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法院夜間“雲”調解,讓八旬老人“住有所居”

4月13日晚上7點30分,昌平法院沙河法庭第3法庭內燈火通明,一起繼承糾紛案件正在開庭。

昌平法院夜間“雲”調解,讓八旬老人“住有所居”

86歲的張老太與李老漢曾為夫妻,雙方均為再婚,婚前各有子女。婚後夫妻倆共同出資購買了一套房產,登記在張老太名下。為此,兩人簽訂了《夫妻財產約定協議》,約定婚姻存續期間及有生之年,兩人對房屋享有同等的使用權,一方去世後,其遺產由另一方與張老太的兒子張某共同繼承。後老兩口離婚。不久前,張老太得知李老漢去世,遂將李老漢的五個子女訴至法院,要求按照協議繼承房屋。

考慮到原告張老太已近90歲高齡,線上操作存在困難,加上其孫女白天上班不在家等情況,承辦法官張焱決定開啟夜間法庭,等孫女下班後指導張老太參與“雲”庭審。

昌平法院夜間“雲”調解,讓八旬老人“住有所居”

開庭時雖然隔著屏幕,但張老太與子女們的矛盾卻“隔不住”。“協議不符合遺囑要求,我們不認可,房子一半份額應該歸我們所有”,幾位被告表示,協議有效的條件是婚姻存續。老兩口早已離婚,協議履行無從談起。房子可以給老太太,但是必須支付100萬補償款。

看到雙方爭議較大,張焱法官決定採取“背對背”方式,分別做起了張老太和子女們的思想工作,引導雙方互換角色,為彼此著想。既要考慮到張老太年事已高,兒子又身患殘疾,也要兼顧到當初買房時李老漢也出了不少錢,看在曾是一家人的份上,希望雙方能夠進一步協商。

昌平法院夜間“雲”調解,讓八旬老人“住有所居”

看到大家的態度明顯有所緩和,法官重新組織雙方進行調解,最終張老太和子女們願意各退一步,同意房屋歸老人所有,老人支付孩子們20萬元作為折價款。隨著雙方當庭達成調解協議,曾經的親人之間情感的裂痕也得到了一絲修復。

為更好踐行司法為民工作理念,北京法院開展夜間法庭試點工作。昌平法院作為試點法院之一,結合當下疫情形勢,積極探索在線訴訟與夜間法庭的融合發展,設立在線“夜間法庭”。自試點工作開展以來,該院通過在線夜間法庭進行談話、調解等10餘次,讓司法便民利民更加觸手可及。


分享到:


相關文章: