年伊麗莎白和她生活過的格拉米斯城堡


伊麗莎白小時候像個洋娃娃,長大後也很美貌,她氣質古典,水汪汪的大眼睛看起來很溫柔,從早年的畫像和照片裡能夠一窺風采。


王太后伊麗莎白:《國王的演講》原型,歐洲最具威脅性的女人


當時的阿爾伯特王子 (也就是後來的喬治六世國王) 和伊麗莎白青梅竹馬,小時候就是玩伴,長大後再次相逢,兩人都已經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阿爾伯特曾經兩次向她求婚,但都被伊麗莎白拒絕了。


王太后伊麗莎白:《國王的演講》原型,歐洲最具威脅性的女人

伊麗莎白之所以沒答應,一個原因是對王室生活有諸多顧慮,那時候英國王室還非常保守,王子大多會娶其他國家的公主。她雖然出身顯赫,卻並沒有王室身份,嫁入王室必定會引起爭議,生活上也會失去很多自由。


也許是迫於壓力,她最終還是同意了這樁婚事,兩人在1923年結婚,在當時也是打破傳統,成了非王室成員嫁給王子為數不多的先例。而阿爾伯特自由選擇結婚對象,也被認為是支持政治現代化的舉動。


王太后伊麗莎白:《國王的演講》原型,歐洲最具威脅性的女人


阿爾伯特被封為約克公爵,婚後伊麗莎白獲得了約克公爵夫人殿下的稱號,那時候任何人都沒有想到,他們會成為未來的國王和王后…


王太后伊麗莎白:《國王的演講》原型,歐洲最具威脅性的女人

戴著藍寶石訂婚戒的伊麗莎白


她和約克公爵婚後生了兩個孩子:伊麗莎白公主和瑪格麗特公主,在外界看來他們夫妻恩愛,一家人其樂融融。


王太后伊麗莎白:《國王的演講》原型,歐洲最具威脅性的女人


不過也有傳聞說,其實伊麗莎白年輕時愛慕的是阿爾伯特的哥哥愛德華,也就是後來的愛德華八世國王、溫莎公爵。然而愛德華八世卻選擇了來自美國的辛普森夫人,這讓伊麗莎白感到嫉妒不已。


王太后伊麗莎白:《國王的演講》原型,歐洲最具威脅性的女人


雖然不確定這段緋聞是否屬實,但可以肯定的是,後來溫莎公爵不愛江山愛美人,為了辛普森夫人放棄王位,從此徹底改變了伊麗莎白的人生軌跡。


在1936年,因為愛德華的退位,英國王室陷入混亂,約克公爵不得不扛起重擔,登基成為喬治六世國王,伊麗莎白就這樣陰差陽錯成了王后。


王太后伊麗莎白:《國王的演講》原型,歐洲最具威脅性的女人


“國王的演講”背後的女人,硬核敬業備受愛戴


伊麗莎白和喬治六世自己都沒預料到,他們會突然成為國王王后,對此也沒有太多準備。喬治六世性格羞澀內向,還患有嚴重口吃,連公開演講都無法完成,他曾一度萌生過退縮的念頭。


王太后伊麗莎白:《國王的演講》原型,歐洲最具威脅性的女人


相信不少朋友都看過電影《國王的演講》,講的正是這段歷史當中,喬治六世克服困難,履行國王職責的故事。在這個過程裡,伊麗莎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她不斷為丈夫加油打氣,和訓練師一起設計出一套療法,來幫助喬治六世完成演講。


王太后伊麗莎白:《國王的演講》原型,歐洲最具威脅性的女人


許多歷史學家認為,是伊麗莎白一直以來的支持,給予喬治六世強大的內心力量,才挽救了英國王室,讓其免於再次陷入危機之中。多年來她都在國王身邊輔佐,喬治六世也承認,如果沒有伊麗莎白的協助,他將永遠無法應對種種難題。


王太后伊麗莎白:《國王的演講》原型,歐洲最具威脅性的女人


伊麗莎白骨子裡還藏著硬核的基因,在面對各種巨大變故和挫折時,她總是能夠處變不驚,果敢而堅定。


她在十幾歲時就遭遇一戰爆發,兩個哥哥在戰亂中被殺、被俘虜,她居住的格拉米斯城堡變成了接待中心和傷員醫院,伊麗莎白致力於幫助醫院運轉,改善患者福利、鼓舞士氣。


王太后伊麗莎白:《國王的演講》原型,歐洲最具威脅性的女人

喬治六世登基僅兩年多,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當時倫敦戰火紛飛,內閣建議她離開倫敦,把孩子送到加拿大,都被伊麗莎白拒絕了。她公開宣稱: “孩子們不可能沒有我,我不會離開國王,國王也永遠不會離開。”


王太后伊麗莎白:《國王的演講》原型,歐洲最具威脅性的女人


甚至當白金漢宮被轟炸時,伊麗莎白還能面不改色地說:“我很高興我們被炸了,這讓我可以一眼看到東邊。”伊麗莎白的堅毅勇敢,讓希特勒都對她敬畏三分,據說還稱她為“歐洲最具威脅性的女人”。


王太后伊麗莎白:《國王的演講》原型,歐洲最具威脅性的女人


1952年,喬治六世突然因病去世,年僅26歲的伊麗莎白公主臨危受命,登上王位成為英國女王。而伊麗莎白則升級成王太后,變成王室背後的主心骨。


國王去世後,伊麗莎白繼續履行她在英國和海外的公務,雖然年事漸高卻非常敬業。她不僅40多次出國正式訪問,還是大約350個組織的主席或贊助人,年輕的女王經常跟在母親身邊,長期耳濡目染、學習經驗。


王太后伊麗莎白:《國王的演講》原型,歐洲最具威脅性的女人


作為王太后,王室內部的家務事也沒少操心,在孫輩們眼裡,伊麗莎白和藹、真誠、善良,是家族裡貼心的祖母。


女王的子女婚姻不和諧,尤其是查爾斯和戴安娜離婚鬧得沸沸揚揚,伊麗莎白成了他們傾訴的對象。戴安娜曾表示:“她對我沒有恨意,反而有種憐憫的感覺。”


王太后伊麗莎白:《國王的演講》原型,歐洲最具威脅性的女人


戴安娜遭遇車禍去世之後,伊麗莎白在無人攙扶的情況下,親自走進教堂參加戴妃葬禮,為王室挽回了一波口碑。查爾斯對她也非常信任,面對極大的輿論壓力,是王太后給了查爾斯心理上的撫慰。


王太后伊麗莎白:《國王的演講》原型,歐洲最具威脅性的女人


一生盡職盡責的王太后,深受英國民眾愛戴,曾經是最受歡迎的王室成員之一。2002年3月30日,101歲的伊麗莎白在睡夢中安然去世,女王一身黑衣為母親送葬,英國全國默哀。


王太后伊麗莎白:《國王的演講》原型,歐洲最具威脅性的女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